专栏名称: 嘉祥锦江中学
展现师生风采,分享教育资源,提供最新资讯,彰显先进理念,放飞自由思想,建设人文校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嘉祥锦江中学

【嘉锦.新闻动态】思想的盛宴 ——参加“2017年明远教育论坛”有感

嘉祥锦江中学  · 公众号  · 初高中  · 2017-12-15 21:23

正文

思想的盛宴

——参加“ 2017年明远教育论坛 ”有感

文/王川


11月24日到26日,我们初中部四位老师,周霞、王磊、郭淼和我,以及高中部四位老师,在吴昌文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在北大附小举行“明远教育论坛”,论坛的主题为:“面向未来的课堂教学改革”。这个论坛是北京明远教育书院主办的。北 京明远教育书院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发起的,是一个专门从事教育研究、为基础教育提供高端服务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在参加论坛的两天里,我们收获了很多;回到成都,我们也反思了很多。



第一点感受是,时间安排太紧了 ,这真是一次非常充实的学习。

24号是星期五,学校下午召开了家长会,我们是在家长会结束后,乘坐晚上7点半的飞机离开成都,到达北京已经深夜11点多,到达宾馆已经凌晨12点。第二天又一早起床,赶到会场,开始学习。星期天下午4点会议结束,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机场去乘坐晚上8点钟的飞机,飞机到达成都已经快12点,回到家已经凌晨1点了。而且,第二天,我们又准时而且精神饱满地出现在学生面前。我真的佩服我们嘉祥的老师,尤其是我们嘉祥的“女汉子”们。

我这样写到:茫茫夜色中,我们来到了北京;夜深人静时,我们回到了成都。黑夜中,我们睁大黑色的眼睛,去追寻教育的本真。



第二点感受是,大家云集,这是一次让人大开眼界的盛会。

在会场,我们见到很多经常出现在电视上、报刊杂志上的大家。例如,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教授;乌克兰教育科学院教科院院士 , 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卡娅;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行知的儿子,陶西平老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老师;还有张思明老师、肖甦老师 郭华老师、林正范、崔允漷 老师等等。我们现在终于见到了“活人”,心情是非常激动的,赶紧拍照留念。


第三点感受的是,百家争鸣,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饕餮盛宴

1、论坛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 卡娅与顾明远教授围绕着苏霍姆林斯基的代表作《把心灵献给孩子》进行的一个多小时的高端对话 。顾教授说,孩子不仅仅是学生,孩子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我们现在讲“立德树人”,不仅是道德品质,更是整个心灵,整个精神世界。卡娅说,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但是“看见孩子”却不那么容易,因为看见孩子包括看见孩子内心的东西。我们要注重与孩子情感上的沟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与老师互动时,有老师提了个尖锐的问题“我也想把心灵献给孩子,可是我想问问,我班七十多个孩子,我该如何才能把心灵献给每一个孩子?”我记得顾明远教授回答的大概意思是,我们教育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很多很多的困难,这正是就是我们研究教育、研究课堂教学的意义所在。

会议结束后,我们也在讨论,到底怎样才算“把心灵交给孩子”?吴昌文老师、王磊老师、周霞老师、郭淼老师都认为,应该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尤其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教书育人在细微处,更有智慧地爱孩子。

2、亮点之二是 张思明老师做的讲座《把真学习的机会、权力和责任还给学生》。他说 十九大有八位中央委员或候补委员,第一学历仅仅是初中,他们能走到今天,和自己的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是“真学习”。老师真学习,才能带动学生真学习。


我们教师的创造在于针对自己的学生找到更多、更好、更有效的“归还权利和责任”的形式和手段,为学生的真学习导航。

3、亮点之三是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的问题化研究所的王天蓉教授给我们分享了她们的研究成果——《 问题化学习的十四年》。什么是问题化学习呢?王教授认为,问题化学习是以学生问题为起点,学科问题为基础,教师问题为引导 ,基于问题系统优化的学习 。而且,给我们分享了他们搞“问题化学习”的具体操作方案,让我们受益匪浅。她说到,问题化学习,要求我们学校要基于规律及目标,建构校本化的课程体系,课程要丰富而可延展、可参与而能选择。王教授关于课程构建的思考,和我们学校的7+2课程、以及选修课课程的做法不谋而合,可见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是走在教改前沿的。

4、另外,崔允漷教授提出“基于证据的课堂观察”,强调要开展专业的课堂观察活动,以课堂观察量表为依托的观察。比如目标达成度观察、思维培养观察、对学生的关注度观察等等。

陶西平教授在论坛上强调了“课堂教学中价值观的构建”;李希贵校长作了《帮助学生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讲座;北师大郭华教授做了《深度学习与课堂教学变革》的报告。我忽然想到,我们在北京的满负荷的学习研修、以及现在的汇报,不正是郭教授所倡导的深度学习吗?



紧张学习之余,我们也有悠闲时光。北大附小和北大仅仅隔一条街,午休时间,我们还结伴来到北大,行走在未名湖边,一边感受北大文化的厚重,一边交流着会议的心得体会。

另外,对于我来说,还有特殊的收获。24号晚上到了宾馆后,已经凌晨了。我和吴昌文老师共处一室,天南海北地聊天。吴老聊得最多的还是我们学校,还是我们班主任工作。聊他对教育的理解、做班主任的经验、教育问题学生的策略,等等。我觉得这是我北京之行的意外收获。第二天晚上,我本想引诱他继续夜谈,可吴老一早就休息了,估计是太累了。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和吴老秉烛夜谈。

短暂的两天,我们的头脑遭遇了一次风暴,我们的教育思想接受了一次洗礼,我们的教育情怀再一次得到了升华,我们教育的思路也再一次得到了拓展。培训已经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思考还在继续……


请移步下方评论留言哦!





主编:嘉祥锦江中学微信编辑部

本期责编:雷雅洁

本期审稿:蒲静雯 蒋昕宇 李佩玉


【嘉祥锦江中学微信公众号征稿】

欢迎老师、同学们以及亲爱的家长朋友们积极向嘉祥锦江中学微信公众号投稿!

征稿内容:

教师投稿可是教育随笔、治班理念、班级故事、文学作品等;

学生投稿个人原创文学作品即可;

家长投稿可是家校沟通、学生成长等。

投稿邮箱:

初中[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