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觉得日子过得很慢。个子长得很慢,头发长得很慢,身边人和事物的变化也很慢。上学路上的那条河,一直脏脏的。过了桥,还要穿过好几个胡同。第一个胡同的拐角有一家小店,零食和文具总是摆在门口,每次都似乎散发着让人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再往前是一座街心花园,花园里的迎春花树总是开得最早,一看到黄色的小花就知道春天不远了。
这些场景,一直陪伴我到高中毕业。大学去了另外的城市,想起家来,却总是这般穿针引线般的画面。毕业工作后,回家的日子更加屈指可数,而每次返乡却总发现家乡在悄悄地、不停地发生变化。河水变得清澈了,河岸多了很多树,夏天傍晚陪着爸妈走在河边遛弯,变成一种享受;小胡同从拆除到改建,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商厦,却没有了小店的小零食那种致命吸引;街心花园也不见了,拓宽成了大马路,街上车水马龙。长大了,时光怎么比小时候走得快了呢?
这次十一假期回家,发现周边又多了几家咖啡厅和书店,听说不久之后还要建美术馆。我有时走在路边,会想起小时候这里的场景,有时候却想不起来了。那些儿时的记忆固然美好而无法磨灭,但我也暗暗期待着家乡的更多变化。
本期“个人问题”栏目征稿,想
听你说说自己家乡的变化
。这些变化,也许让你觉得更美更好、也许使你感到黯然神伤,但家乡和我们自己一样,也在步履不停地向前走着。过去和现在、现在和未来,你眼中家乡的变化和故事,请分享给我们。
中读投稿专栏“WeWrite”与《三联生活周刊》
“个人问题”栏目联手发起
主题征稿啦!
【
征稿主题】
家乡的变化
【投稿要求】
字数:1200-1600字;
署名必须为中读用户;
截稿日期:10月17日
【投稿方式】
1、打开中读 App,点击页面右上角“+”,写长文,勾选“个人问题”专题进行投稿;
2、或打开中读 App,在首页 WeWrite 频道下找到本期征稿文,直接在征稿文下贴读感;
3、标题格式:【投稿】XXXXX;
【投稿福利】
入选稿件将发布在《三联生活周刊》中“个人问题”栏目下,入选作者将获得稿酬。
▼
如何提高投稿命中率?
马上
点击文章标题
查看个人问题往期精彩稿件: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北京的日常饮食还很匮乏,米面肉食都限量,每家做饭的味道都差不多。但是每当晚饭时分,婆婆家总是冒出一股与众不同的炊烟,勾着你的肚子不住地叫唤。还以为她家总有大鱼大肉,过去看,一样的胡萝卜土豆和白菜,只不过味道诱人。
作为一名哲学研究人员,我常常和“时间”“空间”这些概念打交道。尤其是“时间”,不仅哲学家会穷尽一生去思考,物理学家用公式去探索,历史学家通过战争与和平去感悟,每一个人也都有自己对时间的追寻和理解。女儿刚出生不久,我就在发愁将来如何跟她解释时间问题。如果有一天她问我:“爸爸,我们为什么回不到过去?”我该如何回答她呢?
腊月里的母亲,比其他月份更为忙碌。昏暗的灯光下,母亲埋头为我们赶做新衣、新鞋,神情专注,一针一线来回穿梭,冻僵了手脚,熬红了双眼。母亲变着花样做各种美食,这在平日里是不敢奢望的。腊月初八那天,母亲便早早起床,精心熬制腊八粥。她先把红豆、绿豆、花生、莲子、薏仁下锅,用大火熬制,待锅里沸腾,豆子、花生开花后,再加入糯米调为小火,不急不躁地耐心熬。我们还赖在被窝里不肯起来,突然闻到腊八粥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