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虹膜
最专业的电影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影工厂  ·  全球四大奶奶,不服不行 ·  4 天前  
虹膜  ·  日本电影史上,这部电影也是留名的 ·  1 周前  
张小北  ·  //@cinekino:转发微博-20241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虹膜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她是第一国民巨星了吧?

虹膜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11-01 20:29

正文

赛人


1949年后,伴随着妇女能撑半边天的口号,出现在中国银幕上的女性形象,都在大显巾帼之风,再怎样的姹紫嫣红,也不过是各路花木兰在各行各业的翻版。
秀美温婉如王丹凤者也得在《桃花扇》中柳眉倒竖,杏眼圆睁起来。那时,无论银幕上下,女性所要争做的,亦或最光荣的口号,乃「铁姑娘」。她们要健康、热烈、饱满兼斗志昂扬。刘晓庆赶上了这股风潮的最后一袭热浪。
此风一直鼓荡至1970年代末,才略有偃旗的势头,最明显的转折是《小花》。
《小花》(1979)
听这朴素简单的片名,就知道它并没有完全加入到那个大干快上,随时准备战天斗地的大合唱中来。
传说这个片名是由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所取,参演这部影片的唐国强、陈冲、刘晓庆迅即成为炙手可热,几乎为全体国人所惦念的大明星。
论妩媚刘晓庆是不如陈冲的,可她在这部影片里,也变得可亲可近起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人还是爱看刘晓庆果敢、决断的一面。

她初登银幕之时的《南海长城》,角色虽唤作甜女,但这位女民兵更多的火辣劲,两只眼睛常要喷出火来。改革开放以后,女性以及女性形象虽渐趋回归于此性别诸多最显著的特征上来,好的身段得配上好的性子。
《南海长城》(1976)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刘晓庆是绝对意义上的国民第一巨星,无论男女。
刘晓庆有着强烈的社会化属性,是不安于室,是予取予夺,是能与男性分庭抗礼的另一道风景。这不仅是她出演的名女人太多,如慈禧、武则天、蒋碧薇,甚至是王母娘娘。她的公众形象,也相当强势。开过公司,别人欠过她的,她也欠过别人的。
这个有过四次婚史,并一度锒铛的名女人,其社会影响力有时会盖过她的电影人身份。在那个网络还没有出现的年代,她的形象常常是杂志封面的首选,她的传说也是各类街头小报博取眼球的头条。
假如说中国人只认识一个女演员的话,一定是这个来自四川涪陵的,能唱会跳,能说会写的女人。
她是第一届春晚唯一的女主持,还主持过大型知识类专题片《世界电影之林》,此节目是我知晓电影的关键启蒙。在那样一个刚刚把经济建设提到重要日程上的年代,人们开始学会享受,学会正确地对待物欲。
而对女性的认知,不好的说法,其物化的倾向也随之有所抬头。刘晓庆的银幕形象不太予人纯自然生态的参考,尤其对男性而言。
她当然不是男人婆,在《原野》和《芙蓉镇》里也能播撒着女性所特有的野趣和柔,但她到底不会以附庸的姿态流露出小鸟依人状来。
《原野》(1981)
上世纪八十年代甚嚣尘上的思想解放浪潮之下,刘晓庆所言及的「我行我素」,以及人们对她想像中的言行合一,都让她成为那个年代最通行,最便于理解的时尚风向标。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刘晓庆式的强硬作风实际是上一个年代的遗物,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延续,或者说,人们在她的身上,仍在高度惯性之下,实现着对革命的想象。
在刘晓庆之后,巩俐乃至章子怡的银幕风范,也是不让须眉的敢冲敢打。但这后两位跨世纪的名角,她们的硬气所带来的凶险,更多的源于本能,有着拒绝被社会化驯服的倔强。
而刘晓庆的众多角色,是力求在更大面积上,做到一呼百应。她所有获取的主动权,某种程度上,已超越了生理上的占有或被占有,而是东风一定要压倒西风的猎猎作响,是对社会化大分工后所必定要占据的一席之地的窥伺。
《芙蓉镇》(1987)
在刘晓庆所扮演的众多女强人形象里,我个人所钟爱的,还不是慈禧武则天之类的女独裁者,而是她在《春桃》中扮演的拾荒者。
《春桃》(1988)
职业虽然轻贱,但这位女破烂王在职业之外是那样的整洁和利落,有男人伺侯着她吃,伺候着她洗。她是胡同拐角里的女王,不用摆架子,却有着更为和熙的颐指气使。无论是许地山的原作,还是凌子风执导的电影,都少有的呈现出一妻二夫的景观。
《春桃》(1988)
这样的准 3P 情景,不惊忧道德,倒有了更多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怡然自乐,而选择上的两难,只是一种包装,更衬出女性作为主宰者的傲岸。
《春桃》(1988)
刘晓庆的演艺生涯,受三个男人的惠及最深。一位是她的前夫陈国军,两人因《心灵深处》而相识相爱,后又在《无情的情人》和《大清炮队》中有过合作,后两部影片都是野心颇大,但并没得到有效实现的奇作。
演员出身的陈国军转战电视剧后,成为中国涉案剧不可忽略掉的重要开拓者和卓有成效的导演。
《心灵深处》(1982)
第二位是香港宫闱片大家李翰祥,他让刘晓庆在更广泛的华人世界里获得更为汹涌的声名,也奠定了刘晓庆其后最为风光的女强人形象。
刘晓庆与李翰祥
还有一位就是姜文,她和这位比她小八岁的男演员常扮演情侣,丝毫不违和。和这个男演员合作时,刘晓庆的演技也会变得更加耀眼。
《芙蓉镇》是二人初次合作,两人好像都有些紧张,相较而言,年轻的姜文还有点初生牛犊的劲,更放得开。
到了《春桃》,两人的默契度更高,姜文的细心呵护,刘晓庆的来者不拒,如行云流水般都跟着舒服受用起来。
再到《大太监李莲英》,两人的表演都炉火纯青,将二人之间主仆、君臣、朋友、亲人等多重关系演绎的既条分缕析,又能在不自觉的关系中足见人性的幽微。
刘晓庆演了那么多慈禧,与田壮壮、姜文合作的这一次,无疑是最出色的。这一版的慈禧更日常化,更疲惫,但也更能与日薄西山之时透出更刺眼的光眼来。
她这一次的杀伐决断相对而言,要轻描淡写一些,但也流露出大限迫近时的随遇而安来。刘晓庆这一次的表演从容、安详,但也有了更多的无力回天。这是一个跟诸多传说无关的老佛爷,同样也是一个将故纸堆里的尘埃抖落在地的西天后。
《大太监李莲英》(1991)
刘晓庆和姜文的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刘晓庆表演生涯最后的辉煌,且是事关电影本体的。二人私交甚笃,在刘晓庆暂别影坛之前,她帮助姜文完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
回头再看刘晓庆,她的那些一往无前的角色,无论烙上多么鲜明的时代印记,仍是乡野之风在拂面。除前面所说的三位男士之外,她与第四代女导演王好为的合作,也有着另一番精彩。
在《瞧这一家子》里,刘晓庆和陈佩斯这二位后进青年一出现,整部影片就变地格外的明亮。她们的旁若无人、神经大条和用不完的孩子气,都令当时的观众捧腹不已。刘晓庆边上班边打电话的一幕,表情的迅速转换,已成为电影史上经典的一幕。
《瞧这一家子》(1979)
她明明既善良又热情,但不知表情达意为何物,她用女性所特有的粗线条,去热情洋溢地迎接生活的小转弯,小挫折。她不明就里的破罐子破摔,也透露出一份浑然天成的顽皮来。
在《北国红豆》里更是可爱至极,哭起来是惊天动地,是连鼻涕也要滚落下来的。她像小动物样容易受伤害,却也越发茁壮,和那片浩淼的森林一样生机盎然。我其实更愿意看到这样的刘晓庆。
《北国红豆》(1984)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

原来四十年前的女性友谊,更甜、更暖
大胆说,我觉得这部影史经典被高估了
又悬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