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幸亏毕业得早!”“太拼才华了!”“真开脑洞呀!”……
2017年高考作文题出炉后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网上各种有趣的说法真是不少。不管说了啥,都是人们对于高考作文题的关心!估计呀,人人都有一颗跃跃欲试的心呢!
这不,昨天,中国教育报微信做了关于高考作文的小调查,投票的人有近3万!20%多的人认为“最难写的作文题”是全国卷二“对所选古诗词的感触与思考”,18%人选择了的全国卷一“认识中国的关键词”,看来,不少人都在琢磨着,如果我来写作文,我要咋写?哪个作文题又更好写呢?
如果,你拿到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你会怎样写呢?央视新闻还有咱中国教育报都约请人写了高考作文,接下来就和中教君一起看看他们是怎样写的吧!
这两天在教育圈流传着这样一件趣谈,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竟然和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2011年刊发的文章《人生必读的三本“大书”》神同步了。或许是纯属巧合,或许是出题借鉴,下面我们来一起阅读张志勇这篇文章的原文吧!
浙江卷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1.题目自拟。2.不得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
张志勇(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
第一本:无字之书
无字之书,就是生活本身这本大书。谁读好生活这本大书,谁就会变得日益聪明智慧起来。
今天,我们的学生朋友,不能说读书不多,不能说读书时间不长,但是,我们读的书,其结构本身有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读生活实践这本大书用的时间太少,用的心思不够。
生活之书读得少有什么危害?最大的危害就是脑子越来越不灵敏,越来越麻木。人的大脑发育,人的大脑运动,是离不开生活的润泽和养护的。这里,生活实践既能满足大脑运动的有氧需求,也能提供更加丰富的大脑发育和运动的刺激。同时,生活实践之于大脑运动的结果,最终体现为大脑对人生、对生活的感悟、体验、认知,这些又都转化为大脑的灵性。因此,在生活实践面前,在生活实践的挑战之中,脑子会越用越灵,越用越聪明。
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读好无字之书,就是让大脑做有氧运动。因为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常常使大脑需要运用新的问题解决模式才能应对,这对大脑思维活动是具有极大挑战性的。
读好无字之书,让人生更加聪明智慧。
第二本:有字之书
有字之书,就是人类用文字记载下来的人类社会古今中外的经典知识。
今天的人类,为什么能够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不能不感谢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文字,如果没有文字,仅仅通过口耳相传,很难想象今天人类文明会发展到如此繁荣的程度。
今天,我们的学生读书不少,但我们读的书通常局限于教科书、考试书、作业书,除生活之书读得少了些之外,人类经典书籍读得也太少了。我知道,现在的父母、学生自己都想考个好学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人生大事!没有什么人能否定它的正义性。但是,就拿高中生来说,只读好教科书、考试书、作业书,并不能为大家打开通向理想大学的光明大道,因为无论是为今天的高考作准备,还是为明天的就业谋生作准备,仅有死的书本知识,都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人文精神的塑造,还是综合素养的培育,都离不开人类的经典知识。
我知道,有些学校把培养学生的领袖气质作为培养目标之一。什么是领袖气质呢?领袖气质至少要有独特的思想。而经典就是人类祖先为后人用知识垒就的思想大厦的阶梯。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攀登着一级又一级阶梯,拾级而上,才能达到人类思想的顶峰,才能超越,才能有新的成就。
我们今天都说,一个国家,不仅要有硬实力,也要有软实力。什么是软实力?《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此所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在这里,我们的老祖宗,把所谓“软实力”讲得多么透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讲正义,有正义,这个国家就是不可战胜的。
今天都讲,细节决定成败。似乎这些思想是西方企业文化的独创。其实,《道德经》第63章有这样的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朴实无华,看不起那些满嘴花言巧语、实际生活中行为卑鄙的小人。同样,在《道德经》第81章中有这样的话:“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它告诉我们,花言巧语常常是不能让人相信的。
如果我们学会了、学懂了老祖宗的这些经典,它们就会融入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就会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就会成为我们的人生智慧。
今天学生能读的书很丰富,古今中外都有。我希望学生要多读祖国的传统文化经典,这是我们民族思想长河的源泉,是我们民族的血脉,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是我们走向世界的基石!
读好有字之书,让人生更加丰满充盈。
第三本:心灵之书
读好心灵之书,就是每个人要读懂自己,读好自己。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这里讲的,就是人能读懂自己。
如何才能让每个人都能读懂自己?这就是学校教育承担的一个重要任务,让每位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我们的老祖宗历来强调一个人要“内省”。用孔子的话说,就是要“反求诸己”,用曾子的话说,就是“吾日三省吾身”。要有思有行,才能走得远,才能走得好!
读好心灵之书,让人生更加从容淡定。
不少网友看了今年的作文题都表示:“要想高考作文写得好,央视新闻少不了。”这不,央视新闻除了为大家提供热点新闻和写作素材外,还邀请了几位特别的“考生”——央视评论员、财经专家来写今年的高考作文。
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王亚宏(央视评论特约撰稿,财经问题专家)
我是一个书架。
我有一副好身板:四周是纯钢架结构,能为书籍提供坚定的守护;中间是白枫的隔板,能给书籍搭建舒适的港湾。
在书店里我是最引人注目的角色,两米四的身高在店里顶天立地,虽然四米的腰围显得有点“微胖”,不过那可是为了多承载一些书籍小伙伴而做出的自我牺牲。
在书店里我可是老员工了,上班的日子可以追溯到1977年秋天。对于一个书架来说记清楚40年前的日期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都是因为我刚来的时候,记得看书的人很多。他们有的在仔细地翻阅数学书,有的拿着外语书蹲在地上静静地做着笔记,还有的找到一本历史书后就急匆匆地离去。当时有旁边的书架前辈告诉我,大家都在赶时间学习,因为再过几个月就要恢复高考了,人们都使劲学习,让知识改变命运。
在浓郁的学习气氛中,我很快适应了书店的气氛,并根据读者的喜好摆放过各类书籍。比如刚上班的头几年放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之类的文学作品;八十年代醒目的位置摆着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这样的哲学书以及艾青等人的诗集;九十年代则一度轮到《时间简史》等自然科学洛阳纸贵,我每天的生活都在读者们“沙沙”的翻书声中度过,简单而又充实。
十多年前开始流行成功学之类的“鸡汤书”,不少人开始打算从纸张中直接挖掘“黄金屋”。不过在“大补鸡汤”后,书店的翻书声却开始减少。前几年甚至一度我觉得自己已经老了。因为走进书店的人越来越少,放在架子上的书也常年不更换。那时人们好像都去看电子书,玩电子游戏了,对走进书店不感兴趣。看着最上层需要时不时擦抹一层尘土,我都想着是不是需要退休,回到库房里休息了。
不过近两三年来,书店里的人又再次多了起来。尤其是书店改为24小时经营后,平时一些没时间来书店的人有了错峰阅读的机会,这让我又重新有了被需要的感觉。
在喜欢夜读的读者里,我看到了自习的大学生,他们一边翻阅着书籍,一边在笔记本电脑中记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完成自己的论文。我还看到了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在辛苦工作了一天后看起来有些疲惫,却仍会坚持到书店中寻找进步的阶梯。他们在书店里看书时目光透着执着,而且纵使衣服上还有汗渍,可捧着书的那双手却洗得干干净净,不会在纸张上留下任何印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书籍则会在他们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此外书店里还会有一些“非常规”的读者,比如流浪者和拾荒者会在通宵营业的书店里找到休息的地方。只要不影响其他读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任何人。这些人经常看着看着书就靠在我身上睡着了,这时我会分外小心不要干扰他们。因为我知道,只要是来看书的,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靠在我身上能让他们更舒服一些,我的工作是也有意义的。第二天大早,当看着这些人伸个懒腰,扶着书架站起来,走出书店重新融入繁华都市中奋斗时,这同样让我有成就感。
当然,让我最有成就感的还是知识的薪火相传。比如我记得刚上班那几年有位系着红头绳的小姑娘曾用她攒了两个月的零花钱买了一本《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刚拿到书就迫不及待地在书架下读了起来,一边读一边发出的银铃般的笑声让我印象深刻。前些天的一个晚上,我又见到了那个当年的小姑娘,现在她已经成为了妈妈,带着她六七岁的女儿来选择童书,并且又推荐给孩子新版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好的书会一代代传下去,好的书店也是。听说以前和书店抢生意的在线书籍零售商亚马逊,近年来也陆续开始设立实体书店,这足以证明书店的魅力和书架的存在价值。毕竟没有书店的城市只是文化荒漠,再繁荣的商业也需要书店这样的精神绿洲来供人休憩。
在24小时不间断的翻书声中,现在我又有满满的存在感与责任感。只要书店里读书人的翻书声不停息,我觉得自己就可以继续承载知识,在书店里再服务40年。
全国卷(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王健(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高考”同样如此。
在中国,没有什么话题比高考更具争议性和话题性了。有人说,高考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和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机制,万千学子通过高考改变了人生命运。与此同时,对于高考的质疑和诟病,几十年来一直相伴相生。高考曾经让许多人不知疲倦地为了理想奋斗,也曾让不少学子在落榜时黯然神伤、扼腕叹息。高考是一段人生奋斗的终点,也有人说,高考是梦想的又一个起点。
四十年前,初为人父的北京考生阎阳生在1977年高考命题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岁月,想起刚刚出生的孩子,写下“不战斗,再年轻也已经衰老;战斗,再年老也会永葆青春”的话语。毫无疑问,他在用自己的人生作答。四十年间,我们每个经历过高考的人,又何尝不是怀揣梦想、搏击人生呢?十几载寒窗苦读,肩负着亲人期盼的目光,走入考场的每一位学子都深知,这一场考试和此前的万千测试决然不同。决定人生方向和命运的,往往是人生旅途中关键性的几个十字路口,高考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一个。
四十年前,许多人把高考的召唤当做人生的一次重大机遇。四十年后,人们的心态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2016年,一位家长在孩子高考后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对我而言,女儿去高考考场,和去逛商场的性质是一样的,也许满载而归,也许两手空空,无论结果如何,生活还得照常进行。”让这位家长如此淡然的,是四十年间社会对于人生和成才的理解。在她看来,人生出彩远不止高考一条路:“整个高中,我对女儿的教育,不是强调要考上一所重点大学,而是侧重于习惯和态度的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终身学习的习惯,良好心态、积极人生态度的确立。上述习惯和心态,比高考分数和上哪所大学对人生更具有决定性的力量。”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高考还是那个高考,但我们已经走了很远!
过来人都知道,高考的回忆甘苦相织,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更重要的是,无论成功与失败,高考都像一个仪式一样,让我们从中明白人生奋斗之不易,为梦想打拼之艰辛。从这个意义而言,高考从来就没有失败者,所有的考生都必将收获:“成长”。
高考的经历,是人生中的宝贵财富。面对高考,请放下人生的得失。最重要的是:我曾经来过!
看完央视特约评论员、财经专家的高考作文,再来看看咱中国教育报约请的本报记者、教师、媒体人、大学生等人一起来写的高考作文全国卷I吧。又有哪些金句和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呢?
全国卷I
阅读一下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李萍(中国教育报记者)
锁,对于人们来说,是保护自我物品与空间的需要。但对于经济与时代发展来说,解锁或许能给人们带来更为方便、快捷、经济的生活。
有人说在这个时代,只需要带着手机出门,就可以顺利解决各种消费需求。而手机“解锁”也早已是生活中的常规动作。尤其是共享单车出现后,人们只需拿出手机打开相应的应用软件,扫描二维码,即可轻松解锁一辆单车。这一过程,不过几秒钟,但却省却了等待公交、出租的时间。而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前,人们出行时往往会纠结于自有单车的安全问题,锁住是最直接的选择。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轻易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改写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其实,“解锁”的理念,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从古长安出发的丝绸之路,打破国与国之间的藩篱。历史中的悠扬驼铃与舟楫远影,打开的是锁在国与国之间贸易交流的锁。对于经济交流与发展来说,我之蜜糖,对于他人来说,未必不是蜜糖,而这样的蜜糖亦可共享之。
5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古丝绸之路的经济“朋友圈”变得更为庞大。深度连接的世界经济,将一国经济的呼与吸都无限放大。“一带一路”无疑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脚步,但它给我们更深层次的启示是,既然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命运早已紧密相连,为何不卸下这把“贸易保护主义”的锁?
在古代苏州园林中,常常设有花窗,引四时之景入室,这也可称为“借光”。对于经济发展来说,这扇不设锁的花窗之光,或可大到“一带一路”,亦可小至共享单车,照亮了一个开放、共享的时代。
对于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共享经济是对全球化趋势的一次解码与注脚。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经济发展趋势如果不加入时间的刻度,就会难以察觉。但共享经济却在生活中可知可感,试想一下,在赶赴目的地的过程中,在转角处刚好遇到一辆共享单车,拿出手机扫码解锁,即可轻松前行。有什么会比这样的事情更令人心情愉悦呢?
进入“解锁”时代,对于每个经济发展体来说,这样的“小确幸”也将会无处不在。
王瑶(四川省绵阳市第二中学教师)
在城市安家,是父辈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但身处城市,览尽繁华的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各种不便,看到大大小小的车辆穿行马路上时,拥堵的不只是交通,还有人心。直到我在街头上看到了一辆黄色单车,这一抹黄色让我眼前一亮,我开始向往这种骑着单车穿行在马路上的感觉。告别拥堵,享受绿色,遇见的人和事都成了被忽略已久的风景。
毫不夸张地说,以“小黄车”为代表的共享单车正改变着民众的生活出行方式,在“绿色、和谐、低碳”的新生活理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小黄车”作为出行工具。这不仅是当下国民践行低碳生活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互联网+”时代下民众出行方式的一种变革。看似普通的“小黄车”,却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既映照出互联网对民众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映照出民众对绿色、低碳生活的回归。
我最喜欢做的,就是在某个周末的黄昏,骑着共享单车走在乡间道路上。美丽乡村,美在村村都通的公路和公交;美在繁荣的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美在传统民居与科技时尚的融合。时代的巨变下,遍布祖国角角落落的乡村也在悄然变化。不同的山和水,不同的人与情,广袤的中国土地上,小巧精致的美丽乡村犹如一颗颗耀眼的明珠。骑着共享单车,穿越乡间小道,时代发展下的新事物遇见了最传统的美好,每一寸乡间土地都对此热情接纳。因为,美丽的乡村在守护传统,也接受创新。
夜幕降临,我依旧无心返回。到了饭点,就近找了个庭院参观。在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遍布乡村的农家乐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可口的饭菜、美丽的风景,填补了人们心中对于美好的向往。吃着可口的乡村饭菜,门外不知何时响起了音乐声,快乐的乡里人跳起了动感的广场舞,这是属于他们的夜生活。骑共享单车,享受科技之下的便捷生活;逛美丽乡村,感受发展之中的美丽变化;看广场舞蹈,体验夜幕之下的乡村夜生活。这是我的普通一天,也是属于中国人的普通一天。
一辆共享单车、一方美丽乡村、一支广场舞,这是中国社会的真实缩影,也是中国发展的清晰写照。
赵侠(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齐村镇中心小学教师)
凡是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朋友,如不到长城走一走、看一看,未免有些遗憾。因为长城是中国的第一名片。“不到长城非好汉”,中国人以长城为骄傲,更以长城为目标。
历史上,长城作为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时刻抵御着外来侵略,维护着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时至今日,和平年代中的长城已是中国人民的精神象征,“万里长城永不倒”便是种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长城精神”。长城精神始终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自信、豪迈的中国人以“长城精神”为鞭策和动力,在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阔步前行。
站在长城之上,当脚踏青石,手扶方砖,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勤劳的中国人民。在古代,能建造出屹立东方的气势雄伟的历史工程,这正是对中国人民智慧和精神的最好诠释。
如果说长城彰显着古老国度的神奇魅力,那么近年来风靡中国各地的广场舞,则焕发出古老中国的年轻姿态。
每当晚上响起《最炫民族风》《站在草原望北京》《小苹果》等流行神曲时,大妈们纷纷走向广场,跳起曼妙、绚丽且富有时代气息的舞蹈。而且中国大妈们还走出了国门,远赴法国、俄罗斯等地,把广场舞舞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中国大妈们时尚的健身方式,表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正从温饱向更高质量、更加环保、更加健康的精神生活转型。当然,广场舞也不是大妈们的专利,中国大爷们也追求这种休闲方式。
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双手一起建造防御敌人的,广场舞则是中国大妈们跳出来的,共建共享已是当下中国人民践行的发展理念,中国人用共享的生活方式托起一个和谐的社会。
这不,共享单车已出现在中国的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社区。政府买单,你来享用,只要你伸手呼应,“小黄车”将解决你的出行问题。中国人从来不吃独食,也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虚高的GDP,中国人用共享的方式实践着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
朋友,当你踏上中国土地,你会感觉到,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正用开放、包容、文明、和谐的姿态拥抱你我、拥抱整个世界。
王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读硕士)
近年来关于共享单车、广场舞的负面消息很多,将单车据为己有、噪音扰民的新闻接二连三地见诸媒体。持续不散的热度,也让这两个词成为外国人读懂中国的“关键词”。与负面信息相伴的是关于国民素质的哀叹,有些声音听着很刺耳,比如“国人不配享受先进服务”“中国人的素质没希望了”云云。
进入世界视野的负面新闻,的确暴露了一些素质层面的弊病。但由此斥责中国人不配如何如何,将局部批评泛滥为整体否定,也太过偏激,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更需慎下类似的判断。
对国人来说,发出素质低下的感慨时,潜意识里有划界的心理,将自己独立于那个群体之外,觉得对方让自己很丢人。这是有民族自尊心的表现,但也容易给世界造成“问题当前,国人只会嘲讽指责”的印象,甚至会强化“中国人素质的确不行,连自己人都这么说”的偏见。真正寻求解决,不能止于这样冷漠的划界。
对渴望读懂中国的国际友人来说,评价一国的素质,同样需要审慎。我不是遮掩家丑,但轻言“中国素质如何”的论调,过度放大先天积弊的影响,忽视了后天培养的可能。须知,国民素质从不是与生俱来。世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公民,天生就比别国更“配”享受优质的服务。“公共素质”,只能在参与公共生活、接触公共规则中慢慢磨合。在城市文明与规则秩序方面,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的确起步晚、发展迟,磨合的过程,也必将漫长而痛苦。
国民素质也不单单是公民个体的觉悟问题。很多人做出“没素质”的行为,是基于对现实的观察——违反规则的成本过低、影响别人休息也不会受到惩罚,大可不必为了秩序的尊严让渡自己的小利益。因此,我希望世界读解中国的目光,能够稍稍耐心些、深邃些,透过素质问题的表层,看到背后交织着复杂的社会心理、管理水平的困境。
从本质上说,共享单车和广场舞的窘境,不只是针对国民素质的考问,也是对管理者智慧的考验。破解这些难题,指望“中国人素质低下”的叹息无效。需要世界向我们敞开怀抱,让我们在更广阔的范畴内寻找新思路——这,远比一声情绪化的抱怨更意味深刻、悠长。
黄帅(媒体评论员)
除了故乡的亲友,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留学生最思念的莫过于中华美食。不论是以天下精华荟萃为特征的北京菜、酸甜可口的淮扬菜,还是甜淡味美的广东菜、香辣十足的四川菜,“舌尖上的中国”早就成了一张中华文化的名片,从征服无数外国友人的味蕾开始,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播撒至四方。
如果有外国友人来华,不必言谈太多历史文化,先请人家到访全聚德烤鸭,香酥诱人的鸭肉背后承载了太多文化记忆。至少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世界目光对中国的聚焦,进一步摆脱了曾经的偏见,古老的文化不再象征着陈旧、落后,被西方赋予了“无与伦比的魅力”。
然而,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不够的。古埃及文明早已尘封于大漠狂沙之下,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化也在外族多次入侵后几经断裂,古希腊的文化仍需要考古学者孜孜矻矻地钻研才得以重见天日。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至今,凭借的当然不是“我老我有魅力”的逻辑,而是不断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和坚韧不拔的前行脚步。
日本新干线列车在富士山下飞速驰骋的时候,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还未推开。而五十年后,当欧洲一些发达国家面对陈旧的基础设施和每年增长缓慢的经济指标时,中国的高铁建设正以超凡的速度加快推进。从北京乘坐夕发朝至的列车,只需要8个小时就可直达广州、深圳,早晨从北京乘坐高铁,傍晚就能在厦门鼓浪屿聆听海浪击石的声音,最新开通的上海到兰州的高铁,只用10个小时就可以从黄浦江畔飞驰前往西北风景的雄阔壮美中。
高铁作为科技革命的产物,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形象中的新符号。思想家福柯论述现代性时,将其视为一种“令人晕眩的感觉”,在飞速前行的高铁车窗前向外望去,无数风景加速向后流逝,就像中国日益加速的发展步伐,当窗外的田野、树木变化速度加快后,乘坐其中的体验,也让人感觉到自己身处更快更高效的生活节奏中。
中华美食勾连着古代文明的灿烂,高铁则隐喻着中国迈向现代化进程更快的速度、更坚实的方向。我们没有错过人类文明最古朴的起点,曾让茶叶、烹饪技艺令古代世界惊叹。尽管在工业革命之际,我们一度因妄自尊大错失了前进的契机,但在当代,借助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的浪潮,中国再也不会走错方向,在世界文明之林中,古代和现代文明成果的音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钟乐和鸣、悦耳动听。
(以上文章,略有删减)
怎么样,亲爱的老师家长们,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写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II)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下面6个古诗句选2个或者3个,自行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鲁迅)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说纽带或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重读长辈这部书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书店开启24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特征鲜明。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1.题目自拟。2.不得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
看了这些高考作文,您是否也想挑战自己,写写试试呢?
欢迎来给中教君展示您的文采和见解,我们希望能看到更多优秀的作文作品!
参考资料 | 中国教育报《来,一起写高考作文》
央视新闻《全国卷I和全国卷Ⅲ的高考作文,你给央视评论员打几分?》《山东卷和浙江卷的高考作文,你给央视评论员打几分?》
实习编辑 | 黄俏丽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