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kenjijoel
微博kenjijoel的私人化扩展,更多心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kenjijoel

防晒霜使用中的各种疑问都在这里了

kenjijoel  · 公众号  ·  · 2018-03-12 18: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防晒霜的数值说明了什么?

很多文章都说了SPF和PA的概念,在这里补充一下。


每个人对紫外线的自身抵抗力不太一样,皮肤颜色深的人,本身黑色素就能抵挡和吸收紫外线,所以比较耐晒,而皮肤颜色较浅的人,几分钟就会变红,这个时候已经产生了紫外线红斑,被认为是产生明显损伤的时间段,我们需要避免的就是产生“晒红”的状态,为了便于理解,所以大部分的文章会取个“10分钟”这样的平均值。


SPF50的产品,滤过系数就是1/50=0.02,这一层防晒网滤掉大部分紫外线之后,还有2%的紫外线接触到了皮肤,所以假设紫外线强度不变(自然环境下一般不可能),那么50*10分钟之后,皮肤就会晒红。


很多文章告诉大家,SPF后面的倍数就是”防护时间“,这样说没有理论错误,但是用这个来指导防晒霜的使用那就大错特错了。



很简单,自然环境下,每天的紫外线强度都不同,就算是同一天,每一分钟紫外线强度也不同。防护紫外线类似于拿的是一把注定会漏的伞去挡雨,只不过根据伞采用的面料不一样,有些漏得厉害一些(低倍防晒),有些防护更好(高倍防晒),既然外面是瓢泼大雨,为什么不用更好的伞来防护呢?


忘记这个时间的概念,在”你可以接受的范围“使用更高倍数的防晒产品,无疑就能提供更好的保护,至于高倍防晒会不会伤害皮肤,这个还没有定论,但是紫外线伤害皮肤,那可是板上钉钉铁一般的事实。


只需要根据自己对紫外线的耐受能力,日常环境和接触紫外线的时间,多种因素综合平衡,选择一个防护力度较高且能接受的质感和开销的产品坚持使用即可。



防晒霜需要擦多少量?


所有的防护能力实验都使用统一的使用量做出来的数据,也就是2mg/cm2,估算一下面部的表面积,大概每个人一次使用量是0.8-1.1g,也就是比大部分人想象中的要多,很多人使用防晒只用到了不到一半的量,所以记得防晒多用一点,不足量的话,防护值是远远不够的哦。



防晒霜的稳定性是什么意思?


因为同样的SPF20产品,真实防护能力大大不同,同样的标识可以有不同的防护力,同样的防护力可以有不同的稳定性。


不稳定的防晒成分组合会容易失效,而稳定组合相互能力还会增强。



防晒霜为什么要补擦?


因为防晒成分和防晒膜会被破坏。


传统有一些防晒成分对光不稳定,可能在一两个小时内,防护能力明显下降。


随着汗水和皮脂的分泌,防晒膜遭到破坏,防护就有空洞。


回顾当时的防晒科技,那个时候主流就是avobenzone,oxybenzone,桂皮酸盐这样的防晒成分,它们的特性是非常不稳定,遇光之后会分解破坏,所以在两个小时之后补擦,是必要的措施,因为它们已经慢慢分解掉了。


不过随着配方科技的优化,新型稳定防晒成分的诞生和广泛使用,现在的防晒产品已经比以前安全很多,不仅防晒成分配合更加稳定持久,还在脸上停留的时间上做了文章,例如资生堂的遇水增强技术就是代表。

资生堂 安耐晒


防晒需要每天使用吗?



需要,非常必要。


养成防晒的习惯无比重要,会慢慢让你得到真正的好皮肤,你不需要每天用安耐晒,根据自己的日常需要选择低倍或者高倍的产品就可以了,有很多很多实验证明,哪怕是每天用个spf15的日霜,都比看心情一天擦高倍防晒一天不擦防晒要好。


紫外线无处不在,室内工作者也会接触到一定的紫外线,一般认为平均是室外工作者接触到的10%左右。


从减少长期紫外线累积型损伤的角度分析,哪怕是仅仅用SPF15的产品,只要坚持每天涂,也比间断使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用)SPF50的产品更好,如果是仅仅从某一次来具体分析,例如晴空万里烈日当头在外面呆一整天,高倍防晒肯定比低倍防晒好。


每天涂防晒是最有效的抗衰老手段,三个提示,365天,SPF30以上(如果可以的话),有广谱防护能力,十年如一日的做好这一点比用任何产品都强。



选择多少倍的防晒比较好?


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才能决定。


一整天都在家不出门,可以考虑用个SPF15左右,PA++以上的日霜型产品。


每天出门上班,在上下班途中会接触到紫外线,至少要用SPF30,PA+++以上的专业防晒产品。下班如果有大太阳,可以在出发之前补一次。


在户外持续暴露在紫外线中,使用SPF50,PA++++以上的产品,连续暴露3-4个小时就需要补擦一次,直接涂上脸即可。



防晒霜之前需要做好打底工作吗?


需要,而且很重要。


对于很多防晒来说,类似于擦粉底,因为我们需要形成一道均匀稳定的膜结构,同时很多产品中会加入一些粉体类成分。


良好的皮肤状态才能赋予妆容的服帖和稳定,干燥起皮的状态下任何粉妆都会涂成斑驳不匀的情况,而过于油腻的皮肤会让精心画好的妆容在一两个小时之后脱落得惨不忍睹,如果说肤质是天生没有办法在一朝一夕之内改变的话,至少也需要使用适合自己肤质的打底型产品,让彩妆更均匀稳固的附着在皮肤上,维持光彩照人的外观。


因此,在防晒和彩妆之前使用一些调节型护肤品作为打底非常重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几个方面:


1.让某些质地的防晒更好推开,更容易抹匀。

2.减少防晒霜中某些收敛成膜型成分导致的皮肤干燥情况。

3.保湿乳液中的镇定成分能够减少之后使用的防晒产品刺激性。

4.保湿乳液中如果包含了抗氧化成分,则紫外线损伤能够进一步降低。

5.良好的保湿体系能让防晒产品更容易卸除。

6.后续使用彩妆产品更容易调节理想的皮肤状态,维持妆容持久度。


详情可以在我这个公众号的防晒测试里面获取,有打底和具体防晒产品推荐,因为防晒产品每年都在升级可能资讯有一些过时,但是原理是差不多的。




防晒霜需要卸妆吗?


需要结合防晒产品的具体情况才能决定。


如果一个产品有防水能力,或者有润色的效果,可以考虑用卸妆,不一定非得用卸妆油,卸妆乳或者卸妆霜,甚至卸妆水也可以,能用卸妆力刚好能达到要求的产品即可。


不用卸妆的防晒可以用普通的洁面乳洗掉,那些乳液状,防水能力和抗出油能力不好的产品一般都能用洁面洗掉。


需要卸妆的防晒就卸妆,不用考虑什么“卸妆伤皮肤”的说法,除非这个产品的清洁力超越了你皮肤的承受能力,皮肤会用干燥,红肿,刺痛来告诉你的。


最重要的也是你自己的感受,洗没洗干净其实很好鉴别,看看喷在脸上的水珠,既不是一颗一颗的挂在脸上,也不是一股一股的留下,就像中学化学洗试管一样的鉴别原理。


卸妆膏类就挺适合洗防晒,哪怕不化妆也可以用。


例如rafra的橘子卸妆膏,

喜欢更清爽的感觉,那就柚子卸妆乳,

或者碧柔的卸妆凝露。




防晒霜可以遮盖到其他波段吗?


还有待研究,但是值得考虑。


UVB波长:290-320nm

UVA波长:320-400nm

可见光波长:400-700nm

红外光波长:700-1000nm


红外线和可见光对皮肤有好处也有坏处,简而言之,适量有好处,过量就会造成损伤。


化妆品科技对于紫外线的伤害和屏蔽研究得比较透彻,而对红外光和可见光了解不算很多,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防晒产品已经开始关注减少红外和可见光造成的损伤,这些产品出现代表了将来研究的方向,但也只是刚刚起步,


而且从成分的应用和浓度来说,它们不算是“滤光”效应,而更多是“减少光损伤”效应,并且目前对红外光这些波长的防护能力并没有统一的标尺,不像紫外线能够定量,所以不要纠结它究竟能对抗多少可见光和红外线损伤,就目前的研究来说,这两个射线对皮肤的损伤效应不如紫外线,所以目前还是抓主要矛盾那就是紫外线防护。


不过,哪怕现在没有统一的标准,大部分号称能够全面防护的防晒产品中使用的抗氧化成分还是对紫外线防护能够起到协同加成效应,所以还是可以考虑使用的。




痘痘皮,敏感皮肤擦防晒会加重烂脸状态吗?


可能会,但是不防晒脸会更烂。


炎症皮肤越晒炎症越严重,敏感皮肤越晒皮肤越敏感,屏障功能下降,支撑血管网的皮下胶原组织越晒越少。


Langerhans朗格汉斯细胞是皮肤的哨兵,第一道防线吞噬消灭外敌,搞不定的话也会搬救兵,把敌人特征提取出来,交给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处理,langerhans最大的敌人就是紫外线中的UVB,想要保护langerhans的公认有效方法就是--防晒。



不防晒只会越来越糟糕,世界上也有很多敏感皮肤和痘痘皮肤可以用的防晒,请继续寻找。


适合敏感皮又很好洗的产品,nov的纯物理防晒就不错,不过略微有些白厚。

适合油型敏感皮,一点颜色都没有的产品,雅漾 日间隔离。

敏感皮肤偶尔想要用高倍防水,强力型防晒,资生堂安耐晒 粉金瓶的防护力就非常好,而且非常防水,在高倍防晒里面算是对敏感皮肤比较友好的选择了。


烂脸时期的防晒措施?


尽量多偏重硬防护。



如果大面积痘痘,此起彼伏,或者大过敏期间,以及刚刚做完有创医美的头几天,这些时候我是建议不要用防晒霜,最好就用帽子口罩墨镜+阳伞这样的硬防晒措施。


毕竟这些时刻皮肤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能少一些不必要的成分刺激也可以的。


如果可以的话,硬防晒+内服防晒也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提供SPF2-4的效果,将那些硬防晒的漏洞再强化一下。



内防晒是什么高科技?


一种需要结合外用防晒手段使用的强化防晒效果的成分。


紫外线损伤的关键在于自由基对皮肤产生的一系列伤害,除了外用抗氧化产品之外,内在的抗氧化系统也是抵御损伤的关键,内服相应抗氧化成分能够减少紫外线带来的自由基损伤,不同的成分作用原理和效果不一样,其中Polypodium leucotomos精华被认为是目前最强大的内服紫外线保护的成分。


Polypodium leucotomos是什么?


下面简称PLE,一种水龙骨属的蕨类,目前还没有合适的中文译名,但是在南美洲应用已久,一般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最开始是用于白癜风患者紫外线光疗起到活化黑色素细胞的同时减少细胞损伤,因为理想的特性而开发作为防晒辅助产品使用。


这个成分应用这二三十年间,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效果,都得到了绝大多数皮肤科医生的认可,几十篇人体双盲实测报告,各种专业论文已经能够说明一切,从开发之初就是近代皮肤科教父fitzpatrick参与主持设计,到现代AAD前主席henry w lim大力支持。


SPF2-4,全身起效,大概持续5-6个小时,吃下去半小时即可发挥作用,属于烈日下的强化,容易晒伤或者需要暴晒场合下可以考虑。结合外用防晒霜,相当于防晒霜能力翻个三倍左右。


heliocare 360 oral 胶囊

当然,如果你本身接触紫外线量不多,你可以无需考虑这类植物提取物,各种大规模资料表明,不同饮食结构和策略对皮肤影响很大,表现在光老化方面则更加明显,避免过多热量摄入,减少精加工食品尤其是精制糖分和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摄入,减少红肉类和酒精消费,多摄取粗加工各类谷物,豆类,绿叶蔬菜,海鱼,富含膳食黄酮的饮料例如绿茶,可可粉,深色水果和蔬菜,以及低脂乳制品,这样的饮食结构有助于减少紫外线损伤,保护皮肤。



防晒霜擦多了对身体有风险吗?


没有绝对的安全,防晒霜的收益大于风险。


因为一种天然的不信任,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大量”,“化工产物”两个词叠在一起,对人体“有很大负担”。


防晒霜作为精细化工的产物,不可避免会用到一些可能会有风险的成分,你有可能对其中的防晒剂或者防腐剂,香料过敏,其中某些封闭型强的成分也有可能让你长粉刺或者爆痘,附着力很强的防晒也有可能很难彻底洗干净等等。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精细化工科技,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出更好用,效率更高,更安全的防晒霜,比起以前的产品,还是提高了很多,好用的防晒越来越多。


所以,买一款质地舒适,不会让你过敏,或者冒痘,适量使用并且每天坚持,同时配合烈日下的物理遮蔽,就已经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衍生阅读:

防晒成分会吸收么?


会,但是极微小。


化妆品成分研究有一个经典的理论就是500 dalton rule,也就是分子量大小与皮肤吸收度的相关性,小于500道尔顿的分子和大于500道尔顿的分子的吸收度有显著的区别,有一些成分,我们希望它们能透过皮肤发挥作用,例如抗皱,美白类成分,而另外一些成分,我们不希望它们透过皮肤而仅仅停留在皮肤表面发挥作用,例如下面要提到的防晒成分。


从目前的防晒成分研究的趋势来看,偏向于开发大分子防晒成分,例如tinosorb系列和mexoryl 系列,它们的分子量都大于500da,事实证明它们确实有着更好的安全度。下面这个表格就清楚显示,新开发的防晒成分普遍分子量高于500da,而经典防晒成分的分子量普遍在250da左右。



需要注意一点的成分:


擦在皮肤上的含有oxybenzone的产品,大概有10%的剂量可以穿透皮肤,最后通过尿液和粪便排泄,janjua的实验表明,连续4天在健康志愿者全身涂抹2mg/kg的产品,其中最高测出的血药浓度是238ng/ml,这个浓度是最大可以耐受的血药浓度(不产生毒性反应的剂量)的0.68%,也就是说,虽然它会吸收入血,但是目前认为这个剂量不足以对人体产生干扰。


所以关于吸收度的问题,我们暂时可以缓一口气,那么对于那些需要特殊关照的孕妇和婴幼儿来说,如果你想彻底断除环境雌激素的干扰,防晒霜里面的这两个防晒成分,可以留意一下,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另外一些化工和塑料制品,或许比防晒霜的影响更为严重。



防晒需要提前使用?

不需要。


没有所谓激活的过程,只是说任何可流动的液体都需要一定时间彻底分布均匀,但是防晒成分在上脸之后立刻发挥效果。


一般来说,无论是膏体还是乳液,在面部会在20分钟内稳定下来,但是这些成分是立刻会起效的,物理粉体反射紫外线,防晒吸收剂把紫外线转化成热能,不需要时间。



标有防晒值的粉饼的防晒成分是什么?是否能有效起到防晒作用?


防晒粉饼里面的防晒值一般由添加的防晒成分,也就是和防晒霜中一样的防晒成分,包括液体状的化学防晒,和颗粒状的物理防晒提供,同时,本身提供一定遮盖能力的粉体,也能贡献一小部分力量。


但是,大家都慢慢了解到,所有产品的防晒能力,都是鉴于使用到2mg/cm2的使用量测出来的效果,而粉饼不可能用到这个量,所以它的防晒能力可以忽略,也就是说指望涂一层薄薄的粉饼,就能达到SPF50,这个不现实。


它的优点是在于你使用了日常的防晒霜之后再额外添加一点保护,以及用于补防晒。


用防晒粉饼补防晒可不可行?


可以,值得推荐。


粉妆根据使用的粉体的量和颗粒大小,能够达到部分或者完全遮盖皮肤的效果,大分子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理论上能达到全波段的防护,因此,防晒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从粉妆使用的剂型成分来说,本身也需要充分成膜,持久不脱落,配合一些控油的粉体,达到吸收水分和皮脂的效果,换句话来说,就是“增强了底妆下面防晒层的防水防汗能力”。


粉妆不仅能够增强防晒效果,还能增强防晒的持久能力。至于能增强多少,要看粉妆本身的遮盖能力,粉妆中是否使用了其他的防晒成分,粉妆本身的持久度。


因为防晒产品的“补”其实并不代表停留在你脸上的防晒霜,从SPF50在几个小时之后直接归零,而是慢慢的分布不均和衰减, 这个时候用粉饼来作为补充,总能补上一点,同时减少皮脂对防晒膜的进一步破坏,把这些防晒成分重新钉住。


所以,一个简单的结论就是:如果你使用的是稳定型防晒,粉妆的遮盖度很好,不花妆不脱妆也没有直面中午的烈日,那么可以再等等,实在不放心补一层粉。


如果需要出门晒太阳,妆效也慢慢消退,那么用那些不太容易破坏妆效的喷雾型产品轻拍,然后补妆即可。


如果需要精致的妆容又要出去暴晒,听起来都觉得略心酸,那就洗掉重来吧,无论是从皮肤健康的角度,还是便利的角度,都不推荐各位这样折腾。


不过现在也有防晒值不错的BB霜,用这类型的产品补,擦够量只要不搓泥也是不错的方式。



防晒可以涂在眼周吗?


需要涂在眼周,但是要看具体产品。


这里的皮肤本身薄弱,如果不做好防晒的话,肯定是百害而无一利。


比较适合眼下使用的成分首选那些纯物理的防晒,或者是新型的安全性防晒成分,整个配方中酒精和其他刺激型成分较少的产品也更适合眼下使用。


肯定是要的,这里通常还容易成为涂抹防晒的死角,就算涂抹了防晒,对于某些人来说这里的纹路较多不容易涂抹均匀,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防晒膜也会被皮脂,汗水,皮肤运动所破坏。


如何做好眼周的防晒?



1.眼下用的防晒我更倾向于使用霜状产品,因为眼周一般比较干燥,稀薄的日系摇摇乐或者是强调控油型的产品我个人是不太喜欢用在这个部位的。


2.有些产品有熏眼效果,例如kose集团的防晒,对我来说会熏一整天眼睛睁不开,遇到这样的防晒,以后也尽量不用在眼周,眼部的防晒用其他产品来代替。


3.一些随身携带的棒状或者膏状产品,强调眼唇专用,如果有这个预算也不觉得麻烦,可以考虑,如果不化妆的话,也可以随身补,唇部和眼周一举两得。


4.太阳如果很大,还是要选一款遮盖能力好的墨镜,直接遮挡眼下,同时也是对眼球的有效保护,不过并不代表防晒就可以不擦了哦。


请问涂好防晒后再用沾湿的海绵蛋或者气垫粉扑、刷子上底妆会不会破坏防晒膜?尤其修容的时候要推匀用力比较大,这样防晒的效果会不会大打折扣?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避免或者缓解吗?


粉底产品是色料,有遮盖力,物理遮盖也是一种很好的防晒方式,也就是说很多粉底本身有微弱的防护能力,达到一个“物化结合”的效果。海绵蛋,气垫粉扑都多多少少会吸收一些粉体,不过会得到更好的均匀效果。


我的看法就是:首先防晒使用量足够,粉底也不要舍不得用,只要这两者不搓泥的情况下,量多自然堆的出更好的外观和防护效果。


当然,完美的妆容和齐全的防晒是很难一举两得,但是只要在两者使用量都足够的情况下,应对烈日只要不超过两个小时是没有问题的,然后多用防晒粉饼补充叠加强化防护能力即可,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


婴幼儿怎么防晒呢?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的简单指南,六个月以下婴幼儿对于直射型阳光能避则避,六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尽可能用衣物保护皮肤,且尽可能多呆在荫蔽处,可以使用防晒产品保护裸露的皮肤,最好使用SPF30以上的防水产品。


儿童需要维生素D,防晒会减少VD产生吗?


国外的指南都推荐婴幼儿用 非直接暴露光 来产生VD,也就是说只要小朋友裸露的皮肤不直接对着烈日,其实就能有良好的效果,例如置于有遮盖的婴儿车中。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补充维生素D补剂,不能依赖外界不稳定的光源。


为什么我防晒做得很理想了,VISIA测出来紫外线色斑还是分数很低?


首先,VISIA测的是人群中的百分数,就像有些人天生鼻子高,长得高一样,怎么晒都不会有黑色素的不均匀分布。可以说,天生会长斑的人就是一种基因。


黑色素不均匀分布,也就是斑点,确实是最棘手的问题,因为黑素细胞不光是对紫外线有反应,还对可见光有反应,防晒只能防大部分紫外线,所以有效对抗斑点基本上是一生的战斗,用激光类医美消除+日常防护预防复发,防护可不仅仅是防晒而已,外用稳定黑素细胞的手段+饮食调节,必要时(夏天)内服不超过三个月的药物Or抗氧化剂。


我就是天生分数很低的人,最低的时刻紫外线色斑只有10不到,只能说通过外用产品+内服改善到了平均水平,肉眼看起来改善了30%左右吧,就看你觉得值不值得去这样努力了,毕竟我们需要满足的是肉眼观察下的皮肤状态。


既往文章:

一周私信问答精选 vol.0311

关爱女性文章大合集 + 送礼物

射频美容仪的常见疑问和隐藏手法揭秘,还有你们最爱的横向对比

产品用多了,总会踩到雷

让痘印痘坑离我们远一点,再远一点

关于红肿大痘痘,我们有哪些处理方法?

15个眼霜综合对比

不光是涂抹和注射,提升皮肤自身透明质酸也很重要

奢华品质中端价格产品的选择

买了这么多种类型的产品如何搭配?| (看看大家都怎么说)

敏感,耐受性差的皮肤也要主动出击!

妇女之友--姨妈痛如何处理?

买了这么多种类型的产品如何搭配?(调查篇内有福利)


点击“阅读全文”可以查看往期内容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