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2
月
3
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冲冠一怒为妖精”之后,对于少数保险企业的监管措施逐步展开。
最近几天,先后有以下新闻发生:
1
、
12
月
5
日,保监会宣布对“整改不到位的前海人寿采取停止开展万能险新业务的监管措施”,并在三个月内禁止前海人寿申报新的产品。此外,保监会还透露,已经先后叫停了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等
6
家公司的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
2
、
12
月
6
日,多家媒体报道称,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人寿和恒大人寿。
3
、“
21
世纪经济报道”称:截至
12
月
8
日,恒大
11
月
18
日
-11
月
29
日的增持的
5.098
亿股万科已经浮亏约
13.87
亿元。
相关报道的截图
4
、高盛在
12
月
7
日的一份报告中,给出万科
A
的评级为卖出。在这份报告中高盛指出,万科
A
当前的股价已经计入了加杠杆进行净资产价值扩张的潜力。高盛给出的万科
A
的目标价为
16.5
元
/
股,对于万科
H
股维持中性评级,目标价为
19
港元
/
股。
5
、“第一财经”今天报道说:
2016
年前
9
个月,前海人寿退保金共计达
62.9
亿元,在同期保费收入中的占比高达
7.8%
,金额更是相当于
2012
年到
2015
年四年总和的约
3.6
倍。同样依靠万能险驱动的华夏人寿,同期保费收入约为前海人寿的两倍,但退保金额却仅为其
7%
左右。报道说:现金流最重要的来源被掐断,退保金额急剧上升,如何维持流动性,并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资金需求,似乎已成为摆在前海人寿面前的迫切问题。
6、今天傍晚,保监会在其官方上称:近期,恒大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开展委托股票投资业务时,资产配置计划不明确,资金运作不规范。根据《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我会决定暂停恒大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委托股票投资业务,并责令公司进行整改。
当这一连串的消息放在一起看的时候,一个担忧就出现了:对“野蛮人”的强力监管,会引发股市大跌吗?
相关报道的截图
提出这个问题,不是想为“野蛮人”站台。事实上,我一直支持尽快制定、公布“险资举牌上市公司”的细则。用短期负债,获得上市公司长期股权,这一定是有问题的。所以,监管部门出手整治是必要的。
但从历史上看,我们的监管往往显得反应迟钝,等问题一大堆的时候突然出手,来个急刹车。最终,车上乘客无不人仰马翻。这大概跟现行的“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比较陈旧,缺乏协调性有关。
2015
年政策牛市如火如荼的时候,我是最早公开撰文批驳“侠之大者、为国接盘”以及“国家牛市”等说法的,并在
2015
年
6
月
13
日在“天天说钱”栏目里预言,股市将有“千点大溃退”。为什么这样预言,就是因为看到了调控措施是在“累卵之危”的时候才出台的,而且不断叠加。
万科股权之争,早在一年多以前就已经非常热闹。而在万科之前,还有民生银行、金地、农产品等多家上市公司被举牌。万科之后,则有更多的险资涌入股市淘金。什么“动议血洗董事会(万科)”和“血洗董事会(南玻)”都先后发生了。
但关于险资到底该不该举牌,举牌之后该不该参与管理,万能险筹集的资金能不能用来做长期股权投资,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其实,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最近不少读者给我留言,对某些保险公司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表示了担忧。事实上,这种风险是存在的。比如前海人寿的万能险销售业务已经受到限制,恒大人寿也可能面临类似情况。这家两公司相当一部分资金用来持股万科,如果万科真的像高盛说的那样,
A
股跌到
16.5
元,两家保险企业将面临巨大风险。
而如果万科股价暴跌,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强制平仓,则举牌概念股将全面大跌,是有可能引发大盘剧烈波动的。到那时,没有几千亿资金顶上去,恐怕稳不住大盘。
而目前,恰逢临近美元加息,央行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开始收紧流动性、提高短期市场利率,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走向存在多种猜测。在这个股市人心浮动的时候,对于保险资金举牌问题的处理,宜缓不宜速,宜温不宜火。
最好的做法是:先制定、公开“大的规矩”,然后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尽量降低对大盘的冲击,避免重演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股汇双杀”。
如果大盘再次逆转,不仅股民遭受损失,股市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IPO
的节奏、规模)也大大减弱。
原创不易,如果喜欢天天说钱的文章,请读者朋友们帮忙点赞,你们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动力,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为刘晓博原创作品,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要在正文前署名,并同时转载文后的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更多交流,请加本号小编微信(ID:tttmoney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