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热线满足市民日常诉求
“您好,这里是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请稍等,我查询一下相关信息……”在延安12345智慧政务服务平台受理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听一位市民的来电后,正在依据知识库内容给出答复。
自2017年7月28日起,延安市民只要拿起手机拨通12345,就可以随时随地咨询政务信息、寻求政府帮助、监督行风政风和发表意见建议。工作人员告诉三秦都市报记者,对于市民提出的诉求事项,能够当场答复的,他们会依据知识库内容立即作出答复;不能立即答复的,将根据承办单位职责分转办理,承办单位在接到诉求事项后,会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并反馈。
目前,延安开通了热线、微博、微信等6种受理渠道,实行全年无节假日24小时工作机制,并创新推出了“@政府随手拍”等特色功能,开辟了全民参与和监督社会治理的绿色通道。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接听接收市民来电和信息5万余条,受理有效诉求1.1万余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分别提升至95.05%和85.68%。
随时随地就能接受红色教育
2017年,延安与百度公司共同打造的“梁家河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采用全景、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通过全景展示、实景模拟、语音导览、互动分享、中英双语等特色功能,为网民提供丰富生动的线上游览体验。
据介绍,群众只要用手机,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身临其境,从俯瞰梁家河全貌,到走近知青旧居、磨坊、淤地坝,再到村史馆、苹果示范园……把15个参观景点走上一遍,亲临知青插队故地,感受村貌巨变。最近,数字博物馆又增添了“党员签到”和“知青签名”功能,让广大党员和知青群体可以分享自己的感悟。
“通过这个数字博物馆,我坐在公交车上就能踏寻知青足迹,追忆峥嵘岁月,让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接受红色教育。”市民田先生说。
微信支付乘车看病省时省力
在延安的K19路公交车上,记者看到了新增的微信乘车支付系统,只要扫码关注后,系统在乘客上车时就会通过摄像头识别身份,然后自动从微信钱包中扣款。记者体验了一下这项功能,上车付款仅用0.3秒就可完成。
“这个功能手机没有网也可以用,系统会记录下信息并先为你垫付费用,在你手机有网时再扣款。”延安市网信办信息发展科科长张强介绍,如今微信乘车功能已经开通了6条线路,预计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对延安全市公交系统的覆盖。
此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也实现了移动支付,老百姓通过“微信医保支付”就可以享受智能导诊、网上挂号、电子报告等服务,一次就诊平均节约42分钟。同时,“无线陕西”延安试点建设也正在加快推进,统一标识的免费wifi在凤凰广场、机场车站等20多处重点区域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