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园地
主要发布与历史教育教学相关的文章,发布《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的各类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筑梦建工,共创辉煌 | ... ·  2 天前  
青塔  ·  这所师范高校,力争更名! ·  2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燕京理工学院2025年人才引进计划 ·  5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南方科技大学2025年实验教学岗招聘公告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园地

热点聚焦 | 王德金:从近五年《历史学研究发展报告》聚焦学术热点

历史园地  · 公众号  ·  · 2025-01-21 00:00

正文

通过对比2020-2024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五份《历史学研究发展报告》,可以发现近年来历史学研究呈现出以下重点和趋势:

一、中国古代史

  • 先秦史

    持续聚焦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 从2020年对新石器时代至东周历史发展道路、国家产生方式的研究,到2024年对文明与国家起源的深入探讨,如李禹阶关于史前社会权力起源的观点,以及王坤鹏对“禹迹”内涵的解读,体现了学界对中华文明起源这一根本性问题的长期关注和不断深化的认识。

    思想观念与文献文本研究并重 一方面,对先秦时期思想观念的研究不断深入,如2024年王祁对商周时期“五域天下观”的概括,谢乃和、王思齐对孔子语言观的研究;另一方面,文献文本研究也取得新进展,如朱凤瀚对新出青铜器与西周早期诸王年代考订的看法,张怀通对清华简与《尚书》关系的探讨,延续了2020年以来对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献结合研究的趋势。

  • 秦至宋史

  • 国家治理与制度史研究深化 对秦汉至宋代国家治理方式、治理理念以及相关制度变迁的研究一直是重点。2020年探讨了秦汉经济制度运用于统一国家治理的经验和不足,2024年则进一步关注了国家建构与文化认同、国家治理的具体实践,如卜宪群关于秦汉治理型特征的研究,以及楼劲对汉唐丞佐异同所反映的建制和辅佐方式变迁的分析。

    民族交融与文化认同研究拓展 从2020年对中古时期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历史进程的关注,到2024年对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深入研究,如周伟洲、张鹤泉等学者关于北魏赐客制、十六国北朝民族交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推动作用的研究,体现了学界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历程的持续探索。

  • 元明清史

    政治思想与国家治理研究凸显 2024年对元明清时期政治思想的研究成为“显学”,如李大龙关于清代疆域“底定”与“大一统”观念的研究,以及国家治理中的边疆治理问题受到高度关注,这与2020年以来对中古史及宋元明清史国家治理研究的深化一脉相承,体现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经验的总结和思考。

    经济史与社会史新热点涌现 在经济史方面,2024年李伯重关于18世纪全国市场与“康雍乾盛世”的研究,以及对明清时期商业、商人及少数群体的研究成为新热点;在社会史方面,常建华对清中叶僧人与俗家亲族关系的研究等,反映了学界对元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结构和群体关系变迁的关注。

二、中国近代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中国近代史

    传统议题与新时代特征结合 一方面,继续深化传统议题,如对辛亥革命、太平天国等历史事件的研究;另一方面,结合新时代发展演变特征,探寻与现实相关的议题,如“三大体系”研究、概念话语研究等,体现了历史学研究的时代使命和现实关怀。

    中共党史及相关研究深化 从2021年对建党初心、党史学科属性的研究,到2024年对中共党史研究视野与方法的开拓,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共党史中的重要性的探讨,反映了学界对中共党史研究的不断深化和拓展,为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创新提供了更丰富的学术资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学科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并进 在学科理论方面,2024年关注“新中国学”学科体系构建等理论问题;在实践研究方面,对改革开放史、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外交史等各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得益于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材料,如口述资料的数字保存和档案资料数字化整理,为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成为焦点 从2021年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贯通性考察,到2024年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研究,学界努力将近代史研究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结合,探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独特道路,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价值提供了历史学的视角。

三、世界史与史学理论

  • 世界史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