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建自我课堂
精致阅读、优雅生活——在这里,生活可以很有趣,格调可以很丰富,理想可以很肆意,阅读可以很小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这个春节,玄学经济率先硬控所有人 ·  13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秉持阶段性友谊的中年人,最怕旧友突然的联系 ·  2 天前  
新周刊  ·  春节麻将局,不要太当真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建自我课堂

聪明和智慧的区别在哪里?

重建自我课堂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7-17 20:45

正文

来源 | 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gxjhshys)


导读:聪明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但有智慧的人一定在为人处世上是个聪明人,毕竟小聪明也是聪明,而大智若愚的人可就真的是智者了。


聪明是一种生存的能力,而智慧则是生存的一种境界。


世界上聪明人不多,估计十中有一;而智者就更罕见,估计百里无一。你看,连公认的智者苏格拉底都自认为,按照智慧的要求,自己是无知的。


在现实生活中,不吃亏的是聪明人;而能吃亏的是智者。


聪明人和别人过事儿总能保全自己利益。比如做生意,他们做生意都能把利润赚足;而智者绝不追求生意的最大收益,有些生意甚至赔钱也做。


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智者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


聪明人能把握机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而智者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因此,拿得起来的是聪明,放得下的才是智慧。


聪明人总把自己闪光的一面表现出来,也就是脱颖而出;而智者是让别人把闪光的一面表现出来。比如在一个聚会里,聪明人嘴忙,往往侃侃而谈,因此是茶壶;而智者耳忙,注意聆听别人,因此是茶杯。茶壶里的水最终要倒进茶杯里。



聪明人注重细节,而智者注重整体。


聪明人多烦恼,失眠较普遍,因为聪明人比常人更敏感;而智者能远离烦恼,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物外之境界,因此智者吃得下、睡得着。所以聪明者多英年早逝,而智者无忧,故多长寿。


聪明人渴望改变别人,让别人顺从自己的意志;而智者多能顺其自然。因此,聪明人的人际关系容易紧张,而智者的人际关系多和谐。



聪明多数是天生,得益于遗传;而智慧更多靠修炼。


聪明能获得更多知识,而智慧让人更有文化。反过来,一个人知识越多越聪明,而文化越多越智慧。


聪明靠耳朵、靠眼睛,所谓耳聪目明;而智慧靠心灵,即所谓慧由心生。


科学让人聪明,哲学教人智慧。


聪明能带来财富和权力,智慧能带来快乐。因为聪明人往往有更多技能,而现实中这些技能只要机缘巧合,就能转化为财富和权力。


但是财富和权力与快乐很多时候并不成正比,快乐来自人心。因此,求才,聪明足矣;求脱离烦恼,非修智慧不可。


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更难”。其实郑氏的“糊涂”是需要智慧的“糊涂”。所以“难得糊涂”翻译过来就是“难得智慧”。


这些颜色穿在一起,特别显高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