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罗天昊国与城
交流国家、城市与区域竞争战略,社会与经济改革事务。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罗天昊国与城

野生宗教警示中国:宗教自由,但不可让任何一派坐大

罗天昊国与城  · 公众号  ·  · 2021-01-12 22:10

正文

罗天昊

著有《大国诸城》 致力于国家与城市战略

公众号 ID Luotianhao99 (罗天昊国与城)


岁末狂飙,疫情再起。


近期,石家庄突然成为全国疫情中心,几日内感染竟超500人。举国震惊。


石家庄当地一则居民通告中,特别指明,要约束乡村教会的宗教活动。

紧随其后,北京方面迅速行动,火速排查乡村非法宗教活动,155个宗教活动场所被叫停。


近年来,在中国地下宗教秩序中,除原生的道教,以及数千来逐渐融入中国的佛教之外,对于教众争夺最激烈的,其实就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不仅是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存在剧烈竞争,并且这两个宗教内部,也是教派林立。伊斯兰教分为什叶派和逊尼派两大派,两大派又衍生无数派系;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基督新教和东正教,也由此衍生无数派系。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千年缠斗。略知历史者,均毋庸多言。

关键是现代历史时期。二战以来的全球秩序,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和平、最理性的秩序。但是,近几十年来,一度沉寂的宗教冲突逐步抬头。部分伊斯兰激进势力在欧美发动了无数次暴力袭击,最著名的是 911 世贸大厦撞击事件,造成了数千人死亡。后来的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更是对全球造成了巨大震撼。

全球日益剧烈的宗教冲突,不幸暗合了历史学家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纵观全球,信仰宗教的人口,超过数十亿。其中,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信众均超过 1 亿以上。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均是一神教,视自己为世界的唯一。当他们不能最终殊途同归的时候,如何保持共存?

回望东方,中国是一个实行宗教自由的国度。宗教冲突在中国处理的相当成功。 中国既允许各个宗教自由活动,同时,又严格限制宗教的力量控制政治,参与社会和俗世活动。在全球大国中,基本实现了各种宗教的共存。

石家庄的地方宗教势力崛起,警示: 中国的宗教自由或者宗教中立政策,是中国未来崛起为全球超级大国的巨大优势。罗天昊认为,必须珍惜这种优势。

罗天昊认为,文化中立,开放包容,是中国成为全球文明集大成者的先决条件, 目前全球大国中,唯有中国具备这种优势。


同时,中国也不允许任何宗教势力一家独大,必须坚决打击和地下宗教势力,抑制宗教力量对世俗社会的挑战。

1 )全球文明冲突的三种表现

文明的冲突,终于全面升级和蔓延。有三种表现。

首当其冲的是暴力冲突, 经济落后但宗教势力强势的伊斯兰文明,对于欧美各国造成了严峻挑战,伊斯兰国的兴起,恐怖袭击的频繁化,使文明的冲突直观化。

其次是不同文明之间势力消长,全球文明中心发生了位移。 特别是中国、印度的崛起,使主导全球 500 年的欧美国家的中心地位遭遇挑战,世界步入“一球两制”的时代。中美贸易战,不过是这种深层矛盾的表象。

三是各文明体系内部的蜕变。 美国在特朗普的主导下正进行了第四共和时代的再造,土耳其和中国都在暴烈摧毁传统之后,又开始向传统部分回归,伊斯兰文明则在先知划定的框架内,苦苦寻找现代化的出路。

解决文明的冲突,最关键的问题是: 先知到底是否封印?知识与真理是否终结? 中国也是如此,文化自信来自开放包容,只有承认自己的残缺,才能走向开放与改革。

2

在力量格局中,中国处于全球节点位置


中国是一个全球地位独特的国家。

就经济与产业格局而言,中国处于全球节点位置。

在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竞争和互补交错存在,特别是中国未来产业升级与发达国家竞争越来多。同时,中国还是链接后发国家的纽带,中国需要率先实现产业升级,与南亚国家形成产业落差,带动南亚,中亚和非洲,拉美国家发展。

罗天昊认为:承上启下,承东启西, 成为陆权复兴之后的全球节点国家, 缔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全球资源交换的中心枢纽。营造开放共赢的全球秩序,这是中国作为新型大国在全球的天命。

3

开放的中国,是全球文明冲突最大的缓冲地

就全球文明格局而言, 中国是全球文明冲突的最大战略缓冲地,文明融合中心。

多元利益的共享,对应多元文明的共存。

文明全面冲突的时代已经在中东血光之中悍然来临。罗天昊认为, 中国作为一个人间之国,有宗教中立和宗教自由的最大空间。也是缓冲全球文明冲突的最佳国家。 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

罗天昊认为,尊重每种文明, 和而不同,保持开放性和包容性,是中国在多元文明时代存身的法则。

在全球竞争中,中国在各个层面,有面对很多竞争对手,但是,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策中,也没有把哪个国家列为敌人,也没有哪个国家,把中国作为敌人。 而这种超然地位,不是每个大国都可以做到。 纵使也当下全球最强大的美国,在其国策中,也有好几个敌对国家,美国也被三四个国家列为敌人。

有竞争却没有敌人,没有文明之争的你死我活,罗天昊认为,这种超然的地位,是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规避各种风险的巨大优势。

4

不靠神仙和皇帝,人是中国历史的主角

中国在国内的治理中,宗教政策也相当成功。 虽有局部地区曾发生过令人遗憾的暴力事件,但很快就平息,而且 中国强大的控制能力,深入底层的动员能力,遍布村落的党群组织,能够超越一切宗教势力。在保持对于宗教极端势力警惕与压制的同时,中国其实实行了比较宽松的宗教自由政策,各个宗教在中国均有发展。 包括西部广泛的伊斯兰教信徒,城市小资阶层广泛存在的基督教,均能自由活动。

就历史传统而言,宗教势力,也从来未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 世俗权力,牢牢将宗教的冲动,扼制在有限的空间中。仅就救世论而言,中国的大洪水时期,给天下万民带来福祉的,是人间英雄大禹,而非天神。 中国历史的主角,一直都是人。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宗教势力,从未冲决世俗力量的秩序,成为全社会的主导力量。

4 )钟摆正中最公平——

既宗教自由,又不容许任何宗教势力坐大

罗天昊认为,以世俗驯化宗教,以人伦替代神系, 是中国不同于宗教国家的最大特点。

注重尘世, 以人而非神为历史主人的中国,反成为世界上总适合各种宗教共存的国度。 罗天昊认为, 在未来的宗教与文明冲突中,中国很可能是大国之中唯一避免大规模流血运动的幸运儿,成为真正的天选之国。

部分人主张神造中国,短视且荒谬。

中国决不可允许任何宗教势力坐大,也不可允许宗教力量干预政治与社会事务。


不仅要警惕乡村野生宗教,很多城市社区宗教,也被野心家把持,应将宗教活动,限制在特定合法的宗教场所,不允许其侵入世俗社会,更不允许其在社区中扩张。




世事多变,可加备用微信号:


——往期经典回顾——


内陆七雄决定中国未来

中国城市产业战略的五大迷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