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院医疗收入角度看,成人科室所占比重远高于儿科科室,医院在收入分配上有时候不得不要考虑到这个因素。”怎样留住综合医院里的儿科医生?
作者
|
丹萌
来源 | "医学界"微信号
大约是在2015年与2016年交界的时候,一个叫作“儿科荒”的词频频在媒体上露脸。
那时候,上海遭遇了罕见的寒潮,温度骤降,2周之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下称新华医院)儿科的接诊量增加近20%,无奈贴出告示:“儿科急诊内科等候时间需要6小时,有高烧的小朋友请先服用‘美林’(一种退烧药)”。
新华医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院内50多个临床科室,有十多个都与儿科相关,是国内儿科最声名显赫的非儿科专科医院之一。
这里也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儿科规培基地之一,但面对每年150万的儿科接诊量,医院分管科研和教育工作的郑忠民副院长表示,新华医院儿科人手依然有些捉襟见肘。
这种“捉襟见肘”,既有其历史原因,如从上世纪末,全国医学院校就取消了儿科专业招生目录,只把儿科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一个方向,严重影响了儿科医生的来源;亦有目前的现实因素,如儿科医生接诊时间长、工作量大,但儿科医生待遇普遍偏低等。
不久前的一次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计委主任邬惊雷透露,到2017年底,上海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全部恢复儿科门诊服务;三级综合医院、承担区域医疗中心任务的二级综合医院按标准设立或恢复设立儿科床位;三级综合医院和承担区域医疗中心任务的二级综合医院要提供儿科门急诊服务。
对不少综合医院来说,这是前有问题未解决,后又有“任务”追加,颇具挑战。
《医学界》同新华医院副院长郑忠民聊了聊,综合医院应当如何组建、培养自己的儿科人才梯队。
《医学界》:上海卫计委在不久前的一次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多个儿科相关的“目标”,其中包括到2017年底,上海二级以上医院都要恢复儿科门诊等等。我们比较关心的是,儿科医生要从哪里来?
郑忠民:
应该说,儿科医生队伍是有所断层的。我觉得,一方面,我们可以思考在现有的人员中,如何通过继续教育的途径为现有的临床医生补充一点儿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引导部分医生转岗,对于儿科已经断层相当长的时间的医院来说,是一种比较快的方法;
同时我们要将具备儿科专业的综合医院和儿科专科医院的力量下沉,指导二级医院或社区医院开展一些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另外一方面,从健康教育的角度,也要对家长们加强宣传,教育家长们,儿童比较多的还是一些常见病,从一定程度来上,未必需要立即到大的医院里来就诊。
《医学界》:对于综合医院来说,留住儿科医生可能比儿科专科医院更难吧?
郑忠民:
综合医院中的儿科是有自己优势的,医院其他相关专业对儿科的支撑比较全面,综合医疗能力比较强,可能更加有利于对危急重症患儿的救治;同时综合性医院的整体科研能力也比较强,有利于儿科专业医护人员的成长。
难度主要在于综合性医院相对专科性医院来说,如何把握好对儿科专业和其他成人专业资源投入和保障的综合平衡。新华医院对儿科专业的资源投入算大的,但我们也涉及到怎么和其他成人专业综合平衡的问题。
从医院医疗收入角度看,成人科室所占比重远高于儿科科室,医院在收入分配上有时候不得不要考虑到这个因素,这就有一个矛盾。同时,我们更要从社会效益、社会影响的角度认识儿科专业的重要性。要把儿科医生的待遇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医学界》:新华医院的儿科医生,尤其是住院医生目前待遇如何?
郑忠民:
总体来说,相对于其它医院儿科还是比较高的,即使与新华医院同类临床科室比较,如小儿外科科室和成人外科科室,儿科医生总体收入也是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因为新华的传统医疗特色就是儿科强,大家都还比较容易理解,但可能对其他的综合性医院来说,要想在儿科多投入一点,会多遇到一些阻力。
《医学界》:如果其他医院的院长想提高儿科的投入,提高儿科医生待遇,他们应当怎么做?
郑忠民:
一是要强调儿科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强调儿科专业的社会效益,因为一个孩子生病可以影响一个家庭,甚至好几个家庭。二是要重视提升儿科专业的诊治水平,提高诊疗项目的技术含金量,因为政府也在积极地调整诊疗项目的收费标准,鼓励运用新技术、新方法。
还要大力宣传儿科医生付出的辛勤劳动,不管是诊断上,还是治疗上儿科专业难度更大。因为小孩子生病了,不会像成人一样清楚地表达,儿科医生更多地是凭耐心、凭细致的观察和检查。应当让大家理解儿科医生在同等情况下,他付出得更多。
《医学界》:您觉得要发展综合医院的儿科,最重要的是什么?
郑忠民:
对综合医院来说,成人科室和儿科科室,一定要互相配合,互相合作。综合医院儿科发展一定要跟成人科室更加紧密地协作,发挥综合性医院的整体优势。我们医院的成人科室,都几乎跟儿科有协作。
以我们医院的眼科、皮肤科为例,虽然没有单独设置有小儿眼科、小儿皮肤科室,但是我们成人眼科中有一个亚专业是小儿眼科,成人皮肤科也擅长于小儿皮肤疾病的诊治。而且都和我们的新生儿科有着非常好的协作关系。
这就是综合性医院的特点,成人专业有很多技术、方法可以运用于儿科专业,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提高。
规培难做,怎么破?
2017年4月21日15:00—17:00,《医学界》传媒将借“2017首届国际医院科教高峰论坛”召开之际,和参会众人一起关注、讨论这一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2017年首届国际医院科教高峰论坛”由《医学界》传媒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管理研究所协办。
本次会议希望从“规范、对策、提升”三大关键词入手,为广大医院管理者、有关政策制定者、专业基地教学负责人、医院科研负责人等,提供新方向、新理念、新方法,开拓工作思路、探索解决现实问题,搭建“医院规培科研一体化工作平台”。
在本次会议上,您将听到:
重点是,
参会者可以实地参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两大基地:规培基地和科研基地!
会议咨询:
袁老师13817597649
招商合作:
021-58545118转8049
费用信息:
会务费:
2480元/人(费用包括资料及餐饮,不含交通住宿)
开户银行:
建设银行上海民生路支行
开户公司:
上海医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开户账号:
3100158471405000948
敢不敢点开
阅读原文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