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硝烟四起。
为了应对市场挑战,寻求新的增长点,各大实体零售企业双管齐下:不仅在线下积极调改店铺、试水折扣店,还普遍在线上加码即时零售。其中,山姆领衔的前置仓,以及美团闪电仓等新模式新业态备受关注,成为不少大型连锁零售商和大批中小玩家的热门选择。随着“仓店”赛道愈发拥挤,即时零售正进入群雄逐鹿时代,“供给分化”也逐渐显现:大型专业玩家虽尚显不足,但正快速入场,填补空白;中小玩家早期蜂拥而入,促使如今“小散供给”趋于饱和,甚至过剩。当下,零售行业正掀起一阵“向仓增长”的风潮。各大玩家纷纷下场,结合自身优势,加码仓店模式。
叮咚买菜重点发力生鲜前置仓,不断优化布局密度,已经连续八季度在盈利道路上稳步前行。
朴朴超市则通过持续深耕“大仓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超300个前置仓,履约成本显著降低。
京东自营七鲜超市近来也动作频频。据相关人士透露,京东七鲜已完成“仓店融合”,线上订单的履约时效和服务体验将大幅提升。
就连曾经放弃前置仓模式的盒马,也被曝出在上海重新试点前置仓模式,提供3公里30分钟内送达服务,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当然,仓店模式的复兴,离不开行业内“优等生”起到的标杆效应。
作为传统零售巨头的山姆,无疑是前置仓赛道的领跑者。
11月19日,沃尔玛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山姆中国前三季度净销售额攀升至15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00亿元。
在沃尔玛公司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董明伦的口中,当前沃尔玛中国约有50%的销售额源自线上渠道。而这一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山姆遍布全国的超500个前置仓。
通过自营的“大店+云仓”模式,山姆为会员提供“一小时极速达”送货服务,不仅拓宽了传统山姆店的辐射范围,还有效提升了会员的购物体验。
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山姆在即时零售和数字化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商超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借鉴。
从2022年起,永辉超市就提出要以线下门店网络为基础,推动仓店一体化建设。到今年上半年,永辉已经完成了全国1000多家门店的“仓店一体”改造,在大幅节约租金、水电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到家业务效率。此外,永辉还推出了全仓、半仓、卫星仓等多种类型的电商仓。
截至2023年4月,永辉全国上线电商仓合计966个,其中线上全仓156个(覆盖22个城市)、高标半仓161个(覆盖44个城市)、卫星仓22个(覆盖重庆、福州、北京)、店仓627个(覆盖150个城市)。
随着仓业态的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永辉线上业务营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已经超过20%。
去年6月,国内排名前四的天福便利店在东莞开设首家外卖仓,专注于售卖快消品和日用百货,通过24小时经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半径10公里、30分钟送达的外卖服务。
开业当天,这家门店的交易额就接近五万元。上线一个多月后,天福“外卖仓”平均每日客单量达到400单左右,日均销售额约12000元。
据悉,目前天福便利店全国门店已突破7500家,并将在未来逐步加大前置仓门店的比例。
相比于重投入的自营模式,也有不少连锁零售玩家选择与平台深度合作,通过平台加盟的方式尝试更轻的转型。
如名创优品10月宣布与美团达成深度合作,目前已开闪电仓约500家。屈臣氏开设的美团闪电仓也已扩展到超过10座一二线城市。
此外,“仓店”赛道还杀出了一匹令市场颇感意外的黑马。据公开报道,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企业以易捷速购为抓手,依托遍布全国的2.8万个易捷便利店,积极探索各种不同的“仓店”模式,如“店仓一体”“前店后仓”等。
综上所述,大型连锁零售玩家等“正规军”纷纷加速入场,填补仓店赛道上“专业供给”的空白。
大型专业玩家们各有优势,各显神通,正迅速成为市场供给的主导力量。即时零售行业逐步呈现山姆领跑前置仓、京东盒马重振旗鼓、垂类连锁零售商加码闪电仓的群雄逐鹿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型零售商们竞相入场时,这条赛道上已经挤满了大批中小玩家。
前置仓赛道自不必说,山姆、京东、盒马、叮咚等巨头自营下场,呈现“群雄战山姆”之势,一片红海中早已难寻中小玩家踪迹。
而在平台模式的闪电仓赛道,情况可能更为微妙。从2021年起,闪电仓挣脱了以生鲜为主的低利润模式,趁着疫情带来的罕见时机,悄然进入红利期。这种低门槛、高回报、快速扩张的生意自然极具吸引力。大批中小从业者闻风而动,蜂拥进入“仓店”赛道。
然而,不断攀升的热度必将导致拥挤,也必定会有人被挤出局。
许多中小从业者都表示,2023年以前,闪电仓行业竞争还不算激烈,“基本只要开了,客源就会自动找上来。”
然而,从去年开始,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一位业内人士王史宇也说:“从去年年底那会儿,就开始有前置仓、闪电仓的倒闭潮,90%以上都是小白。”
不少跟风涌入的中小玩家,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社交媒体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有人现身说法,表示虽然即时零售领域前景看好,但目前中小商家之间的竞争太过激烈,闪电仓等业态或已不再适合小白玩家。
如果没有成熟的供应链和丰厚的资金,那么入局之后可能会前进得很艰难。
去年六月份,曾朋威裸辞和朋友们创业。听说闪电仓赛道回报可观,他们“抱着一腔热血”,合伙开了门店。
刚开业前两个月,一切还很顺利,单量也一天比一天多。但到了九月份,单量却直接腰斩,变成不到2000单。
原来,曾朋威所在的商圈里,突然开了六家SKU4000个以上的超市品牌店。竞争突然加剧,而他的门店就是这场“围剿”下的输家。再加上淡季到来,门店销量愈发惨淡。
作为新手的他不知所措,只能眼睁睁看着十月份单量继续下滑至一千单。入不敷出之下,他只能放弃经营,遗憾退场。
关店后他发现,从去年七月到今年四月,附近10公里内月销1万单以上的店铺已经从7家增长到15家,数量翻了一倍不止。
显然,店仓密度变高,小散供给过剩,是导致竞争加剧、内卷严重的主要原因。
同时,在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情况下,行业还难以避免地打起了价格战,导致众多商家客单价下滑。
作为闪电仓行业的老玩家,陈瑾早在去年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据她介绍,现在闪电仓分布日益密集,每公里可能就有5-10个仓,她的闪电仓周边两三公里内,今年也进来了四五个竞争对手。
随着竞争持续升级,不少跟风入局的中小玩家也发现,其实闪电仓这一赛道并非没有门槛。想要真正运营好一家仓店,越来越需要较强的专业运营能力。
大型玩家们加速进场时,凭借其在供应链、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往往能够迅速填补行业空白,占据一席之地。而中小玩家特别是小白从业者们基础相对薄弱,又处于小散供给饱和甚至过剩的环境里,被淘汰出局的风险很高。
当大型玩家们竞相入局时,就意味着市场已经进入快速扩张且日益规范化、专业化的阶段,行业开始洗牌,竞争趋向白热化。
因此,有意向的中小玩家一定要谨慎入局,避免盲目跟风。要在充分了解行业动态,评估完市场状况和个人能力后,再决定是否入场。
总而言之,众多连锁零售商纷纷押注即时零售,积极探索转型之路,已经成为行业内一大趋势。
或者说,融合线上线下优势,提升传统零售效率,从而高效满足消费者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是零售玩家们的普遍倾向。
随着山姆京东等巨头在前置仓赛道燃起烽烟,名创等零售商布局美团闪电仓,行业供给分化现象或将进一步加剧。在这场优胜劣汰的竞争中,部分小白玩家逐渐退场,拥有成熟线下布局和供应链体系的大型连锁零售玩家则快速入局,抢滩市场。
不少业内人士都预测,在未来,这些“正规军”将成为即时零售赛道的主力供给,并带动行业整体供给水平提升,促使市场更加规范有序。
客观上,这对行业生态的规范良性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对中小玩家来说,在决定当下是否还要入局时,就需要更加审慎地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