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
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

“审美与人生”博雅美学系列讲座 | 风花雪月:文人的“四时”之境

北京大学研究生教育  · 公众号  ·  · 2025-03-24 19: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审美与人生”

博雅美学系列讲座

风花雪月:文人的“四时”之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为做好新时代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提升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2024年秋季学期,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联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哲学系、艺术学院开设“审美与人生”博雅美学系列讲座。 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开设“审美与人生”通选课,同时拿出部分名额作为讲座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讲座预告

时     间: 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 18:40—20:30

地     点: 理教108教室

主     题: 风花雪月:文人的“四时”之境

主 讲 人: 李溪





讲座简介


对于人们的常识而言,“四时”是指自然世界的春夏秋冬,然而对古代文人而言,风、花、雪、月是更有生命意义的四时。这四时揭示了中国人对景观的独特领悟:比起作为客体的建筑和地理意象,这些包裹着人的身体、情感和回忆的时间与风物是更重要的标准,因为,它们超越于流俗时间和功利时间,让人的存在得以显现于此刻的风景之中。本讲将从古代的诗词、绘画、园林和小说分别举例,来初步展现这四时之境的形成过程及含义。


主讲人介绍


李溪 ,北京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长聘副教授,哈佛大学敦巴顿橡树园驻访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理论与中国文人艺术。出版学术专著《内外之间:屏风意义的唐宋转型》,并在海内外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等。


欢迎全校师生参与交流!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进行报名



来源:教务长办公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