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上市期货公司诚聘义乌营业部负责人,详情请咨询 836868980(邮箱/微信)。期货公司分支机构负责人任职条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期货公司3年,其他金融机构4年及以上从业经验;洞悉期货市场,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和拓展经验;目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有团队管理经验优先,常年招聘全国各地优秀期货人才!
大宗商品尚未现“过度投机”
最大风险是爆仓
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在近期经历了“过山车”的涨跌行情,上周更是出现暴涨又暴跌的极端行情。私募认为,大宗商品最大的风险在于不确定性因素过多,同时存在杠杆风险。不过,目前大宗商品的上涨仍有基本面支撑,仍未出现“过度投机”的情况。
尚未出现“过度投机”
暴涨暴跌下,有券商分析称,这可能是商品的“最后一涨”。也有分析指出市场炒作的成分很大,目前已经过度投机的情况。对此,一些私募表示,还不存在过度投机的情况。
凯丰投资指出,全球资金只参加了原油的交易,并没有去参加大宗商品的其他相关品种交易。商品的持仓规模与货币环境的规模差异度非常高,所以并不存在过度投机情况。从需求与持仓量对比的角度考虑,从2009年到2021年原油需求量上涨了约13%,而总持仓规模增加了180%。铜在2009年至2021年需求量增加了40%,而持仓量增加59%,投机量增长有限。铝的需求量增加99%,而持仓量仅增加44%。同时,在全球货币体系内,美联储总资产规模从2009年的2.27亿上涨到2021年的7.61亿,增幅达235%;欧央行总资产规模从2009年的1.85亿上涨到2021年的7.08亿,增幅达282%。货币量的增多意味着商品实际需求的增多,例如铜实际需求增长40%,但投机量只有60%。
千象资产表示,本轮上涨有基本面的支撑。本轮大宗商品周期源于全球通胀、地缘政治、国内政策、供需失衡四大方面因素利多叠加,引发颠覆性预期。虽然存在一定的情绪化炒作氛围,但整体来看大宗商品上涨存在基本面的支撑。
汇鸿汇升投资首席投资官张辉指出,大宗商品是受供需和宏观影响的强周期性资产,因此理论上没有“最后一涨”的说法,只是当前商品价格可能到了上升周期的顶部,待未来价格均值回归后也会重新进入上涨周期。
不过,橙色量化董事长沈宁认为,不同板块差异比较大,黑色现在整个产业链的利润比较高,未来上下巨幅波动的可能性都会有,因此,双向的风险都会比较大。
最大风险是爆仓
私募强调,杠杆性带来的风险或爆仓风险是大宗商品主要的风险。
凯丰投资向记者分析,商品期货交易存在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强行平仓风险等,最主要风险还是保证金制度的杠杆性带来的高风险。“在商品期货市场中,交易者无需缴纳合约价值的全部资金,这一特征使期货交易具有高收益和高风险的特点。如果杠杆使用不当,就会产生较大亏损。”
千象资产也强调爆仓风险,期货市场的交易规则因为其高杠杆、T+0交易等特点,在出现价格剧烈波动时甚至可能出现爆仓风险。
如何规避风险?凯丰投资认为,降低交易杠杆以及通过买强卖弱构筑策略安全边际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商品期货单边交易的风险很大,但是如果能通过比较研究挖掘出两个相关品种间的差异,进而买多看好品种,卖出看空品种,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提高策略的稳健性。
黑翼资产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好资金管理以及对极端行情发生的常态化预期,避免偶然性的价格大幅波动造成巨额损失。
张辉指出,因为大宗商品的价格理论上会和供需关系走向均衡,因此重点应当避免配置投资过度拥挤的策略。
衍盛资产基金经理程琦认为,程序化量化策略可以立即对市场做出应答,且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标的来规避系统性风险。CTA策略靠多品种分散投资,基于具有统计意义的长期规律,累积收益。不过他也强调,如果我们仅凭对短期行情的判断、对短期收益的渴望而配置CTA,实则是本末倒置。所以,用长期视角看待CTA的投资意义,在配有权益类资产的同时以配置的角度买些CTA,面对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组合也能更具韧性。(中国基金报记者 房佩燕)
私募基金
不看好大宗商品行情持续性
近期商品市场暴涨暴跌的走势引发市场关注,不少私募认为,此轮行情跟全球货币宽松、经济复苏下供需错配、通胀升温、国际关系、碳中和等因素有关,但不看好行情的持续性;“通胀交易”现在到了兑现阶段,不宜过多加仓商品策略。
黑色系表现疯狂
近期黑色系品种铁矿石、螺纹钢等行情火爆,期现货价格联动,屡创新高。千象资产表示,受全球货币宽松、通胀升温、国际地缘政治等影响,钢铁下游市场大幅回暖、上游供应集中且不确定因素多,黑色板块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短期内价格快速上涨,突破历年高位。政策方面,高层强调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坚决拿下来,5月6日发改委声明无限期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对黑色系价格上涨有一定助力。
衍盛资产基金经理程琦认为,去年在疫情背景下,国内政策刺激了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导致钢材用量增加了9000万吨左右;另外,今年以来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需求端增加,而短期供应端产能投放少,因此近期海外铁矿石等商品价格上涨迅猛。
橙色量化董事长沈宁表示,这一波黑色系的上涨一方面受到碳中和以及未来钢产量减少的影响,原料方面也跟中澳之间的形势紧张有关;另一方面,国际铜价也一直走高。近期商品出现巨大波动本质上还是由基本面作为基础,市场情绪扩大推动的。
汇鸿汇升投资首席投资官张辉称,黑色系的疯狂主要源于经济重启后预期需求的旺盛, 叠加各种政治因素打击供应端,流动性和投资者的热情进一步抬升市场热度。
但机构认为行情持续性不强。凯丰投资表示,从今年1~3月国家对房地产的态度来看,未来黑色的需求大概率会下降,黑色系持续上涨可能性很小。从具体品种看,热卷需求将会下降,随着今年6月重卡换车潮告一段落,未来需求可能会大幅下降;第二,基建投资增速出现明显降幅,挖掘机、起动机的销量会有所下降;第三,全球汽车受芯片短缺影响,预期产量会有所下降。
千象资产称,近期交易所提示风险,上期所对RB2110和HC2110合约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由0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一,郑商所对动力煤期货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标准、涨跌停板幅度和交易手续费进行上调,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炒作情绪。整体来看,黑色系价格中长期将维持偏强走势,短期存在震荡下行风险,切忌盲目追高。
“通胀交易”已到兑现阶段
部分私募看好市场长期机会。黑翼资产认为,自2020年疫情冲击以来,全球需求恢复的预期以及流动性的增加持续拉动了商品价格的上涨。在拉长的商品需求周期和受限的供给能力的宏观背景下,预计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周期会比较长。
凯丰投资表示,在同样的通胀环境影响下,欧美的低利率水平对通胀相对更为敏感,欧美资本市场受到的冲击可能也会比中国相对更大。“中国产能大,企业吸收冲击能力强,由PPI到CPI的传导依赖于经济的强弱,所以中国CPI的上涨与中国PPI的关联度不高,滞后较多。而美国CPI通过美国进口价格数据,与中国PPI数据产生较强的相关性,所谓‘中国生产,美国消费’;再者,欧美经济及相关资产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更敏感,受到的压力相比中国也相对更大。整体上,适度的通胀对中国而言相对更优。”
今年“通胀交易”受到关注。黑翼资产认为,供需、环保、政策、投机等多方面因素共振,造成黑色产业链商品暴涨。另外,在通胀预期下,今年能化、农产品等品种均有上行动力,价格会逐渐传导,也带来机会。“我们认为,过度参与价格波动剧烈的品种,还是蕴含着不可忽视的风险。所以在不同品种投资机会的把握上,还是重点在基本面驱动的因素,避免过度投机性的因素。”
张辉认为,当前通胀交易已从预期再通胀到通胀兑现的阶段,美国最新CPI数据就是很好的验证。当前通胀交易和年前的抱团股现象非常雷同,很多资产的表现已隐含大部分通胀影响,甚至过度反应。当前商品价格将逐步从上游往下游传导,真实的需求可能被市场高估,因此未来很可能出现反转,建议还是以谨慎为主,做好多元化配置,不过多加仓于商品策略。(中国基金报 吴君)
CTA策略受追捧
部分产品封盘谢客
近期,大宗商品大幅波动,吸引市场诸多目光,管理期货(CTA)策略也在此轮波动中脱颖而出,业绩表现优异,规模也随之上涨,部分产品已封盘“拒客”。具体操作上,多家受访私募表示,不断调整策略模型,把握多品种多周期的交易机会。
CTA策略业绩亮眼
今年以来,受市场波动及大宗商品大幅上涨的影响,管理期货量化策略在所有量化子策略中表现最为出色。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中基优选私募基金50指数CTA策略年内收益为5.54%,与沪深300相比,实现超额收益9.66%。
凯丰投资透露,凯丰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并遵循买强卖弱的原则进行商品投资。通过比较相同品种、相近品种、相关品种甚至不同品种间的强弱关系,运用对冲套利的方式建立投资组合,锁定相对确定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