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品牌观察报
专业品牌经理人的首席优质读本!专注品牌资讯,聚焦品牌案例、故事,解读品牌人物、事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ADYMAX  ·  10条要闻 | Stuart ... ·  2 天前  
洪观新闻  ·  突发!举重冠军被杠铃压脖身亡 ·  昨天  
快传体育  ·  快传开箱 | 中乔 毒牙 3.5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品牌观察报

900亿“娃哈哈”要改姓?宗馥莉又被审判了

品牌观察报  · 公众号  ·  · 2025-02-21 17:59

正文


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送你 《135本品牌营销必读书》

作者 | 王晖 来源 | 首席品牌观察


最近“娃哈哈商标转让”的事情,让整个饮料圈炸锅了!


虽然娃哈哈很快做出了官方回应,承认了387件“娃哈哈”系列商标正在从母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转让给子公司“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给出的理由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目的是提升集团公司合法化经营。


图源:娃哈哈官微


这一说法并没能堵住悠悠之口,不少人依然把宗馥莉当靶子,罗列出“转移国资”、“掏空国有资产”等罪状。


不少言论可能略显偏激,但这何尝不是传达出大众对于娃哈哈这一国货品牌的浓浓情怀?


陪伴几代人长大的娃哈哈,其商标到底值多少钱?平平无奇的商标转让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源于“达娃之争”


正如娃哈哈在官方声明回应,此次的商标转让,源于“集团公司与外资公司之间历史纠纷的缘故,未完成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这其实就牵扯出了曾经轰动全国的“达娃之争”,被称为“改革开放30年来影响最大的一场国际商战”。


1996年,娃哈哈和法国达能“联姻”成立合资公司,达能出资4500万美元加5000万人民币商标转让款,占合资公司51%股份,娃哈哈集团出商标和技术,占49%股份。


当时,达能就提出了“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合资公司”的要求,但遭到了国家商标局的拒绝。于是,双方改签了一份商标使用合同。


让宗庆后没有想到的是,合同中一项看似不经意的条款,让娃哈哈陷入了被动。


合同上其中一条写到:“中方将来可以使用 (娃哈哈) 商标在其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而这些产品项目已提交给娃哈哈与其合营企业的董事会进行考虑……”


简单来说,就是娃哈哈要使用自己的商标生产和销售产品,需要经过达能同意或者与其合资。达能集团表面是商标许可,实际想当隐形控制人。


直到2006年,娃哈哈与达能撕破脸,接连打了29场跨国官司,最后以宗庆后夺回控制权告终。


图源:娃哈哈官微


而当时双方争夺的娃哈哈商标归属权,成为了埋在地下的一颗雷,在20多年后引爆了互联网舆论。


按娃哈哈声明,当年商标本该作为出资注入子公司,结果因“达娃之争”没办手续,现在补个流程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舆论吵得沸沸扬扬,但截至目前,作为娃哈哈大股东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没有公开做出表态。


而不表态,其实已经说明了态度。



“娃哈哈”何以价值900亿?


一个商标能让两大巨头争得头破血流,足见“娃哈哈”三个字很值钱。


品牌评估机构GYBrand公布过一份2024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名单,其中娃哈哈的品牌价值飙升到了911.87亿元。世界品牌实验室也公布了数据,2024年,娃哈哈的品牌价值高达896.09亿元。


而娃哈哈能够拥有900亿身家,成为一座闪闪发光的“金矿”,我们不得不提已故的宗庆后先生以及他的创业史。



公开资料显示,1963年初中毕业后,宗庆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去了舟山一个农场,后来又几经辗转,长期在乡下基层工作。直到1978年母亲退休,33岁的宗庆后才回到杭州,顶替母亲教职入工农校办纸箱厂做推销员。


1987年,带着2位退休教师和14万借款,宗庆后接手了一家已经连续亏损两年的企业——杭州校办企业经销部,主要给附近的学校送文具、冰棒等。在送货过程中,宗庆后发现当时的孩子们普遍存在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问题,这令家长们十分头疼。


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的宗庆后,组织专家和科研人员,在1988年研发出了娃哈哈儿童营养液。


图片

图源:微博


借助广告语“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娃哈哈儿童营养液迅速畅销全国,娃哈哈三个字变得家喻户晓。


此后,娃哈哈先后研发出了娃哈哈A D钙奶、娃哈哈纯净水、娃哈哈营养快线、娃哈哈八宝粥等等,每一款产品都能够在市场上掀起购买狂潮。

图片

图源:娃哈哈官微


宗庆后带着这些超级单品一路过关斩将,将娃哈哈推向了“饮料一哥”的宝座。2003年,娃哈哈销售额突破百亿,2013年,娃哈哈营收达到了巅峰时期的783亿元。


更重要的是,经过30多年的口碑经营,娃哈哈已经深深扎根在了中国消费者心里。不管是小朋友、年轻人,还是大爷大妈,每一个年龄层的消费者都认可娃哈哈的产品。


这种强大的品牌国民度和影响力,就是娃哈哈商标价值飙升的最大底气。



宗师傅的威胁


看到娃哈哈品牌价值高达900亿,我们才知道,娃哈哈集团对“娃哈哈”三个字的开发程度还远远不够。


要知道,2024年,即使品牌爆火,娃哈哈的营收仅超700亿,但这一拉齐十年前的业绩规模的成绩,已经足以让宗馥莉在销售会议上重点表扬。


图源:娃哈哈官微


同时,娃哈哈也需要居安思危。

因为近千亿的商标,不少人正虎视眈眈,就说市面上出现的“宗师傅”,就很可能稀释娃哈哈的品牌价值。


事实上,虽然商标和logo的法律属性不同,但对一个品牌来说,两者 都是消费者识别商品或服务的视觉符号,任何有可能混淆大众认知的元素,都会对品牌造成伤害。

就说宗师傅推出的已经在杭州及周边地区上架的“益品宗师AD钙奶”,从包装到logo,几乎是照着娃哈哈AD钙奶复刻的,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感觉似曾相识。


图片
图源:宗师傅

宗师傅这一操作,显然就是冲着娃哈哈“红利”来的,目的是利用娃哈哈AD钙奶多年积累下来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认知。


或许有人认为,在社交媒体传播下,大众的信息差可以消除,消费者很容易识别出哪些产品是“正版娃哈哈”。

但这并不说明,娃哈哈不会受“内伤”。



比如,娃哈哈的品牌忠诚度会受到冲击。


娃哈哈AD钙奶拥有一大批忠实消费者,这些消费者是因为对娃哈哈的信任和喜爱才选择购买。

但宗师傅的出现,可能会让一部分消费者因为好奇而选择尝试“益品宗师AD钙奶”,如果觉得口感、质量等方面不错,就有可能减少购买娃哈哈AD钙奶的频次,忠诚度产生动摇。

再比如,娃哈哈的品牌识别度会受到影响。当市场上出现大量与娃哈哈AD钙奶相似的产品,娃哈哈AD钙奶的独特性就会降低。


这些对于娃哈哈都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意味着,娃哈哈耗费30多年时间和精力建构的品牌价值,会被一步步侵蚀。


这其实也在提醒宗馥莉,价值900亿的“娃哈哈”商标,是不能让娃哈哈躺平的。


不断创新,扩宽更广阔的市场,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才可能将模仿者和竞争对手甩在身后,让消费者更加坚定地选择娃哈哈。

*编排 | 三木  审核 | 三木


品牌最新资讯,尽在【 首席品牌观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