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哲学园
哲学是爱智慧, 爱智慧乃是对心灵的驯化。 这里是理念的在场、诗意的栖居地。 关注哲学园,认识你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慧田哲学  ·  苏联精神病院的独特用处 ·  昨天  
哲学王  ·  凤凰卫视这个节目很大胆,速看! ·  4 天前  
哲学王  ·  费孝通:中国人为什么爱占公家便宜?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哲学园

无睡意哲学 | 小结:德国观念论(上) - EP38'

哲学园  · 公众号  · 哲学  · 2017-04-05 05:55

正文

置顶哲学园  好文不错过


往期在文末


無睡意哲學課 

BEDTIME PHILOSOPHY

香港01哲学授权发布


原文链接:http://philosophy.hk01.com/無睡意哲學/47247/德國觀念論(上):康德

小结:德国观念论(上) - EP38'

01哲学团队


一、康德:先验与感性 - EP32

 

康德称自己的知识理论为「超验哲学」(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即是说,康德是要找出先于经验而使经验得以可能的条件。从他的经典作品《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一语双关的书名就可看出此一理念。一方面,此名意旨对纯粹理性本身,即人类的认知能力本身作出批判性的探究,另一方面,也有指从独立于经验的纯粹理性出发去批判人类的认知能力。即是说,《纯粹理性批判》的理论目标就是要「在实际认知之前,先对人类的认知能力本身作出批判」。完整文章:先验与感性 - EP32

 

二、康德:命题与数学 - EP33

 

既然一切知识都是感性和知性的结合,康德接着要处理的就是那些和经验相独立的科学知识,例如数学。知识的基本单位是命题。命题又有两种,一种是综合命题(synthetic propositions),一种是分析命题(analytic propositions)。完整文章:命题与数学 - EP33

 

三、康德:物自身 - EP34

 

知识与经验的所有可能范围都被规定在感性和知性之中,这个范围康德称之为「表象」(Apperance),而任何超越于感性范围的对象,康德称之为物自身(Thing-in-itself)。人类只能对表象产生知识,但对物自身——即人类被动接受的感性数据源——并无知识可言,它是人类知识的界限所在。

 

虽然康德的批判理论是划时代的,但整个后康德的德国观念论(German Idealism)还是对康德的结论,即表象—物自身的对立,非常不满。最重要的问题是,康德的超验哲学如果本身也是知识,又怎么能「先验地」「超于感性范围地」去为人类所有可能的知识画下界限?这不是违反了他自己的理论了吗?正如黑格尔所说「当你画出界限,你已经离开了这界限」。完整文章:物自身 - EP34

 

四、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 EP35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中指出人们不能证明自由,但也不能证明没有自由。人的有限理性不能认识自由、灵魂和上帝。自由不是理论理性的认识对象,没有认知意义,但自由对实践理性有积极意义,所以自由便成为从《纯粹理性批判》(一批)向《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二批)过渡的桥梁。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重申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区别,理论理性处理认识能力,《实践理性批判》处理欲求能力,欲求的最高级表达形式便是意志,因此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便是探讨意志在道德实践的作用。完整文章:实践理性批判 - EP35

 

五、康德:美的契机 - EP36

 

当康德完成《纯粹理性批判》(一批)和《实践理性批判》(二批)时,他发现自己体系中的重要概念,诸如现象和物自身、经验世界和超验世界、自然和自由之间都有一道巨大的鸿沟。因此康德便着手撰写第三批判:《判断力批判》,试图为第一、二批判建立一道桥梁。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实在难以全面讨论康德如何详尽地完成这项任务。所以本文的主要任务在于解释《判断力批判》中关于美学的部分。完整文章:美的契机 - EP36

 

六、康德:崇高与目的论 - EP37

 

《判断力批判》一书中讨论了美和崇高两种审美观念。美与崇高的分别在于,前者是进行审美行为时,主体的知性和想象力协调一致,互相分工,使对象呈现出看似有目的性但又不是真的具有目的的主观美感;后者是主体在面对一些现象,例如火山爆发、海啸,该现象已经超出了主体的有限知性所能设想的形式,人的想象力和知性不能和谐协调而产生出痛苦,然后想象力要转而和理性产生协调,因而带来更高层次的愉悦。

 

崇高可以分为两种︰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数学的崇高是关于对象的极大或极小,康德认为知性在面对数学或其他对象(如天上繁星)时,知性不能给出对象绝对地大和绝对地小的概念。因为「绝对」本身是一个整体性概念,而知性不可能给出整体的概念,人们只能勉强以主观的概念「绝对」来命名这不能把握的整体,当对象极大地超出人们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时,人们就会感到巨大的压迫感觉。完整文章:崇高与目的论 - EP37

 

七、康德:何谓启蒙? - EP38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是欧洲近代影响最为深远的事件之一,时至今天仍有不少哲学家提倡重新理解和检讨启蒙运动对人类的影响。要界定启蒙运动的时间和含义是非常困难的事。很多学者对于启蒙运动的发源地、产生的时间和历史分期都莫衷一是,对于甚么是「启蒙」这个问题,同样都是众说纷纭。

 

粗略而言,启蒙运动的起点在英国,继而在法国达到了顶峰,接着在德国出现了对启蒙运动的检讨。首先,让我们先大概了解甚么是启蒙运动,然后再介绍康德自己对于启蒙运动的理解。完整文章:何谓启蒙? - EP38


知识论 - EP01  形而上学 - EP02  伦理学 - EP03   美学 - EP04  宗教哲学 - EP05  X的哲学 - EP06  哲学教育 - EP07   自然期待 - EP08   无知之知 - EP09  理型与洞穴 - EP10   小结: 哲学入门 - EP10'   政治与人生 - EP11  逻辑作为方法 - EP12  整体先于部分 - EP13  小结:古希腊三哲 - EP13'  太一与灵魂 - EP14  教父哲学 - EP15  形而上学传承 - EP16  五路论证 - EP17  意志与剃刀 - EP18  人文主义的兴起 - EP19  小结:经院哲学 - EP19'  我思我在 - EP20  心物二元 - EP21  泛神论 - EP22  自由与必然 - EP23  单子 - EP24  神义论 - EP25  理性主义 - EP25’  利维坦 - EP26  心灵是块白板 - EP27  政府论 - EP28  柏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 - EP29  休谟:怀疑论 - EP30  休谟:心灵只是舞台 - EP31  小结:经验主义 - EP31’  先验于感性 - EP32无睡意哲学 | 康德:命题与数学 - EP33无睡意哲学 | 康德:物自身 - EP34无睡意哲学 | 康德:物自身 - EP34无睡意哲学 |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 EP35无睡意哲学 |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 EP35无睡意哲学 | 康德:美的契机 - EP36无睡意哲学 | 康德:美的契机 - EP36无睡意哲学 | 康德:崇高与目的论 - EP37无睡意哲学 |  康德:何为启蒙 - E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