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研圈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运营,第一时间推送顶级学术期刊摘要、前沿研究成果、精彩讲座与会议报告,服务一线科研人员。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募格学术  ·  师范大学,发Cell! ·  昨天  
实验万事屋  ·  我的课题是巨噬细胞极化,但JAK-STAT、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科研圈

知名中药应用20年后试验显示无效,国内26家医院联合研究结果登上《柳叶刀》| 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 公众号  · 科研  · 2024-11-18 12:19

正文

“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中药研究


知名中药应用 20 年后试验显示无效,国内26家医院联合研究结果登上《柳叶刀》


近日,复旦大学与广东省中医院的研究团队合作,使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对已在国内临床应用超过 20 年的中药“中风醒脑液”进行了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评估,结果登上《柳叶刀》(The Lancet):该药对中度至重度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功能恢复、生存期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无显著影响。这也是《柳叶刀》创刊以来,首次刊登来自中国的中药多中心双盲临床研究。


中风醒脑液(FYTF-919)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自研的院内复方制剂(口服液),以红参、三七、川芎、生大黄四味中草药为主要成分,用于治疗急性脑出血和急性脑梗塞,临床应用已 20 余年。曾有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其可以促进血肿吸收,减少神经炎症。为评估中风醒脑液在中度至重度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安全性和临床有效性,研究人员在中国 26 家医院开展了一项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多中心、安慰剂对照、随机双盲的中药治疗脑卒中临床试验,将 1641 名参与试验的成年急性脑出血患者依照病情、性别、年龄等因素,平均、随机分配至中风醒脑液治疗组(815 人)和安慰剂对照组(826 人),同时接受标准治疗和照护。给药持续 28 天,在开始治疗 90 天后,研究人员使用健康效用加权改良 Rankin 量表(UW-mRS,Utility-weighted modified Rankin Scale,一项衡量脑卒中患者残疾状况的常见功能量表)分析了参与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 UW-mRS 评分平均值均为 0.44(代表患者大致处于中度残疾状态),没有显著差异,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并无显著差异,但中风醒脑液组的腹泻发生率是安慰剂组的两倍。


该研究为评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范式。结果再次证实,需要进行方法学上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评估现有医学疗法的有效性,包括已经在世界各地被广泛使用的中药。研究论文 11 月 12 日发表于《柳叶刀》。(柳叶刀,财新)



· 量子计算


世界首个机械量子比特诞生,“蒸汽朋克”世界有望成真?


机械量子比特的俯视图:超导量子比特的一部分(白色)位于机械谐振器上方,后者会激发下方蓝宝石芯片的振动。来源:Uwe von Luepke/ETH


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消息,近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领导的一项研究将量子计算与机械装置巧妙结合,制造出了全球首个机械量子比特


传统的量子比特大多依赖于超导金属、单个离子、光子等制成的微小电路。理论上一个随机械运动振动的微小部件也可能成为量子比特。然而,量子不确定性(绝对零度下微小物体也无法永远静止)导致机械振荡器难以静止,“谐波” 能量状态让隔离和控制 0 和 1 两个状态以形成量子比特变得困难。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从机械系统制造量子比特是不可能的。


新研究的机械量子比特由一个机械谐振器和一个超导量子比特组成。机械谐振器是一个微小的氮化铝圆顶,它会响应振荡电压而膨胀和收缩,进而产生振动。这些振动在下方的蓝宝石晶体表面之间反弹并循环数亿次后消失。而超导量子比特则作为控制器,通过调整其振荡电流的频率从而实现两者的轻度融合,形成一个杂化状态的能量不再均匀分布的单一系统。这种“不和谐性”使得研究人员能够将系统中的两种最低能量状态分离出来,作为量子比特的 0 和 1 状态。通过超导量子比特的控制,研究人员在机械量子比特中实现了 0 和 1 的任意组合。目前这种机械量子比特的保真度仅为 60%,远低于量子比特的最佳保真度(超过 99%),但这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研究人员希望通过使用两个机械量子比特来执行简单的逻辑运算,进一步发展这一技术,为量子计算领域带来新的可能性。尽管机械量子比特在短期内不太可能进行更成熟的竞争,但其作为对力(如引力)的超敏感探针的潜力仍然值得期待。相关论文 11 月 14 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科学》新闻)



· 科研管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修订后正式公布


新华社消息,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近日公布,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该条例共 7 章 45 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 强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应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 明确基金主要来源于中央预算拨款,同时鼓励多元化投入,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基础研究,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投入资金开展联合资助,建立科技创新合作机制。
· 扩大依托单位范围,除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有关公益性机构以外,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单位可以注册成为依托单位。
· 规定申请人、参与者、依托单位以及基金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评审专家等均应当签署科研诚信承诺书,并对有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的个人、组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新华社)



· 物种多样性


南太平洋发现全球最大珊瑚,长度超越蓝鲸


近日,美国国家地理学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的“原始海洋”探险队在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海域,发现了一块世界上最大的单体珊瑚。据估计,这块巨型珊瑚宽约 34 米,长 32 米,高 6 米,比普通蓝鲸还要长,远超此前在美属萨摩亚发现的直径 22 米“大蒙马”(Big Momma)。这块巨型珊瑚被称为“肩胛骨珊瑚”(Pavona clavus),因其形态似人类肩胛骨而得名。据估算,它是由接近 10 亿只珊瑚虫构造而成,这些微小生物利用钙质骨架相互连接,构成了如此庞大的结构。团队认为,这块珊瑚已有 300 至 500 年的历史。珊瑚礁生态系统占全球海洋面积仅 0.2% ,却栖息着超过 25% 的海洋物种。这一发现为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尽管该珊瑚目前状态良好,科学家提醒,全球珊瑚礁面临着海洋酸化、污染及珊瑚白化等多重威胁,亟需保护。(ScienceNews)



· 地球科学


卫星显示全球淡水水位急剧下降


近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团队利用美国和德国共同运营的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GRACE)卫星的观测数据,计算了 2002 年至 2023 年全球淡水水位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全球淡水水位在 2014 年 5 月~2016 年 3 月期间急剧下降,此后一直保持在低位,到 2023 年时仍未恢复到 2014 年之前的水平。这种变化表明地球大陆可能已经进入持续干旱阶段,全球变暖或许是其背后的原因之一。


GRACE 卫星测量显示,2015~2023 年的陆地水储量量比 2002~2014 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 1209.77 亿吨。研究人员发现,全球淡水水位的下降始于 2014~2016 年期间厄尔尼诺现象所导致的南美洲干旱,后续的五大洲的一系列干旱加剧了水位降低。与此同时,全球变暖增加了干旱的频率和强度,GRACE 观测到的全球 30 次最严重干旱中有 13 次发生在 2015 年 1 月之后。此外,全球变暖不仅增加了大气的持水能力,其引发的极端降水事件之间的长期间隔还使土壤变得既干又紧实,最终导致更多的水没有渗入地下去补充地下水储量,而是以水蒸气的形式滞留在大气中。因而,即便在厄尔尼诺现象消退后,全球淡水水位一直保持在低位,难以恢复至 2014 年之前的水平。可用水量的减少可能导致更高的饥荒、冲突、贫困和疾病风险,全球淡水水位变化值得持续关注。相关论文 11 月 4 日发表于《地球物理学调查》Surveys in Geophysics)。(NASA)


编写:杨梦、陈钰婷、马凤娟、字鑫楠、魏潇

编辑:魏潇

封面图来源:Pixabay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