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心血管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更懂中国心血管医生。前沿、用药、指南、病例一网打尽,轻松玩转心内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刘国梁、孙颖莎、王楚钦等最新发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心血管时间

《高血压临床实践诊疗口袋书》中文版正式发布!助力基层高血压规范便捷管理

心血管时间  · 公众号  ·  · 2024-06-01 20:00

正文



在临床实践中,高血压的良好管理是遏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之一。然而,2023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调查显示,我国 30~79 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为 2.567 亿,但是高血压诊断率为 52%,治疗率为 39%,治疗达标率仅为 16% [1]


上述情况反映出我国高血压管理存在巨大缺口,众多患者的诊疗需求仍未能得到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高血压管理的「主战场」,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心脑血管疾病发展趋势,亟需重点关注。


2024 年 5 月 23 日,在宁夏自治区中卫市举办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病学分会 华佗工程公益行-鸿羽行动义诊项目暨华佗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之服务西部项目」上,举行了 《高血压临床实践诊疗口袋书》 [2] 中文版的发布及捐赠仪式。


大会现场照片


《高血压临床实践诊疗口袋书》在《202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展望》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牟建军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卜培莉教授、广东省中医院陈秋雄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姜一农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蒋卫红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蒋峻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刘敏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舒燕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增武教授、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谢良地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余静教授等 12 位国内心血管领域专家牵头并与基层医院专家共同讨论编写完成,旨在搭建适合基层医生的诊疗框架,提升基层医师对八大类常见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诊疗实践能力,强化对创新降压药物的临床实践认知,帮助临床规范、高效、便捷地做好高血压管理,提高临床高血压诊疗达标。


口袋书分为 「高血压患者诊疗路径、六大类常用降压药介绍、高血压患者诊疗展示、高血压患者典型病例展示、诊疗小工具」 五大版块。


五大版块涉及高血压患者诊疗路径、具体用药、临床实践案例,还原高血压临床处理场景,助力诊疗方案切实落地。


PART 1:高血压患者门诊诊疗路径

如何做好高血压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整体管理流程是怎样的?


《高血压临床实践诊疗口袋书》的首个版块,包括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门诊诊疗路径、单药或联合治疗流程、患者随访等内容:


1.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综合风险分层(图 1),有利于确定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优化降压治疗方案,确立更合适的血压控制目标,帮助基层医生做好患者综合管理。


SBP:收缩压;DBP:舒张压;CKD:慢性肾脏病; CVD:心血管病

图 1 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综合风险分层


2.供参考的门诊诊疗路径(图 2),帮助基层医师做好高血压的相关诊疗管理,必要时转诊上级医院。


合并症:指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慢性肾脏病、糖尿病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

* 需转诊人群主要包括起病急、症状重、怀疑继发性高血压以及多种药物无法控制的难治性高血压患 者。妊娠和哺乳期女性高血压患者不建议在基层就诊。

^ 动态和/或家庭血压监测,推荐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惠者降压目标 < 140/90 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 < 130/80 mmHg,心血管高危及以上或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在可耐受情况下 < 130/80 mmHg,> 80 岁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 < 150/90 mmHg。

图 2 高血压门诊诊疗路径图(向上滑动查看全图)


3.不同血压值和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的患者,起始单药或联合治疗的不同方案,如下图 3。


A:ACEI 或 ARB 或 ARNI;B:β 受体阻滞剂;C:二氢吡啶类 CCB;D:噻嗪类利尿剂;F2:2 种药物的单片复方制剂;F3:3 种药物的单片复方制剂

* 推荐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惠者降压目标 < 140/90 mmHg,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 < 130/80 mmHg,心血管高危及以上或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在可耐受情况下 < 130/80 mmHg,> 80 岁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 < 150/90 mmHg。

图 3 高血压患者单药或联合治疗流程图(向上滑动查看全图)


4.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可据此评估治疗反应,了解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分析血压是否稳定达标和其他危险因素的状况,建立医患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参考图 4。


随访内容为:1、评估是否有新诊断的合并症,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房颤动、脑卒中、糖尿病、慢性肾脏病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2、每次随访均应查体(检查血压,了解血压达标状态、心率等,超重或肥胖者应监测体重及腰围)3、生活方式评估及建议;4、了解服药依从性及不良反应情况,必要时调整治疗。

图 4 高血压患者的随访(向上滑动查看全图)


PART 2:六大类常用降压药介绍

具体如何选择各类降压药?


传统的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利尿剂和 β 受体阻滞剂五类,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单片复方制剂(SPC)。


在此基础上,《2023 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展望》补充了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 为新的一类常用降压药物。


考虑到基层医生可能对 ARNI 这一类降压药的了解有限,《高血压临床实践诊疗口袋书》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够 帮助基层医生尽快熟悉 ARNI 的特点,掌握其用法用量。


01

ARNI 降压机制


沙库巴曲缬沙坦是首个 ARNI 类药物,其中沙库巴曲是一种前体药物,进入体内后经过酯酶代谢为活性产物 LBQ657,抑制脑啡肽酶(NEP)活性;缬沙坦则可有效抑制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RAAS)。沙库巴曲缬沙坦增加利钠肽系统(NPs)的同时,抑制 RAAS 活性,发挥更全面降压效应。


图 5 沙库巴曲缬沙坦降压机制


02

ARNI 降压疗效


相关研究显示 [2]


  • 沙库巴曲缬沙坦 200 mg 强效降低收缩压(SBP)达 16.8 mmHg;

  •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平稳降压,24 小时持续降压,夜间降幅更大;

  • 沙库巴曲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坐位 SBP 达标率至 72.3%。


03

ARNI 用法用量


  • 原发性高血压常规用量


沙库巴曲缬沙坦推荐起始剂量为 200 mg,每天 1 次;若无法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中,剂量可增加至 400 mg,每天 1 次。


  • 特殊人群用药


轻度或中度肾功能损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轻度肝功能损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次 100 mg,每日 1 次。65 岁以上老年患者无需进行剂量调整。


04

新版指南要点展望推荐 ARNI 的高血压适用人群


图 6 沙库巴曲缬沙坦适用人群


《高血压临床实践诊疗口袋书》强调, 包括 ARNI 在内的六大类降压药物,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 SPC 均可作为初始和维持治疗的常用药物。 各类降压药具有一定的强适应证,临床选择药物时可参考(表 1)。


表 1 常用降压药的强适应证

+:适用;-:证据不足或不适用;±:可能适用。

*:噻嗪类利尿剂;a:对伴心肌梗死病史者可用长效 CCB 控制高血压;b:氨氯地平和非洛地平可用;c:螺内酯


PART 3:高血压患者诊疗展示

高血压患者八大常见情况,临床诊疗有哪些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临床中,高血压患者的实际情况多样,《高血压临床实践诊疗口袋书》总结了常见的八大类高血压及其常见合并症的临床情况,并对其治疗推荐进行了重点解读,旨在帮助基层医生有针对性地制定诊疗方案,确立合适的血压控制目标,推动高血压的规范化诊疗。


八大临床情况包括单纯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高血压合并脑卒中、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老年高血压,口袋书分别对其治疗需求、治疗目标、治疗方案等给出了重要推荐(表 2)。


表 2 高血压常见临床情况的治疗推荐举例


PART 4:高血压患者典型病例展示

如何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将诊疗推荐应用于临床实践?


针对上述常见的高血压八大临床情况,《高血压临床实践诊疗口袋书》还给出了相应的典型病例介绍。病例完整涵盖了详细病史、检查结果、诊断和治疗方案、随访情况,并提供了病例总结和心得体会,提炼亮点,拓展思维。


这些典型病例能够帮助基层医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临床实践中如何有效地制定各类特点高血压患者的综合降压方案,明晰降压药物的临床疗效,进一步帮助基层医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夯实对高血压的管理认知。


PART 5:诊疗小工具

还有哪些工具可以助力高血压管理?


科学饮食对于高血压患者十分重要,《高血压临床实践诊疗口袋书》给出了高血压食谱示例,为医生进行患者教育提供重要参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