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了,本是阖家团聚的时候,是欢声笑语的时候,恼人的小病毒却不开眼的来捣乱了,硬生生的把天伦之乐变成了添堵之路。
阳光正好,眼巴巴的望着窗外,平时略显狭窄而喧嚣的街道,除了偶尔驶过的几辆车,剩下的是一片空旷和难得的寂静。
因为发现了疑似,大街上这两天多了宣传车的声音,地方的公告一遍遍的被播放。
本来就不敢出门,这下,在“别来,无恙”的自我调侃和苦笑中,全民打坐的时候终于来了。
城市休克了,阵痛开始了,“战疫”行动还在蹒跚前行中,看着各种新闻,朋友圈的各种说法,只是看看、听听,忍着,不敢评不敢转,非常时期,你不知道哪时的随手一发就被“传摇”了。
自由的信息流通原本应该是一种免疫机制,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可是,我们却在“轧苗”。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情绪,每种情绪都值得被聆听,而不是被腰言被消灭。
耳根清净了,声音没有了,没有了耳聪目明,大家也就白痴了。
本来,这场“战疫”或许可以避免,或许最多只是局部小恙,根本到不了“战疫”而战役的级别。
你能想得到么,所谓造腰的八个人全是真正的专业人士,真正的医生。
颟顸也就算了,不作为也就算了,外松内紧怕出事的惯性思维在那个位置上也能理解。
可是,接下来,不作为的又开始乱作为了,把八名通过民间渠道,专业讨论质疑的医生以“造腰,传腰”给处理了。
直到钟南山院士到来后才真相大白:一个拯救了八个,然而这时候,已经晚了。
结果,本来可能是只是芥藓之痛硬生生变成了心腹大患。
讳疾忌医的结果是什么?要想活的明明白白,首先要保证信息透明。
专业事交给专业人判断,不是常识吗,疫情的判断,是拿手术刀的人更准确还是拿手靠的人更权威,这还用问吗,如果一开始认真聆听八个人的声音,而不是堵嘴,疫情不会严重至此。
敬畏是对疫情最起码的态度,没有敬畏之心的人真可怕。
他们不是敌人,病毒才是啊。
弱小和无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是比恐慌无知更可怕的轻慢。
那些战斗在最前线的医生,讨论病情研究病情不是医生的本职工作吗?发现新的病情,站在医生的角度去揣测一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
让敢说真话的人敢言,让每一个国人都记得这样的悲剧本可以避免,让每一个有权堵嘴的人,记住这悲剧和教训。
不知道让八位医生被传腰的那些人,今天在病毒肆虐的时候,有没有反省,有没有担心自己也有被感染的可能。
其实,大家都在同一辆车里,如果一个人绝望,那么所有的人都不安全。所以,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我。
黑格尔说: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是,我们从没有从历史中得到教训。
鲁迅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苦干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在鲁迅的时代,这些脊梁好多被打断。
好在,我们还有神一样的钟南山先生。
2003年岁末,突如其来的非典,把钟先生推到了一场大战的最前线。
作为中国呼吸病学界泰斗,钟先生一言九鼎,具有超强的公信力。
今天,九省通衢的战疫,大家都眼巴巴的等着钟南山出来说话、表态,舒缓情绪,保持信心。
1983年,偏居西南的广西电影制片厂大胆启用了张军钊、张艺谋等四个应届毕业生,拍出了划时代的电影《一个和八个》。
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有广泛影响的第五代导演群体的登场,从此开创了一个时代,一个花团锦簇风格被摒弃,一个直面现实的时代正在路上。
今天,一个钟南山和另外八个医生,会开创一个时代么?
作
品
信
息
W
o
r
k
i
n
f
o
r
m
a
t
i
o
n
本
文
来
自
凯
迪
原
创
作
者
:
湘水无殇888
,
经
授
权
转
载
自
作
者
公
众
号
:
青史蒙灰
。
文
中
观
点
仅
供
参
考
,
不
代
表
本
平
台
意
见
。
配
图
来
源
于
网
络
,
如
涉
侵
权
请
联
系
后
台
处
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