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新闻周刊
这里是《中国新闻周刊》掌门周刊君,有聊、有趣、有料,每天真诚推送犀利观点+深度报道+暖心好文+有趣视频。欢迎勾搭,和100万小伙伴一起玩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新闻周刊

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你过来,我保证不怼死你

中国新闻周刊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05 19:1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曾经,我挺喜欢用这句带着鄙夷的话去怼别人。

自从认识了乾隆之后,没错,是乾隆,我变了——

你知道会教数学的体育老师是怎样的一个神存在吗!?

你知道这样的“男神”在多难的情况下才能出现一个吗!?

你知道吗!?

一切还要从我和乾隆的初初相遇讲起...

没想到,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


那天清晨,我躺在距离昆明7小时山路的云南昭通马树镇一个宾馆里,被床摇醒。朦胧中想呵斥ta快住手别扰我清梦,刹那被自己的想法吓精神了,床依旧没停止摇摆,我突然意识到——地震了!又持续了大约半分钟,摇摆停止,随后新闻爆出:3月29日上午7:48,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发生3.6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属鲁甸803地震之后频繁发生的余震之一。仿佛是和地震商量好了一样,天气也非常配合,立刻从艳阳高照转为阴雾四笼,紧接着开始下雨,并在夜晚转成了大雪。——这场约好的相遇变得有点异样。

还是如约启程了,踏上寻他的路——那是一段15公里的山路,开车走了近一个小时。真正走上它,才发现新闻图片里都是“骗人”的,因为——现实中要比图片中难走一!百!倍!泥泞、积水、随处掉落的山石和被雨冲倒到根本就叫不上路的路中间的树木......我们跟打怪升级般一步一步往山上捱......说实话,和山路上的颠簸相比,3.6级的地震完败。


“太辛苦你们了,这种天气还要到我们这里来!”终于到了,一座豪华的和周边环境都格格不入的校舍。乾隆出来迎接我们,他比我想象的要年轻很多,没有健硕的身材,清秀帅气的脸上已经有了些许的高原红,双眼中透着才华。握手的时候想搭讪说:看你的眼感觉有故事......但是鉴于跟他一起的还有他的同事和学校90后的校长,我忍住了。毕竟我此行的身份是媒体支教代表,还是要给单位留面子。

乾隆是我要支教的班的班主任,也就是传说中教数学的体育老师。

个人的口味就这么重?非要这么“反学科反吐槽”的安排?


走了一圈校舍,了然其中原委。这座豪华的校舍是14年鲁甸地震之后,在捷豹路虎的资助下改址重建的草皮地小学,与原来坍塌的简陋板房教室相比,这里不光是多了高大气派的教学楼,而且还多了食堂和宿舍。如此优越的硬件条件使这个拥有含学前班在内7个年级、16个班、666名学生的学校,成了十里八乡的香饽饽。学生越来越多,但是老师却只有16名。这道题的算法实在简单,一个老师教一个班,从早教到晚。

乾隆并不这16个老师的名额里,他和另外的7位同事,其实都是刚刚大学或研究生毕业,来这里支教的。是因为他们,这里的孩子才有了英语课、音乐课、体育课。也就是说,他们不光教数学、教体育,他们教全!科!和我们这种探访式支教不一样,和其他假期旅游式的支教也不一样,他们一扎就是三年,为的是让孩子们能够在相对稳定的陪伴和教学环境中,逐渐适应先进的学习方法,获得成绩的稳步提升。


“你们不失望吗?你们不后悔吗?你们就没有绝望过吗?”——一个没走上讲台的师大毕业生总想得到一点被别人比下去之后心理补偿。

“孩子们的基础太差了,六年级了现学拼音。之前都不学的。英语也提不起兴趣,真就跟讲外国人的事儿似的,眼神全是飘的。”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毕业生的赵静说。

“失望,这里真是太穷了。观念落后啊,家长都是文盲,对教育一点也不看重。送孩子来这儿是因为学校比家里条件好,有吃有喝,还有人给他们看孩子。一遍一遍的家访,要改变他们太难了。”来自兰州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毕业的志愿者唐祉星跟我说。

“有一次对自己绝望,因为没有察觉到班里也有霸凌现象。发现之后,气这些孩子竟然觉得弱肉强食是正常的,逆来顺受。没能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道德观,觉得自己没用。”来自重庆理工大学的乾隆说。

“最绝望啊,好不容易教到小学毕业,盼着孩子们可以去县里上中学了,结果她们中有的竟回去嫁!人!生!孩!子!了。教了他们要有理想、要有作为、要报效祖国,完全拧不过这里的环境和观念。绝望到大哭。”来自河南大学的法学系毕业生苏佳阳说。

失望和绝望,答案各个不同。

而不后悔,是八个人给我的一致答案。

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不只教授知识这么简单,他们要与贫穷落后为敌,营造新的教育生态,把先进的观念灌输给孩子,改变他们的阅历、学识、认知,甚至是阶层,帮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与这个时代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他们是这些孩子的人生启蒙者。

他们是孩子们心中的“男神”和“女神”。


“支教结束后会去做什么?三年的时间会不会担心和社会脱节?”

“哈哈,不会吧。捷豹路虎给我们提供培训啊,支教期间有教育类的培训、安排我们假期去香港学习,支教结束后会有职业培训,比如教我们一些职业技能和面试技巧之类。还可以优先进捷豹路虎工作。不过我不会去,我还是会做和历史相关的教育类工作。”唐祉星说,“乾隆应该会很喜欢,他本科学的就是车辆管理。”

忘了介绍,乾隆等8名志愿者是来自捷豹路虎青少年梦想基金与“为中国而教”合作的梦想课堂支教公益项目中的筑梦大使。也是捷豹路虎为草皮地小学在捐建校舍、捐赠宿舍物资、取暖设备、以及为防止寄宿学生想家而在每个寝室都安装了歌路营系统等硬件资助之后,为草皮地小学提供的可持续的软件支持。


提起这个梦想课堂支教项目,来自“为中国而教”负责人柳旭坦言——真是被捷豹路虎CSR同事们的热忱和执着“打败”了:

“为了解决草皮地小学的师资不足的问题,为孩子们争取到更多的支教老师,捷豹路虎的同事们苦口婆心的恳求,各方申请协调,最后我们打破了在每个学校配备至多两名支教的极限,给草皮地小学配了8名支教老师;为了保证孩子们能在相对稳定的教学环境中适应全新的学习方法,支教的周期也设定成了三年;为了保证支教老师的稳定性,又不影响整体支教队伍的公平性,捷豹路虎很用心,另辟蹊径,从软实力上增加给支教志愿者的回馈和支持。他们安排了岗前、中期和寒暑假多个阶段的培训和游学的课程,使志愿者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够从中获益。而且这些教育培训也同步提供给草皮地小学原有的老师们。

真的就是那种:我对我的孩子好,只要你也对我的孩子好,我也使劲对你好的感觉。”

作为一个孩子妈妈,特别能理解这句话。也许,此刻,捷豹路虎和支教的志愿者就是草皮地小学孩子们的妈妈。


临走时,我用开篇那句话揶揄乾隆,他笑着说:“你不懂了吧,这样,我可以拿体育课威胁孩子们好好学数学啊。”

梦想的故事没有结束......

一个戳泪点的视频,慎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