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理知识精选
带你走进地理知识的殿堂,天文、地质、历史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等,大家多多推广,希望能给给更多的人带来更多的地理知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国家地理  ·  龙梅绽放报春来 ·  昨天  
青岛日报  ·  刚刚,四川突发!成都简阳市发生2.8级地震 ·  2 天前  
最江阴  ·  刚刚,江苏多地下雪!江阴……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春日旅行第一站,去看大地的“五线谱”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这地方,是“万龙甲”照进现实景观了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理知识精选

地震灾害及其特点

地理知识精选  · 公众号  · 地理  · 2018-03-17 10:35

正文

一次大地震造成的灾害可分为直接灾害、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

直接灾害是由于地震本身直接引起的,主要是强烈的地震动使建筑物遭受破坏、房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种损失约占所有地震灾害损失的95%。一般说,城市比农村直接灾害要严重,城市人口稠密,国有资产集中,地震灾害续发系列长,造成的灾害种类多,伤亡损失大,影响深广,震后,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农村一般居住比较分散,人口密度普遍比城市小,生产与生活设施种类比较少,规模也不大,且布局比较比较分散,地震灾害续系列短,灾害种类少,经常损失相对要小,而且易于恢复。所以,我国确定: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在城市。
地震的次生灾害一般是指强烈地震发生后,由震动的破坏后果而引起的一系列灾害,例如火灾、水灾、海啸、滑坡、泥石流和毒气、细菌、放射性污染等。就以地震火灾来说,多半是在房屋倒塌后火源失控引起的,加上由于消防系统受破坏,使火灾难以控制。1906年美国旧金山8.3级地震,全市50多处起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火灾损失比直接高出三倍,便是典型的例子。
诱发灾害是地震所引发的社会性灾害,主要是瘟疫、冻害和饥荒等。1556年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83万多人,其中直接死于地震的10多万人,而死于震后瘟疫和饥荒的竟高达70多万人。现代社会,这类灾害当然不会象历史上那样严重,但由于社会的文明和发达,还会带来象计算机存储系统破坏、通讯中断、交通事故等严重的灾害损失。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化大都市的高密度发展,加上人类自身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各种自然灾害成灾强度日趋严重,仅在过去的20年中,包括地震在内的各类突发性灾害已造成300万人的死亡和数千亿美元的巨额损失。仅以我国统计,建国以来,地震死亡人数就占到各类灾害死亡总人数的54%。地震灾害确为群害之首。
那么,地震灾害具有哪些特点呢?
1 、突发性强、压力大。地震孕育过程虽长,但往往在瞬间突然爆发,威力无比,使人猝不及防。
2 、影响面广、社会影响大。一次大地震,往往使几十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受灾,涉及的范围则更要大得多。
3 、持续时间长。不仅余震会持续几个月、几年,灾区的恢复重建也要延续很长时间。
4 、强烈地震具有某种准周期性。一般来说,同一地点或地区相隔几十年、上百年或更长时间可能重复发生强烈地震。
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