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基本盘,再看元首立党。盘口是客观实在,一战后,巴伐利亚地区的小资阶层,对由社民党和天主教人民党,蓝白轮庄的慕尼黑当局存有不满,其实不要说那时,无论何时,绿色小资对蓝白都是没有好感的。好比面粉,鸡蛋,这些都是现有食材,食材永远有,面包随时都能做,但要做得好,关键是酵母。元首就是那个酵母。在元首之前,有雏形,正副主席,体育记者哈勒笔杆子了得,锁匠德雷克斯勒有奔走联络的热情,理论上,工程师费德勒厘清了犹太高利贷用利率控制德国经济的奥秘,爱沙尼亚回来的德侨罗森贝里,揭露了布尔什维克,国际主义,犹太复国阴谋的三位一体的关系,总体上还有埃贝尔这样的精神教父负责协调。可以说各类人都有,可在元首出现之前,始终是个俱乐部性质的沙龙,为什么要等元首出现,党才真的立起来,这就是能力和方法的技术问题了。
元首到底强在哪,要说各种理论创建,他只是个集成者,要说身份地位,政治经验,元首并不出挑,即便说到演讲能力,当时俱乐部里,能说会道的也不在少数,为什么是他呢?因为方法对了。元首开始只是负责宣传和招募的委员之一。文宣和招募的目的何在?拉人和募款。在元首手里发展出了一整套技术流程。以下维尼开始举例推演,文盲注意跟上节奏。
立党的根基,MONEY和兄弟
.
靠什么得到钱和人
?
靠一场场的演讲
.
文宣本身并不是目的
,
而是方法
,
怎样做
?
元首把整场秀分成三段
.
第一是事先的准备
,
最重要的是广告的宣传和会场的布置
,
先要让人知道你在俱乐部开会才行
,
那就要发传单
,
贴海报
,
早期靠哥几个人工手抄请柬传单
,
元首发现这实在效率太低
,
于是赊账分期付款买了一台打字机
,
这是纳粹党史上第一笔大支出
,
但买的值
,
效率提高
,
然后再租会场
,
会场的选择布置也是有门道
,
例如中心演讲台的设置
,
过去都是中央讲台
,
底下座位
,
元首说不
,
讲台要宜近不宜远
,
宜高不宜低
,
什么意思
?
讲台要设在听众中间
,
但又要高于观众
.
在视觉上
,
产生一种近距离的仰视效果
.
这样不光是会场气氛好
,
互动够
,
声音传导的效果好
.
而且在心理学上
,
让台下观众觉得演讲者既是自己群体中的一份子
,
又是能带领众人的旗手
.
第二是演讲的流程,这里分细节和内容
.
细节是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时刻注意自己的手眼身法步
,
演讲者是角
,
舞台基本功肯定掌握
.
五功之中
,
手势是第一位的
,
手如果在演讲中长时间拿着稿纸
,
或是撑在讲台两侧
,
手是会抖的
.
这不一定是心虚或是紧张之类的关系
,
而更多是一种生理的反射
,
就和身法一样
,
演讲者如果长时间
90
度昂首挺立
,
实际也是站不住的
.
这就要靠小窍门自我调节
.
站的时候
,
身体不要呈
90
度
,
而是要略微向前倾斜
,
人在往前倾的时候
,
腰杆会自然挺直
,
这是力学的关系
.
这样不仅能站的时间长
,
而且看上去还站的直
,
有力度
,
有台型
.
手势也一样
,
不要常时间固定摆放
,
有自信
,
练过的
,
可以配合自己的演讲内容动起来
,
时而诙谐
,
时而激昂
,
收放自如,浑然一体
.
如果自信不够
,
没太练过
,
那就要藏拙
,
维尼教一招最简单的左手握住右手
,
左手拇指按住右掌掌心
,
放在身前
,
这样既避免引人关注
,
又可以达成自我心理暗示
,
给自己加信心
.
也可以交叉抱胸
,
时而翻动稿纸
,
也可以一手叉腰
,
一手做动作
,
但切记不要两手叉腰
,
那是泼妇骂街
,
不是领袖风范
.
眼神也很重要,眼睛容易泄露内心的情感
,
不能飘忽不定
,
也不能太过活泛
,
前者显得没信心
,
后者显得不诚实
,
要专注于一点
,
坚定而有力
.
说的容易做最难
,
具体可以以台下某个方向
,
或是物体
,
暗中调整自己的眼光焦点
,
当然不能长时间盯住一个参照物
,
隔段时间要换焦。不然元首要是由始至终盯着台下的维尼,小熊会误会元首,想吃维尼的豆腐。台步,步法也很重要,例如上台和下台的基本功,走上演讲台,上台阶的时候,要沉稳有力,最忌讳初学者,三步并两步,窜上台去,自己感觉还不错,其实这样会被观众看轻,对演讲者领袖似的期待就降低了,之后演讲的效果不好。下台也是功夫,元首不是演讲完毕就鞠躬谢幕的,而是通常快步下来,走到听众中去,一个个去握手,感谢人家百忙中来听他的演讲会,博感情,加印象分。
细节部分要注意的很多,但更重要的还是演讲内容。这是核心环节。很多文盲以为元首上来慷慨激昂一番,台下热血沸腾,运动就起来了。其实哪有那么便宜的事。元首也不是那样的人。里头起承转合有套路。简单说,十二个字,感同身受,引人思考,推出结论。举个例子就明白了,登场要晚几分钟,观众开始又不认识元首,奇怪了,什么人,过点了怎么还不上,杂音起,等杂音稍歇,这时再上,因为延场,不满,好奇心会使观众对这个陌生的演讲者有了心理期待,想看这家伙到底是什么人?这时元首再上,关注度就高了,元首上来先道歉,耽误大伙时间如何如何(给观众诚实印象),话锋一转,俺为什么会迟到呢?因为现在慕尼黑交通实在是太给力了。这时底下笑声就起来了,人人都知道慕尼黑的交通是怎么回事。元首接着说,像我们这样靠11路出门的人,对交通的感觉是很敏感的,俺记得战争中,那么困难,军列的调动还是如何有序,现如今,战后交通却是这个样子云云。底下观众就比较认同元首。因为元首这么多铺垫,暗示给了他们这样几个信息,咱们都同一阶层的人(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