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后台回复[猫叔晚安],我送你一个锦囊。
1
1895年,清廷刚刚败下了甲午海战,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
林语堂就在这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出生在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
这是个大家庭,林语堂出生的时候排行老七,父亲林至诚已经40多岁。
虽然一家10口人挤在一幢低矮的屋子里,但林家的家风温暖平等,林语堂宠辱不惊的“林氏微笑”至此延续了一生。
林氏大家庭,前排左一男孩是林语堂
林至诚是个乐天派的牧师,思想超前的他,后来干脆把林语堂送到上海接受英文教育。
林语堂说他们家人人都爱做梦:
“说来也许难以叫人相信,在那样偏僻的小乡村中,而且是当慈禧太后还统治着中国的时代,我父亲却告诉我关于柏林大学和牛津大学了,且半开玩笑地说希望有一天我能到这些大学念书。我们一家人都很会做梦!”
林语堂很小就有当作家的愿望,8岁时就自己编过一本图文并茂的语文课本,自己写、自己画。
17岁,他花了一年半时间,在当时全中国学英文最好的圣约翰大学掌握了英文。当时对《牛津英文字典》的爱不释手,也是他晚年立志编纂出一本《当代汉英词典》的重要原因。
林语堂认为他的《当代汉英词典》是他最好的作品
他在学校里功课很好,但总是考第二名,因为别人都在死记硬背准备考试的时候,他总在悠闲地钓鱼。
即使这样,他还是在毕业典礼上大出风头,上台四次接受三玫奖章和一座演讲奖杯。不只在同校造成轰动,隔壁圣玛丽大学的女生也都听说了他的名字。
其中有一个,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
2
林语堂爱过三个人。
一个是“橄榄”,是儿时一起下河摸虾扑蝶的小玩伴。
他们彼此相爱,但在林语堂去上海求学时,橄榄坚持要留在家乡照顾眼盲的祖父,她说家乡什么都有、什么都好,后来嫁了当地的一个商人。
一个是“C”,是个朋友的妹妹。
C生得极美,可是家里最后为她物色了一个有钱的金龟婿。失恋的时候,林语堂曾在屋子里哭到瘫软。
还有一个是廖翠凤,他的妻子。
翠凤是个银行家的女儿,当母亲劝阻说林语堂家境清贫的时候,她说了一句“没有钱不要紧”,就和24岁的林语堂定了终身。
结婚后,廖翠凤陪林语堂去哈佛深造。
林语堂夫妇
临走前,在廖翠凤的同意下,林语堂一把火烧掉了结婚证,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
然后他们相扶走过了一生。
3
回到国内,林语堂创办和主笔了几家重要期刊,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外交部秘书。
初期,他发表在在《语丝》上的文章机智又猛烈。《祝土匪》、《文妓说》、《讨狗檄文》……
在混乱的时局中,他赞扬“揭竿而起”的“土匪精神”,反对“倚门卖笑”的“学者风度”。
早年的林语堂(后排中间)
妻子还曾急眼说:
“你为什么不能好好的教书,不要管闲事了!”
林语堂却说:
“骂人是保持学者自身尊严,不骂人时才是真正丢尽了学者的人格。”
但林语堂最终转变了人生方向,从1932年他在《论幽默》一文中把英文的“humor”正式翻译成“幽默”开始,他的创作和生活态度都倾向于从容的闲适。
1933年萧伯纳访问中国时的林语堂(右二)
“幽默是人生之一部分,所以,一国的文化到了相当的程度,必有幽默文学出现,人之智慧已启,对付多种问题之外,尚有余力从容处之,
遂有幽默—或者一旦聪明起来,对人之智慧本身发生疑惑,处处发现人类的愚笨、矛盾、偏执、自大,幽默也就跟着出现。
因为幽默只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
后来,林语堂在美国写作的三十年间,创作出了《京华烟云》《苏东坡传》,把许多中国古代文学翻译成英文向全世界推广,还花了数十年花光积蓄发明了第一台“中文打字机”。
林语堂和他的打字机
虽然曾和鲁迅好友反目,但后来林语堂在《鲁迅之死》中盛赞道:
“德国诗人海涅语人曰,我死时,棺中放一剑,勿放笔。是足以语鲁迅。”
郁达夫曾这样评价林语堂:
“生性憨直,浑朴天真……《剪拂集》时代的真诚勇猛,是书生本色,
至于近来的耽溺风雅,提倡性灵,亦是时势使然,或可视为消极的反抗,有意孤行。”
虽然他没有和鲁迅走一样的路,但林语堂用另一种方式弘扬了母国的文化。
《纽约时报》曾在林语堂逝世时评价他说:
“他向西方人士解释他的同胞和国家的风俗、想望、恐惧和思想的成就,没有人能比得上。”
就像他在《吾国吾民》里写到的:
“中国式的判断,可以立一个万应的公式,即A是对的,B亦未尝错。”
大概任何时代都需要战士、也需要诗人,没有以笔为剑的果敢、至少得有好好生活的勇气。
4
把快乐放在第一位,林语堂用盛世的活法活在了乱世。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幽默大师”的生活态度可能更有借鉴意义。
他说:
“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林语堂的人生理想很简单:
有屋一间、可以写作,夏天沐浴、冬天烤火;
有一个好烟斗、一个好厨子、一个好妻子;
要几个稚气不脱的孩子,几个既能引经据典又能讲荤段子的朋友。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 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他回归了中国文人最终极的理想,“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况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可能就是他一生的信条。
大概也说明了,他为什么那么喜欢“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
林语堂曾说,天下有一种高地的人生观,还有一种低地的人生观。
因为他生在群山环绕的地方,所以自然有了高地的人生观。因为总拿高山做标准,以至于高楼大厦都觉得可笑。
所以他从来不清高。
有一次他的老同事来看他,说是想看看林语堂出名后变了没有,气得他吃不下饭。
林语堂说人要有一点“痴性”。
“一点痴性,人人都有,或痴于一个女人,或痴于太空学,或痴于钓鱼。痴表示对一件事的专一,痴使人废寝忘食。
人必有痴,而后有成。”
林语堂夫妇
他对吃就很有研究,写过《谈饮食》来讲中国的吃文化。
讲学的时候,他能抓一包花生边分给学生吃边说:
“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愈有味道。
花生又叫长生果,诸君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
我讲课从不点名,诸位吃了长生果多长记性,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
他喜欢小孩子,晚年的时候还带着两个外孙做恶作剧,把鞋子放到餐桌上、人躲进衣柜里。
林语堂一家
他说:“中国人总是那么亲切、和蔼、活泼、愉快,那么富有情趣,又是那么会玩儿。”
5
虽然看起来,“贪嗔痴”的林语堂追求着感官的快乐,但是,他的书斋却叫“有不为斋”。
“我从没有休过自己的老婆,而且完全够不上做一个教育领袖。
我始终不做官,穿了洋装去呈献土产。
我不今天说月亮是方的,一个礼拜之后又说它是圆的,因为我的记性很不错。
我从不调戏少女,所以也并不把她们看做‘祸水’。
我从不享福或泰然自满;我在镜子里照自己的脸时,总不能不有一种逐渐而来的惭愧。”
林语堂夫妇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他来说,人生的幸福,不在于追求无穷无尽的欲望,而是四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一是睡在自家床上;
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
三是听爱人讲情话;
四是跟孩子做游戏。
——不管我们过得有多么辛苦,“尘世是惟一的天堂”。
如果你觉得生活特别丧,要么,是过得太忙、忽视了幸福的细节;要么,是求得太多、满眼只有无尽的远方。
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才能让我们达成平和。
毕竟,“人生的盛宴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的胃口怎么样。”
是苦是甜,全看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