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邮政
发布邮政集团重大消息、新闻及企业公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哔哩哔哩  ·  五毛特效拍哪吒,我的笑点和泪点在打架 ·  3 天前  
哔哩哔哩  ·  30岁母单和25岁早婚,婚恋观差别有多大? ·  3 天前  
哔哩哔哩  ·  被章子怡轰下台,他犯了哪些面试大忌 ·  3 天前  
哔哩哔哩  ·  B站2024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来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邮政

邮遍中国 |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饱含深情,每一滴水珠都充满故事!

中国邮政  · 公众号  ·  · 2019-11-10 10:00

正文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东南方,有“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塞上咽喉”称谓,是中国古代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3万年前,这里就是“黄龙人”生息之地。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时住过。秦统一后为上郡,称肤施,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曾修直道和长城。汉武帝时大量迁民到此,开始发展牧业,有“水草丰美,上宜产收,牛马街尾,群羊赛道”的记载。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于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建大夏国,把丰林城筑在延安东面。《隋书》首见“延安”之名。宋代庞籍、范雍、范仲淹、韩琦在此驻守御敌。


宝塔山、延河水



“几回回梦 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一进延安,就看见了宝塔山。其实它的形象,从儿时开始就在我心中挺立起来,第二套人民币2元券正面图案,纪念邮票上印的,都历历在目。上学后目睹耳闻的课本、传说故事,早已让宝塔山成为我和亿万中国人的信仰与理想的图腾。它是延安的标志,是圣地的象征,是无数热血爱国青年和仁人志士闯过道道封锁线的汇聚之地。


宝塔山在延安东南,融自然、人文、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于一体。沿着周恩来曾经走过的步道登山,仰望40多米高的八角形九层楼式砖砌宝塔。在花草映衬下,宝塔更加雄伟壮观。塔底拱门上的“高超碧落”“俯视红尘”字样,让人感到超凡入圣。周边的摘星楼、烽火台、范公井、东岳庙、书院,似众星拱月


站在宝塔山上,可以鸟瞰整个延安城。这座河谷城市,主要的两条长街沿延河岸上与山间平地伸展,东南低西北高。清凉山与凤凰山耸立东西,以鼎足之势构成延安周边山架,延河与西河南河正好交汇于山下。“延安”的名字,也来源于延河,人们希望绵延流淌的母亲河平静安宁,故而得名。


明信片上的宝塔山


1937年1月13日,毛泽东和中央领导从兰家坪、杨家岭过延河到大砭沟口,在延安、甘泉、富县群众代表夹道欢迎和锣鼓唢呐齐鸣、鞭炮与欢呼声交响中走进延安城。


凤凰山下的李家窑院,是在石崖上凿成的窑 。这是毛泽东最初在延安的住处,在窑洞里,他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阐述了马列主义认识与实践和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后来,毛泽东移居吴家院,正房是三间石窑,为毛泽东居所、会客室和书报室。在这里,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批判抗日战争中的“亡国论”与“速胜论”,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成为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部队的行动经典指南。



延安城西北六里处是杨家岭,一进沟口就能看见右边的中央大礼堂,据说是为召开中共七大,由机关同志自己动手建起的。


走进大礼堂,竖立在主席台正中的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画像吸引了我的视线,台前的椅子是中央书记处五大常委座位,上方挂红底白字条幅:“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下面两侧有24面红旗。穿红军服的解说员介绍,插红旗的“V”字形木座是英文“胜利”一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堂里放的木条长椅就是参加“七大”的代表的座位。


我手扶木椅,凝视主席台,仿佛听到毛主席用高亢的湖南口音致《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和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毛主席的大会闭幕词《愚公移山》,给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注入巨大的力量,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历经磨难反复而初心不改、信念不移、志气不倒、奋斗不止的精神动力。


过周恩来、朱德旧居,到毛泽东旧居。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城后,毛泽东住处和中共中央机关由凤凰山迁到这里。在这里,毛泽东夜以继日工作。写作时,他将小煤油灯灯芯拧亮,思考休息时就转小。为应付警卫员催促睡觉,他先应允躺下,等卫士离开后又继续伏案工作到天亮。大家要给他开小灶改善伙食,被他拒绝,仍与同志们吃小米饭穿粗布衣,同甘共苦。美国记者斯特朗在访问记中写道,这里“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享受,但是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延安城西北有两座山,左边是脑畔山,右边是花豹山,中间一条小沟穿村而过。王姓家族买下这里的地皮后,改牡丹坪为王家坪。一进大门,是四角翘起、高大宽敞的七间军委礼堂大瓦房,可容千人集会。当年,八路军总部在此召开大型会议、联欢晚会、劳动英雄大会,还举办过大生产运动的展览,展出的是八路军自己制造的枪、土炮、地雷、手榴弹、火药、布匹、肥皂和生产用品。1945年8月15日,部队在此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大会。


往东走有两间简朴的平房,是毛泽东的会客室。1947年3月13日,胡宗南调15个旅分两路“重点进攻”延安。次日,毛泽东接见新四旅的主要负责人,对他们誓死保卫延安的决心给予表扬,然后说,我们在延安住了十年,挖窑洞吃小米学马列培养干部,指导中国革命,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有个延安。这回暂时放弃延安,消灭了敌人有生力量,不仅能收复失地,还可以夺取新的地方,下次我们见面可能不是延安了,也许是在南京、上海或者是北平吧!历史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预见,一年一月零三天后,我军收复延安。


2009年8月28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正式向观众开放。入口的三层台阶,隐喻着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阶段。进入序厅,一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大书记与工人、农民及国际友人的群雕,迎面向我们走来。浮雕墙上,“1935年—1948年”字样,在宝塔山的衬托下熠熠生辉。


看到陪伴毛泽东写作的油灯,周恩来的纺车,刘少奇磨秃的毛笔,朱总司令的镢头和棋盘,仿佛与那些伟大而高尚的灵魂交谈。他们在清贫朴素中寄托着一个民族的崇高理想,铸造出不朽的“延安精神”。


如今的延安



由贺敬之填词、马可谱曲的著名歌曲《南泥湾》经久不衰:“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陕北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咱们走上前,鲜花送模范。”


出延安城向南,过去植被稀少的黄土坡梁变得漫山葱茏。行十几分钟拐进东面山沟,又走十几分钟翻越蟠龙山,只见沟岔纵横,山梁重叠,绿树摇动,三条大川如一“丫”字汇于阳湾。西边的是南蟠龙川,南边的是九龙泉川,东面的是南阳府川。这里,就是著名的南泥湾。


南泥湾稻田泛黄,大地铺金,显现出一幅陕北好江南的景象


1941年春,八路军120师359旅奉命来到这里。没有房,就自己搭草棚、挖窑洞;没有粮食,就到百里之外的延长等地背运或挖野菜充饥;夜晚寒冷,就燃起篝火取暖;没有农具,就自己用木棍废铁组合制造。从事农垦养殖的同时,八路军还办起纺织厂、被服厂、造纸厂和粮食加工作坊等,成立了运输队和合作社。


如今的南泥湾,已建成以革命纪念地为主,集参观、旅游、经济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经济、文化重镇,主要景点有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居、三五九旅旅部旧址、七一八团烈士纪念碑、七一九团烈士纪念碑、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八路军炮兵学校旧址、九龙泉和南泥湾大生产展览室等。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饱含深情;每一滴水珠,都充满故事。


相关链接

把美丽延安寄出去


在延安,位于枣园革命旧址游客接待中心入口一侧的枣园主题邮局,总是挤满了前来选购明信片的游客。这座以“延安精神放光芒 把美丽延安寄出去”为主题的邮局营业面积约有20平方米,主要提供平信收寄、代收快递等邮政服务,经营明信片、信封、邮册、图书、报刊及各类文创产品,并设有品赏区、书写区等区域,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红色文化需求。


邮迷在枣园邮局买到心仪的邮品


2018 年,延安共接待游客6343.98 万人次。枣园主题邮局作为延安邮政的重要对外展示窗口,以热情服务得到了广大游客和周边商户的认可和欢迎。枣园主题邮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枣园主题邮局 开业以来,吸引了众多参观枣园革命旧址景区游客的眼球,成为游客延安红色之旅必到之处。目前,主题邮局日均接待国内外游客300 多人,游客普遍选择在这里购买延安精神主题明信片、加盖纪念邮戳等。最受欢迎的集邮纪念品包括《枣园旧址》《杨家岭旧址》《宝塔山》等明信片,一些具有陕北元素、延安特色的邮票也颇受游客青睐。自 2018 年 4 月 20 日开业至今,从这里已经寄出了 6000 多张明信片,将延安精神和红色文化通过明信片邮寄到祖国的大江南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