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EDU投资人俱乐部
i-EDU教育产业投资人俱乐部是一家布局海外教育投资的教育垂直媒体研究机构。由超过300名投资人、30家上市公司、45家VC、32家PE及12家券商组成。通过打造媒体属性的智库,融合一二级市场投融资数据,成为教育行业投融资信息服务供应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昨天  
南城发布  ·  明确了!可放宽至70周岁 ·  昨天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2 天前  
楼主说楼市  ·  曾经以为在做梦,现在真的来了 ·  2 天前  
营销之美  ·  DeepSeek使用图鉴:人类和AI谁在玩弄谁? ·  3 天前  
营销之美  ·  DeepSeek使用图鉴:人类和AI谁在玩弄谁? ·  3 天前  
平安宁夏  ·  公安部公布5起证券交易犯罪典型案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EDU投资人俱乐部

错失中公,发现职教 | 专访王钧

iEDU投资人俱乐部  · 公众号  ·  · 2019-04-02 18:01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钧的教育投资经历,包括错失投资中公教育的遗憾、对职业教育的看好、对素质教育的观点以及关于教育投资公益性和盈利性平衡的看法。文章还提及了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情况,以及教育投资行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错失投资中公教育的遗憾

王钧曾经拒绝了李永新的投资邀请,从而未能抓住投资中公教育的机会,错过了回报超过800倍的机会。这是他一直感到懊悔的事情。

关键观点2: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

职业教育成为当前热门领域,受到政策的高度关注。昆仲资本在职业教育领域有所布局,如投资了慧科集团和求职教育平台“职优你”。王钧认为职业教育是刚需,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关键观点3: 素质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素质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面临产品化和标准化的挑战。王钧认为高品质、标准化的教学服务是关键。同时,他也提到了在线教育的一些尝试,如双师课堂,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教育机构需要解决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问题,提供综合的教学体验。

关键观点4: 教育投资的公益性与盈利性的平衡

王钧认为教育产业的投资机会仍然广阔,但平衡好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他强调了政策的影响和在具体教育产业投资中关注政策导向的重要性。


正文

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钧,早年就职于大型科技企业、顶尖咨询公司,教育行业投资经验丰富。2016年昆仲资本成立至今,陆续投资了微茫、欧美思、职优你、园钉、因爱、翰云体育、博石等数家教育企业。在行业持续调整、格局转变加快的时代,教育投资有着怎样的未来?

日前,i-EDU走进昆仲资本,专访昆仲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王钧,讲述专属于教育投资人的那些故事。

01

错失中公教育的遗憾


如果多年前,王钧没有拒绝李永新,那么投资中公教育的回报将超过800倍。

看过昆仲资本的投资战绩,不难发现王钧是执着于早期投资的。对于投资教育领域,他有自己非常明确的想法和策略。


但是对于王钧来说,也有错失投资机会的时候,错过中公的遗憾一直令他懊悔不已。


他记得,当时中公教育的CEO李永新找到他,希望能获得支持。那时中公的估值约为1亿元左右。


彼时公务员考试刚刚崛起,对于资本没有多少吸引力,走出体制下海从商的浪潮喷涌而出,人们对于考公的热情远不如现在火热。 没有想到的是,公考培训有朝一日能有如此迅猛的势头。


“现在想想,公务员考试的本质还是找工作,而找工作这件事真的很刚需。”

02

职业教育:找工作,是硬刚需


今年“就业”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职业教育乘风而起。

2019年以来政策频出,将职业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及全球经济减速、房地产调控和经济周期下行带来一系列压力,教育和医疗领域在这时的抗周期性就体现出来了。


另一方面,目前,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政策引导的方向,职业教育发展阶段逐渐步入成熟。


产教融合的浪潮高涨给相关机构带来一波利好,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可能是个突破口。 “现在要问谁的模式能够持续做大的话,我觉得小方还是可以的。”王钧口中的小方不是别人,正是慧科集团创始人方业昌。


早在2014年、2015年,王钧在A轮、B轮就作为领投方,投中目前高校泛IT教育的龙头企业-慧科。


几年之后,职业教育走在风口之上,慧科已经在高职教育深度布局,职业教育细分赛道格局基本确定。


“我们挺喜欢投资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现在国内教育领域不少细分行业都很有发展潜力,公司随着行业的发展可以比较快地做大做强。”王钧回忆。


怀着对求职就业辅导品类的看好,昆仲资本在2017年、2018年两次出手,投资了求职教育平台“职优你”。


2018年,受美国特朗普政府H-B1劳工签证限制计划的影响,海归回国就业需求旺盛,这使得“职优你”业绩得到了爆炸性增长。


“我个人觉得这家企业很有潜力,因为找工作就是个硬刚需,眼下找个好工作越发不容易,对职优你这类培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03

素质教育:产品化、标准化是关键


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确实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1996年6月,政策提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方向一直延续至今。


早些年,素质教育一直被当做一个“补充”,甚至定位为应试教育的对立面。


但现在来看, 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能够被多数家长所接受和重视,当送孩子上各种兴趣班的趋势被带动起来,需求平稳上升,素质教育辅导班也开始遍地开花。


“但素质教育一直不容易产品化和规模化,高品质的素质教育复制有难度。”王钧认为,很多素质教育还都需要面授, 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但教师的教学资质可能会参差不 齐,这是家长不愿意看到的,如何提供高品质、标准化的教学服务一直是挺难解决的问题。


不少机构试图通过在线化和双师课的手段,来解决规模化和复制的问题,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进展。双师课堂是线上线下结合比较不错的方式,但从整体执行状况来看,不少机构的服务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教育机构的“中央”对“地方”控制太薄弱, 在直接面向C端输出课程和知识的端口,总是要遵从“木桶定律”,10分的主讲教师和2分的助教,带来的综合体验可能只有3分。

04

公益性与盈利性的关系平衡


在2018年政策大年之前,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教育投资一路高歌猛进。规范政策的出台给行业带来不确定性,资本更多处于观望状态。


作为投资人,王钧认为教育产业的投资机会仍旧非常广阔, 如何平衡好公益性和盈利性二者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民促法整体明确了民办教育的地位, 但总是要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和公立教育。


例如, 政策总体支持高端国际化的双语学校,但具体落地时总还要平衡教育资源,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在具体教育产业投资上,要关注政策导向, 平衡好盈利性和公益性的关系。”


火热的教育投资在去年被政策泼了一盆冷水后出现降温,开始有回归理性的趋势,在王钧看来,这不一定是坏事。行业持续高温发展难免偏离轨道,更有爆雷的风险。


教育行业热的时候,创业者纷纷进入,各种资源也特别关注。对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参与的各类资本和玩家也多,各种‘浮躁’、‘运作’、‘潜规则’也很常见。


都希望自己能够‘爆炸’成长,对教育这种慢工出细活,品质至上的行业也未必是个好事。


现在行业适当降温,大家心态比较平和,项目价格也更加合理,对希望对这个产业长期布局的资本来说,真是个机会,王钧总结到。


撰文 | 小团圆

校审 | 石斛

视觉 | 澄悠


扫描图上二维码购买 《i-EDU内参》2019年第3期


点击“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