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  ·  英勇救火显身手,为快递小哥点赞! ·  昨天  
内蒙古自治区邮政管理局  ·  英勇救火显身手,为快递小哥点赞! ·  昨天  
智谷趋势Trend  ·  4年新增21所!河南正在拼命建大专,什么信号? ·  2 天前  
智谷趋势Trend  ·  4年新增21所!河南正在拼命建大专,什么信号? ·  2 天前  
华龙网  ·  突发!地铁车厢出现烟雾,当地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递真相还是加剧伤害?报道枪击新闻的“感染效应”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9-12 09:55

正文


来源:cjr.org

作者:Tony Biasotti

编译:花花酱(实习生)

编辑:罗布君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xjbcmyj)

据新华网报道,当地时间2018年8月26日,美国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市发生了一起枪击事件,导致包括枪手在内的3人死亡,另有11人受伤。警方指出,枪手是来自巴尔的摩市(Baltimore)的24岁男子卡兹(David Katz)。目击者对当地媒体表示,枪手是一名心怀不满的电竞玩家,因为输掉26日的电竞比赛而恼羞成怒。


警方正在对枪手的作案动机进行调查 Joe Raedle/视觉中国


枪击案的第二天,《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报道了关于这名凶手的信息。报道包括刊登了凶手的一张照片及其在麦登橄榄球(Madden NFL)比赛和接受采访的视频片段,讲述了他在2017年锦标赛上获得的胜利,以及在电子竞技领域取得的成就。


在第10段,文章第一次提到了杰克逊维尔的枪击事件,凶手枪杀了两个人后自杀了。


《华盛顿邮报》报道


“这篇文章读起来像是一篇名人专访。”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的新闻学教授妮可·达曼(Nicole Dahmen)说,“为什么要用整整八个段落来告诉读者他是一个怎样的名人?”


面对质疑,《华盛顿邮报》声明称:报道中关于凶手在电竞领域的成就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内容,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在事件中受到冲击的电竞领域以及凶手在该领域取得的成就。这些都是很难做出抉择的,我们必须在每一则新闻中都谨慎考虑什么是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尽管如此,许多学者和专家却并不买账。在他们看来,这种过度详细的个人介绍似乎在一定程度上“鼓动”了其他枪手,引发了他们的模仿行为。



“感染效应”引发枪手模仿行为


在关于大规模枪击事件的研究中,学者们通常会引用到“感染效应”的理论,这篇报道就是研究案例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样的报道对于公众来说可能是十分危险的,公布枪击嫌疑人或行凶者的档案信息是一种危险的做法。

感染理论(contagion theory)源于伦波试图分析和解释人群行为的观察。其基本假设是暗示性,激情和情绪传播程度的增加导致大众中的成员以相同方式行动。个体行为会通过“循环反应(circular reaction)”激励他人按同一方式行为,并逐渐扩散开来,形成一种激励形式。

“感染理论”认为,大规模枪击事件会滋生更多的大规模枪击事件。大规模枪击事件越多,这些事件受到的关注越多,一些问题人群就越发会认为随意射杀群众是问题人群的正常行为。但其中确切的机制还不清楚。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任何关于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报道都会造成一定的感染效应,而在报道中加入凶手的个人资料则会刺激到那些寻求关注、渴望出名的枪手,这可能会带来一些额外的风险。这些研究人员以及一些例如“No Notoriety”等组织中的成员表示,他们希望新闻媒体能够避免在报道中出现凶手的姓名和照片等信息。


No Notoriety网站


No Notoriety组织由2012年科罗拉多州奥罗拉市一家电影院枪击案事件受害者的父母成立。No Notoriety希望每篇新闻报道中枪手名字出现不超过一次,且不出现在头条新闻中,同时,新闻报道中避免提及或播放杀手的个人声明、视频或宣言等。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涉及枪支的大规模枪击案之后的13天里,再次发生此类袭击的可能性会有所增加,每次大规模枪击事件都会引发至少0.3起新的枪击事件。研究还表明,尽管影响力小于社交媒体,但媒体报道确实是传染效应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但这项研究并没有探讨类似《华盛顿邮报》的这篇报道中凶手的个人简介是否比纯新闻报道更有助于社会传播。

研究中统计的枪击事件


阿拉巴马大学(University of Alabama)研究大规模枪击事件的犯罪学家亚当•兰克福德(Adam Lankford)曾提到这篇报道存在问题。他表示,事件发生时,媒体对杰克逊维尔枪击案的实时报道大多有所不足,内容相对有限,但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中,凶手的个人简介及其在首页上的位置,以及那些枪手的照片,这些因素的确构成了“危险的关注度”。

“这向其他人传递了一个信息,他们可以通过实行大规模枪击而一举成名。”兰克福德说。


当地时间2017年10月1日夜,美国西部城市拉斯维加斯发生枪击事件,人们逃离现场。当晚,一名枪手从曼德勒湾酒店32层套房窗户向音乐会会场开枪,导致58人死亡,数百人受伤。David Becker/视觉中国


根据多名大规模枪击案的凶手在袭击前留下的信息显示,他们渴望成名,希望得到广泛的新闻报道。根据兰克福德的说法,这种感染效应在这些危险的枪手中是最强的。“在这些追求名声的枪手和被杀害的受害者人数之间是存在统计关系的。”


学者意见:隐去杀手身份能减少枪击事件的发生


2017年,兰克福德和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刑法教授埃里克·马迪斯(Eric Madfis)在《美国行为科学家》(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详尽报道,但别提及凶手的名字与照片》(Don’t Name Them, Don’t Show Them, But Report Everything Else.)。这篇文章的观点类似于“No Notoriety”组织为,他们为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报道提供了一个框架。与目前的做法相比,框架最大的变化是,除非警方正在搜捕一名在逃嫌疑人,否则报道不会出现枪手的姓名和照片。



当地时间2012年7月26日,美国奥罗拉,丹佛枪击案遇难者葬礼举行,民众持续哀悼亡者。20日零时30分左右,24岁的霍尔姆斯向16世纪剧院内正在观看电影新片《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观众扫射,并投掷了一枚催泪弹,造成12人死亡,58人受伤。Kevork Djansezian/GettyNorthAm


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保证改善感染效应,人们依然可以在Twitter、Reddit、维基百科和其他网站中找到枪手的详细信息,TMZ等小报也可能公布凶手的姓名、面孔和个人声明等信息。尽管如此,兰克福德、马迪斯和其他研究人员认为,主流新闻媒体的最佳做法就是将凶手的名字和面孔从全国性的议题中剔除,以限制感染效应的扩大。


兰克福德和马迪斯都表示,虽然他们不希望看到凶手的名字被提及,但他们知道某些时候凶手的身份很重要。在突发新闻报道中,正确了解嫌疑人可以避免公众将罪行归咎于他人。一名接受制裁的凶手姓名可以在报道审判时以负责任的方式被提及。在其他新闻中,记者可以在正文中隐去凶手的名字,设置一个链接,附上凶手的名字和其他事件细节。


“我不反对将凶手的生活进行详细、深入的报道。”马迪斯说,“但这必须是对他们生活的一种批判性调查,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物背景。”



当地时间2015年6月20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民众持续悼念教堂枪击案遇难者。查尔斯顿17日晚发生枪击案,一名白人男子冲进非裔人士聚集的教堂开枪射击,造成9人死亡。/视觉中国


该领域其他的研究人员则立场更为坚定。西新墨西哥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詹妮弗·约翰斯顿(Jennifer Johnston)认为,在大规模枪击案中,媒体没有必要使用凶手的名字或照片。约翰斯顿在其最近发表的一篇关于大规模枪击案凶手的文章中指出:“枪手们可以通过媒体的大肆报道,获得与以往因枪击案而出名的凶手获得同等的身份与知名度,这一诱因对暴力的推动力甚至高过了心理健康状况、枪支的获取等因素。”


考虑到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中感染效应的规模,约翰斯顿认为,停止全国性媒体对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报道可以将枪击事件减少三分之一,每年能挽救数百人的生命。同时,媒体应对凶手的姓名、外貌和生活经历完全保密,也避免将每一次的枪击事件都作为全国性的报道。


当地时间2018年5月18日,美国得州圣塔菲,民众纪念在校园枪击案中的受害者。STRINGER/视觉中国


“我们有数百个关于这些年轻人的故事。”约翰斯顿说,“没有什么新鲜的报道,也没有新的惊天秘密。这只是他们为了逃避痛苦,为了报复那些冤枉他们的人做出的一种模仿性行为。我知道记者们想要去报道凶手的一切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和动机等等,但我只是觉得除了在法庭上,枪击案的凶手是谁并不是最重要的。”


现实困境:真相之于社会的修正意义


对于许多记者来说,他们往往认为,个体故事很重要,每一个不寻常的故事可能对整个社会都具有启示作用。


“作为记者,我们的工作是收集信息并发布信息。”《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主编斯科特•克拉夫特(Scott Kraft)表示,“了解这些大规模枪击事件的凶手是谁,他的动机是什么,这些对于公众来说很重要。”


克拉夫特说,关于大规模枪击事件的报道还可以揭露一些问题,对相关人员追责。如果一名凶手有过一些威胁行为和不稳定行为史,但警察或学校官员忽视了这一点,那该怎么处理?又或者如果一个枪手买了一把不允许购买的枪支该如何追责?在公众不知道凶手是谁的情况下,这些细节可能永远不会被曝光。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2日,美国俄勒冈州罗斯堡,综合新华社电,美国俄勒冈州罗斯堡镇安普夸社区学院10月1日发生枪击事件,致使包括枪手在内的13人死亡、至少20人受伤。Reuters/视觉中国


反思过后,微小的变化开始在行业内产生


南佛罗里达的《太阳哨兵报》(Sun Sentinel)主编朱莉·安德森(Julie Anderson)说,帕克兰的马乔里·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Marjory Stoneman Douglas High School)17名学生被杀的事件一直是一个“世纪故事”。这是不仅是一个关于犯罪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枪支管制和学生运动的政治故事,一个法庭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制度缺陷的故事,让存在心理问题的凶手从学校和健康系统的漏洞中溜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