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定义为“公共文化空间”的方所,一直以来都将图书视为店里的主力军。
不管是在广州,还是在成都以及重庆等地,方所每家店的藏书量都必须保持在一个硬性标准之内。不仅如此,在方所每家店的藏书中,都有很大比例的外文书、外版书,甚至同一本书会出现多个不同版本,这让读者有更多选择的余地。
另外,现在可以在方所店内看到的不同版本的书籍,都是方所的专业团队根据不同的出版社、不同的编辑等考量信息,已经进行优化筛选之后的结果。
也就是说,方所的图书,在保证足够“量”的同时,还确保了 “质”,避免了消费者在海量书籍中浪费时间。
方所对于“怎么卖书”有着足够的自信。
店里的图书专员都有着丰富的阅读量,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读者推荐相关书单,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建议。
陈列的逻辑也是方所经营逻辑的重要部分。方所重视的是书本之间的内部关系,希望以细节的专业性来引导和感染消费者。于是,当走进方所,读者会不自觉地跟着一本书又一本书被不断吸引下去。
可以不夸张地说,方所不仅从细节与专业性上把书籍做出了差异化,而且着实让书籍该有的价值与魅力重新在实体空间里得到了体现。
方所创始人毛继鸿曾这样表达对成都这个城市的喜爱,“成都有很多诗人、艺术家、作家……这里的文化底蕴非常厚重。其实方所当年选择来成都,也带着向这个城市致敬的想法。”
据悉,方所成都店自开店以来,每月到店客人达20万人次以上,非节假日平均每天7000-8000客流量,节假日最高峰时能达20000人次左右。
方所提供的数据还显示,开业两年来,方所成都店已成功举办120场左右的跨界演讲活动。在2016年5月,方所还举办了2016成都国际书店论坛,邀请到全球知名的十几家书店参与其中。此外,方所还参与了多项与文化、艺术类相关的公益活动。
而这些,站在一个参与商业市场竞争的品牌商立场上来看,都毫无经济收益可言。但方所自己却有独特的理解。
“我们的确做了很多看起来与赚钱无关的事情,但这是我们一定会去做的。在一个公共文化空间里面,我们希望它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发生。”在徐敏看来,方所做的很多事情是润物细无声的存在。“可能效果不会立竿见影,但意义在于厚积薄发、潜移默化。”
现在,方所每个月都与项目方合作,根据不同主题做“会员日”活动,以后还希望更多地参与城市文化项目的设计与策划工作之中。
保证一定的经营收益,是方所得以长久存在并继续拓展下去的基础。既不能只有情怀,也不能只想着赚钱。商业与文化必然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二者才能各展其长,相得益彰。
就品牌的长期发展而言,标准化更重要还是个性化更重要?方所的答案是,坚持核心,然后因地制宜。
用徐敏的话说就是,每一座城市里的方所,既相似,又不同。相似是内容呈现上保持了一定程度上的统一,体现品牌的标准化;而不同则是指在空间打造上会与各个城市的特点相结合,做出个性化。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方所也如此。在内容组合上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但本着“致敬城市”的理念,方所必然会根据不同的城市性格,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方所每个店都有自己的风格,而且都与城市相关联,比如成都店,因为在大慈寺,因此在设计上面有藏经阁的概念;重庆店则有码头,有重庆森林的元素;去年6月30号开业的青岛店,就出现了风帆、海洋的主题。每个方所都会和城市相结合,但是主要的产品品类以及精神内核是不会变的。”徐敏如是说。
相比起两年多来发生的变化,方所的坚持似乎更显难能可贵。方所在西南地区已经布局成都、重庆两大城市,从品牌对店铺设计和面积的需求,对内容质量的把控,以及目前的开店频率,都可以看出方所在拓展上的谨慎,徐敏将其称作“机缘”。
方所的故事还在继续。对于未来的方所,似乎一切皆有可能。
徐敏说,方所的关键词大概是包容、平等、温暖。她希望每一个来到方所的人,都能感觉到轻松与自在。方所创始人毛继鸿曾说,做文化产业不能缺少“热爱”。
在方所,既可以看到对商业市场所做的“妥协”,也可以看到与商业市场所做的“抗争”。所幸的是,妥协与抗争,带来的是更丰富的商业模式,以及更厚重的文化内容。
文章内容来源:四川商业地产
找邦兄,搞事情,加微信haidao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