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要资讯
有专业的产业团队,有严谨的研究态度,还有点不正经,你们想要什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航务周刊  ·  【货主论坛】“2025跨境冷链与国际贸易协同 ... ·  8 小时前  
开发者全社区  ·  75司的VIP们 ·  昨天  
中国航务周刊  ·  这一港口春节期间创下47项生产高效纪录 ·  2 天前  
中国航务周刊  ·  不到24小时,美国邮政宣布:恢复接收中国内地 ... ·  2 天前  
潮沈阳  ·  这笔费用,今起上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要资讯

查理 · 芒格:你应该不断推翻那些自己最钟爱的观点!

要资讯  · 公众号  ·  · 2021-03-19 17:42

正文

点击上方 “要资讯” 关注我们




导读:

芒格给读者出了一道思考题, 如果你穿越回1884年,那么你该做些什么,才能够创造一个在150年后价值达到2万亿美元的公司呢?如果有一家公司全都做到了,那么它值不值得投资呢?

来源:巴伦读书会

达尔文一生中很多时间都在进行逆向思考,试图推翻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同时也是他最为钟爱的观点。

我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吸收消化了几条超级简单的通用观念,并且发现这些观念对解决问题很有帮助。

我现在将描述其中的五条,然后会向你提出一个极其高难度的问题。确实很难,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如何将2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变成一个足以称为巨大成就的数字——20 000亿美元。然后我要试着通过我的那些通用观念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后,我会告诉你在推断过程中使用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教育方面的结论。我将以此来结束演讲, 因为最终目的就是让这段话有教育意义,今天游戏的宗旨就是探寻更好的思考方式。

我的第一个有用的观念就是,通常简化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把一些无须费神就能做出判断的大事情决定下来。

第二个则模仿了伽利略的结论,即科学事实通常只有通过数学方式才能揭示,数学就仿佛是上帝的语言。伽利略的理论在乱糟糟的实际生活中也很管用。在大多数人生活的世界中,如果没有流畅的数学思维,就好像一个单腿的人在参加一场异常激烈的比赛,注定无法赢得胜利。

第三个观念是仅仅会用正向方式来思考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学会逆向思维,不然就会像一个村夫想知道他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他就永远不会去那个地方。确实,很多问题不能通过正向思考的方式来解决。这就是为什么伟大的代数学家卡尔·雅可比会翻来覆去地说:“逆向,始终要逆向思考。”毕达哥拉斯也正是通过逆向思维证明了“2的平方根是一个无理数”。

第四个有用的观念是最好、最实用的智慧就存在于基本知识中。不过有一个极其重要的限定性条件:你必须用跨学科的方式来进行思考。你要习以为常地使用在每一门基础学科的一年级课程中会学到的那些简单易学的道理。当你掌握了这些基本的概念,你想要解决的问题就不会受到制约,大学以及许多商业性机构由于划分成泾渭分明的不同学科和不同部门而有其局限性,它们强烈反对在所圈定的区域之外冒险。取而代之的是,你必须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就像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穷理查年鉴》中所给出的建议: “如果你希望完成一件事,那就行动。如果不想,就迈步走。”

如果你在思考问题时全然依赖别人,经常花钱向专业人士寻求咨询,那么无论你何时跨出自己的狭小区域,都会遭受很多不幸。这不仅仅会使你陷入复杂的协调工作中,搞得精疲力竭,同时,你还会遭受一个由萧伯纳塑造出来的人物所揭露的事实给你带来的打击:“说到底,每一种职业都不过是哄骗外行人的把戏而已。”

事实上,萧伯纳笔下的人物,一句话就说出了萧伯纳所痛恨的那些情况。这并非总是由于你的那位知识范围狭窄的专业咨询人士有意地渎职而使你精疲力竭。相反,你的困境通常是由他无意识的偏见造成的。由于他和你的经济利益立场不同,你的目的常常会受到他的认知带来的损害。同时,他还会经历下面这句谚语所形容的心理困扰:对于一个只有一把锤子的人来说,任何问题看起来都很像钉子。

第五个有用的观念是真正伟大的、非常出色的成果通常只可能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比如,结核病有药可治,至少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药方正是将三种不同的药物按比例混合而成。而另一个非常出色的成果,比如说飞机能够起飞,也遵循了相同的模式。

现在,该是我提出实际问题的时候了,这个问题如下:

1884年,在亚特兰大,你和其他20个与你相仿的人一起被带到一位富有而又古怪的亚特兰大公民面前,他叫格洛茨。你与格洛茨有两处相像的地方:第一,你们一般都会借助那五个很有用的普遍性原理来解决问题;第二,你们都通晓大学所有基础课程里所讲授的基本概念,也就是1996年大学里教的那些。不过,所有的发明家以及所有用来证明这些基本概念的例证都是1884年之前就已经有的。你和格洛茨对1884年之后发生的事情都一无所知。

格洛茨愿意投资200万美元(以1884年时的货币价值计算)成立一个新公司,进军非酒精饮料业,并且永远在这个行业经营,他拿出其中一半的净资产来建立一个格洛茨慈善基金会。格洛茨想为这种饮料起一个在某种程度上吸引他的商品名字:可口可乐。

这家新公司的另一半净资产将会给这样一个人,这个人能十分成功地向格洛茨证明,他的商业策划将使格洛茨基金会在2034年升值为10 000亿美元,即便公司每年都要拿出很大一部分收益用来分红。而即使扣除支付出去的数亿美元的分红,这家新成立的公司整体价值也将达到20 000亿美元。

你有15分钟的时间进行提案,你会对格洛茨说些什么呢?

以下就是我的解决办法,我提给格洛茨的方案只采用那些有用的普遍性原理,以及每个聪明的大学二年级学生都应该知道的一些概念。

格洛茨,要使我们的问题简单化,首先要做的就是“不用动脑筋”的决策,决策的步骤如下:第一,我们永远都别指望只通过销售一些普通的饮料来赚取20 000亿美元,所以,我们必须打响“可口可乐”品牌,使其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受法律保护的商标。第二,我们可以首先打开亚特兰大市场,然后成功占领美国其他地区的市场,最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我们的新饮料,这样就能赚取20 000亿美元。这就需要开发一款产品,由于利用了强大的自然力量,能引起全世界的共鸣。能找到这种强大的自然力量的地方恰恰就是大学基础课程的主旨所在。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数字的计算来确定我们的目标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理性地猜想到2034年的时候,全世界将有约80亿的饮料消费者。平均起来,这些消费者按实值计算将比1884年的消费者富裕得多。每位消费者的身体主要是由水分组成的,每天必须摄入大量的水分来补充人体所需,而这恰恰相当于8罐饮料。

这样看来,如果我们的新饮料以及我们开发出的新市场中其他一些模仿我们的饮料能占据或拓展世界饮料行业25%的市场,我们就可以占据整个新市场的一半份额,那么到了2034年,我们就能售出29 200亿罐饮料。如果每罐饮料可以净赚4美分,我们就可以赚到约1 170亿美元。这就足够了,如果我们的公司可以保持良好的增长率,那么在2034年价值20 000亿美元将轻而易举。

一个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到了2034年,每罐饮料净赚4美分的盈利目标是否合理。如果我们能创造出一种可以引起全世界共鸣的饮料,那么答案就是肯定的。150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美元,就像罗马的德拉克马(希腊的货币单位)一样,肯定会贬值。与此同时,全球普通饮料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也会大大上升。此外,消费者购买廉价商品的倾向也将使他的经验丰富起来,而饮用水涨价则会相当快。

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这种简单产品的成本按照不变购买力来衡量将会下降。所有四种因素综合下来都对我们每罐4美分的盈利目标有利。如果以美元来衡量,世界范围内的饮料购买力很可能在150年的时间里至少上升40倍。反过来想,这使得我们每罐饮料的盈利目标在1884年的条件下只有每罐4美分的四十分之一或者说每罐1美分的十分之一。如果我们的新产品可以引起全球共鸣,那么这个目标将会很容易超越。

这就决定了接下来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制造出这种具有普遍吸引力的饮料。在大的范围内有两个挑战交织在一起:第一,我们必须开创一个新的饮料市场,它可以在150年的时间里占到全球饮料的四分之一。第二,我们必须悉心经营,在新开辟的市场中占有一半的份额,所有其他的竞争者加在一起也只能分享剩下的一半市场份额。所有这些都称得上是非常出色的成果。因此,我们必须调动所有我们能够想到的有利因素来解决问题。简而言之,只有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有可能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 幸运的是,如果你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上每一节课都保持清醒状态,那么,这些互相交织的问题解决起来也就简单明了。

就从研究我们不动脑筋就做出的简单决定——必须依赖一个强有力的商标着手,研究这样做的后果会怎样吧。自然而然地,这种结果让我们运用适当的基本专业术语来正确理解我们公司的本质。 我们可以从基础心理学课程的角度看到,我们本质上是要创办一个产生和维持条件反射的企业。“可口可乐”商标及其商品包装都将成为一种刺激,消费者购买和饮用我们的饮料,将会是我们所期望的那种反应。

那么,怎样才能创建或维持条件反射呢?心理学教材给出了两个答案:首先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来实现;其次通过经典性条件反射,通常也称为巴甫洛夫反射,这个名称用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俄罗斯科学家。鉴于我们想要得到一个十分出色的结果,我们必须同时使用上述两种条件反射技术——还要发明各种手段来增强每种方法的效果。

我们问题中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个部分很容易解决,我们只需运用以下方法:首先,使喝饮料的刺激最大化;其次,这种被我们创造出来、为我们所期待的条件反射,由于竞争产品也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而难以区分,我们必须将这种可能性降到最低。

对于操作性条件反射所能产生的回报,我们只发现以下几种是切实可行的:

(1) 食物有提供能量或其他成分的价值;

(2) 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味道、质地和气味等在人的神经系统里会成为刺激消费的因素;

(3) 刺激物,如糖、咖啡因;

(4) 人在热的时候希望有凉爽的感觉,而冷的时候又希望有温暖的感觉。

要想获得非常显著的成果,我们自然会将以上所有这些刺激因素都包含在内。

一开始,很容易就能决定我们的饮料要设计成在冰冻的情况下饮用。因为人们通过喝饮料来降暑的可能性大大高于取暖。此外,太热的时候,人体的水分就会随之消耗,反之则不然。我们也很容易就决定在饮料中同时加入糖和咖啡因两种成分。毕竟,茶、咖啡和柠檬水已经遍地都是。同时我们也很清楚地知道必须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带着狂热的心态才能决定出新饮料的口味和其他特性,使它能在同时含有糖和咖啡因的情况下使人们的愉悦感受达到极点。而且,我们所希望的那种操作性条件反射一旦受到激发,也就很有可能被同类产品使用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所取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产生,同样有一个明显的答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们的饮料出现在全球各地,随处可见。我们应该将这个想法变成公司每个人都疯狂追求的目标。毕竟,如果没有试用过,任何竞争性的产品都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这是每一对夫妻都懂得的道理。

我们下一个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 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中,强烈的效果仅仅来源于两种行为之间的联系。 铃声刺激了狗的神经系统,使其在不吃东西的情况下也加快唾液分泌。看着那个自己永远都得不到的美女,男士的大脑会对她手里握着的那种饮料产生强烈的渴望。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各种各样我们可以想到的、合情合理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只要我们身处这个行业一天,我们的饮料及其促销活动都必须在消费者的脑海中和所有他们喜欢或欣赏的事物联系起来。

要建立如此大规模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必然耗资不菲,尤其是花在广告上面的费用。我们将会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付出巨额资金,不过这些钱是花在了刀刃上的。由于我们在新的饮料市场中快速扩张,我们的竞争对手如果想要创造他们所需要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效应,就处于劣势地位,必须花更多钱做广告。这一结果,再加上因销售量创造的影响力而产生的效应,应该能够帮助我们在任何一个新市场都占有并保持至少50%的市场份额。事实上,假如购买者分散在各地,我们比别人更高的销量会为产品分销提供巨大的成本优势。

此外,因连锁反应而产生的巴甫洛夫效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新饮料的口味、质地和颜色。考虑到巴甫洛夫效应,我们明智地选择了带有异国情调、听起来很高级的名字——“可口可乐”,而非什么平淡又缺乏想象力的“格洛茨牌咖啡糖水”。出于类似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因,让我们的饮料看起来更像葡萄酒而非糖水,绝对会是一种明智之举。因此,如果这种饮料原本看起来是透明的,我们就必须人为地加入一些色素。同时,我们会在饮料中充一些碳酸气,让它看起来更像香槟或其他一些高档的饮品,当然也要使其味道更佳,并为那些竞争模仿者制造壁垒。并且,由于我们要在产品上附加如此多的心理效应使其显得高档,所以,那种口味必然与其他任何普通口味都不一样,由此我们可以为竞争者制造最高难度的挑战,同时不留一丝机会让任何市场上现有的产品因为口味和我们撞车而渔翁得利。

除此之外,心理学教材中还有什么可以帮上我们新公司忙的理论吗?人的天性中有一种强大的“有样学样”心理,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会证明”。在此处可以理解成仅仅因为看到别人消费的场面就激发了某人的模仿型消费。它对我们的帮助不仅仅是诱惑人们试喝我们的饮料这么简单,还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给予鼓励,而且这种鼓励是能亲身感受到的。我们无论是在设计广告、筹划促销活动还是考虑以放弃眼前的利润为代价,增加现在和未来的销售量时,都必须时刻顾及强有力的社会证明因素。就增强企业的销售能力而言,增加每条分销渠道的销售额,比研制其他许多产品更有帮助。

我们现在可以知道的是:(1)应用大量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2)利用强有力的社会证明效应;(3)发明一种饮料能因为口感极佳、补充能量、兴奋神经同时也如人们期望的那样是冰镇的而引起消费者多重的操作性条件反射。通过以上三点的结合,我们将利用这些精心选择的因素,使销售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加速增长。因此,我们即将开始一种类似于化学中的自我催化效应,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卓越效果,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

我们公司的物流和分销战略将很简单。要销售我们的饮料,只有两种实用方法:(1)作为原浆卖到冷饮柜和饭店里;(2)完全将它当作罐装碳酸饮品。要想得到极具影响力的效应,我们自然而然就会两种方式都采用。同时,想要获得明显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及社会证明效应,我们必须长期进行广告宣传和产品促销活动。超过原浆价格40%的费用将用于销售渠道。

只需要少数几家原浆制造厂就能满足全世界的需求。但是,每一罐饮料都占用空间,而且其中大部分都只是水而已,运来运去毫无必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在世界各地分设瓶装工厂。如果能建立“第一销售价格”(正如通用电气对其发明的电灯泡一样),不论是我们的原浆液还是任何带包装的产品,都能使利润最大化。牢牢地掌握利润的控制权的最好方法就是让每个独立的装瓶商成为我们的分包商而不是原浆的买主,当然更不会成为原浆的永久特许经营商,更不能把原浆的价格永远都固定在最初的价格上。

由于无法为我们最最重要的口味申请专利,我们将像强迫症患者那样去保证配方的安全。我们还会在秘方保存方面大肆炒作,把它说得玄乎其玄,从而进一步增强巴甫洛夫效应。随着食品工程学的发展,其他人最终可以把我们的产品口味复制到几乎一模一样的地步。不过,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已远远走在前面。由于有非常强势的品牌,完善的、“随处可得”的全球分销系统,口味的复制不会成为我们向目标前进的障碍。食品化学的进步固然帮到了我们的竞争者,但同时技术革新也将相伴而来,给我们带来益处。比如说制冷技术、更快捷的运输,还有针对减肥者在饮料中加入糖的口味却无须加入糖的热量等技术。此外,相关的饮料机遇还将接踵而至,我们必须牢牢地把握。

最后再让我们运用雅可比的逆向思维检查一下企业发展的计划。有什么是我们所不希望,因而一定要避免的?看来有四个明确的答案:

第一,必须避免喝完后因为饮料甜得发腻而产生抗拒感,从而停止购买行为。这种行为属于生理学的标准流程,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是因为基因载体上被施加了一种普遍有效的自我节制影响,用于增强人类基因的复制。为了让消费者能在炎热的天气下一瓶接一瓶地饮用我们的产品而不会生腻,我们将在不断尝试和屡次失败中找到一种美妙的口味,让问题迎刃而解。

第二,我们必须避免商标甚至商标中部分名称的盗用。这将让我们损失巨大。打个比方,如果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导致市场允许其他种类的“可乐”进行销售,例如,“百比可乐”。如果真的存在这种“百比可乐”,我们也一定是这种品牌的拥有者。

第三,在拥有如此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应该避免因嫉妒带来的负面效应。作为人类的一大天性,嫉妒在“十诫”中居于显著的位置。亚里士多德曾说,避免嫉妒的最佳方式就是名副其实。我们将孜孜以求地追求产品质量、包装质量和合理的价格,在无害的基础上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

第四, 招牌式的口味风靡整个新市场后,应当避免对口味做突然性或重大的调整。即便在蒙眼测试中新口味的表现更好,改变口味也是蠢事一件。这是因为我们的传统口味已经深入人心。根据心理学有限选择效应,对口味做重大调整有弊无利。如果激发了消费者剥夺性反应过激症状(因已拥有的东西被剥夺后产生的强烈的不适反应)——会让人类难以面对“失去”,也会使大多数赌徒失去理智。此外,这样的调整能够让对手通过复制我们原先的口味,利用这两种情况——消费者剥夺性反应过激症状产生的反感情绪,通过我们之前的努力而赢得的消费者对原始口味的偏爱——而渔翁得利。

以上就是我对如何在扣除数亿红利后把200万美元增至20 000亿美元的对策。我认为,它将赢得身处1884年的格洛茨的赞许,也能比你一开始所想的更有说服力。毕竟,运用学术上的有效观点后,决策的正确性就显而易见了。

我提出的解决方法跟现实世界中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有多一致呢?直到1896年,也就是虚构的格洛茨用200万美元大刀阔斧地进行企业扩展过后的12年,现实中的可口可乐公司获利低于15万美元,盈利几乎为零。之后,它还把自己的商标丢掉了一半,而且以固定的原浆价格批准了永久性特许经营装瓶商。有一些装瓶商的效率并不高,可口可乐公司对此束手无策。在这种系统下,失去了价格控制能力,如果它能保留这种能力,情况可能会完全两样。

即便如此,实际上可口可乐公司遵循了交给格洛茨计划的大部分内容,目前它的价值是1 250亿美元,为了在2034年实现20 000亿美元的目标,每年必须以8%的速度增长。如果至2034年这段时间里,它的供应量能以6%的速度增长,很容易就会达到年产量29 200亿瓶的供应目标。而且在2034年后,可口可乐代替白开水的空间还很大。所以, 对于虚构的人物格洛茨来说,如果他能够更加迅猛地行动,避免发生最严重的错误,本可以轻松地达到20 000亿美元的目标,甚至可以在2034年前圆满完成。

这一过程最终将我带到了今天演讲的主题。 如果我对格洛茨问题的解答大体正确,或者你们能在我答案的基础上再给出一个我认为正确的答案,我们就可以认为教育界中存在一个重大问题——大多数获得博士学位的教育家,甚至是心理学教授和商学院院长等,也不一定能给出如此简单的答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