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萨克斯坦高官叶尔兰·卡林到访中国人民大学,分享了哈国人口政策改革经验。
演讲结束后,人大教授王宪举提出了一个问题,内容过于震撼,哥直接放原文:
“听说(你们国家的)女大学生毕业以后就生孩子,一个一个地生。她们怎么能够这么相信你们的话,老老实实的、服服帖帖的就这么生孩子,早生、多生。”
怎么说呢,像是刚“收留”了女大学生、来咨询怎么生孩子的话术。
上图的公众号推送已经悄无声息地删除了,但从现场提问,到审稿、发布,没有一个参与者站出来表示这些话有问题,原文标题甚至是“全场会心一笑”。
被声讨后,除了一些校友下场阴阳母校,人大和王宪举教授到现在都毫无回应。
网友们不乐意了,又扒出这位教授在莫斯科任职期间,疑似将自己没有任何新闻学背景的老婆,也以大报记者的身份调来莫斯科,为的是“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
还把老婆名字一起挂上著作。
当然,这番操作也不一定违规,到现在也不乏给外派人才配偶解决工作的措施。
回到人大演讲上那个问题。
王宪举说,自己才到访哈萨克斯坦,发现当地有很多小孩。他称赞哈国政府采取了有效措施鼓励生育,反观中国,“现在女同志是不愿意结婚,不要小孩,家长也好,领导也好,你动员她,劝她,她不听”。
王宪举对此感到不解,于是他在这个公开且有外交性质的场合,发出了一个灵魂提问:哈萨克斯坦是如何做到女大学生毕业以后就生孩子,一个一个地生,“她们怎么能够这么相信你们的话,老老实实的,服服帖帖的就这么生孩子,早生、多生?”
叶尔兰·卡林显然立即感受到了“老老实实”和“服服帖帖”的不合宜,他回答说,自己有六个孩子,但“都不是强迫的”,并强调:“不要强迫妇女去生孩子,或者改变她,让她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叶尔兰顾问表示,哈萨克斯坦并不会强迫妇女去生孩子,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各方面。
年轻人没钱没信心,当然不愿意生孩子。
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一周后于官网发布了现场实录,并取用《当这位高官说有6个孩子时,在场都会心大笑》的标题,由此可见,王宪举的问题当时并没有引起在场人士任何异议。
但上述实录发布后,却在互联网引发众怒,直斥“这样直白提问让人感到生理不适”,难以相信“这是人民大学的教授!”
一石激起千层浪,“催生”已是年轻人反感的话题,在这个节骨眼,王宪举还要求“老实”和“服帖”地生,引发网民潮水般的恶评。
有网民留言质问:“女大学生是生育机器吗?”还有网民回呛:“就是这种‘爹味’的男人太多了,中国女性才不愿意结婚生育”。
卡林的回答其实非常明确,要缓解生育率问题,更重要的是投入真金白银提供支持。
中国多地为响应中央号召,近年也相继推出二孩、三孩家庭优惠政策,例如向相关家庭发现金补贴、提供住房支持政策、延长育儿假等。
但这些政策的落地和执行却要打上一个巨大问号。据中国媒体上月报道,河南省郑州市推出优化生育政策两个月后,迟迟未兑现向生育三孩家庭提供现金补贴的承诺,连规定的育儿假和延长产假政策也未得到落实。
与生育政策落实不到位相比,网民对王宪举的愤怒更多来自于“老实”和“服帖”。
不少网民联想起前不久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山西精神病女硕士被“收留”事件,讽刺“服帖”、“老实”和“收留”可以收录进2024年关键词汇。
有分析进一步认为,“老实”和“服帖”不仅是男性针对育龄女性的规训,还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顺从要求,他们本能地认为下位者“就应该老老实实、服服帖帖、本分听话”。
而他们眼中的下位者,还包括职场中的下属、雇佣关系中的打工者、城市中的外来劳务者、婚姻中的妻子,以及家庭中的孩子。
正如一些专家建议“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可以先结婚生子”,“农民在县城买房开车回村种地”,“大学生应贷款买房”等被骂上热搜,这些建议也带着上位者的傲慢。
有网民认为,王宪举之所以能这样提问,是他打心眼里就把女性工具化,而现场很多听众竟然没有异议,是因为他们习惯了。
本文来源:新浪微博;本文转载自:书圈。本文转载仅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公众号转载使用,须保留本公众号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人民大学教授
王宪举的
不当言论,
反映了根深蒂固的性别偏见。
王宪举教授的提问中使用了“老实”、“服帖”等措辞,
直接暴露了对女性的工具化思维,
将女性的社会角色狭隘地限定为生育工具。
这种语言不仅令人感到不适,
还隐含着对女性自主权的剥夺,
与现代社会提倡的性别平等背道而驰。
这是以上位者傲慢的视角,
贬低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价值。
王教授的言论中流露出一种“俯视”的姿态,
即将个体对社会政策的回应视作“顺从”,
而非自主选择。
这与一些“居高临下”的政策建议,
如“年轻人先结婚生子再谈工作”,
“大学生贷款买房”等有类似逻辑,
即:忽视个人的实际处境与需求,
用权威视角掩盖社会系统性问题。
哈方的回应凸显了成熟与克制,
哈萨克斯坦高官叶尔兰·卡林的回答不仅平稳化解了尴尬,
还明确表态反对任何形式的强迫生育政策。
他强调女性自主性的重要性,
与王教授的言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也凸显了当下某些国内话语的滞后性,
即未能意识到现代女性在生育和婚姻问题上的自主诉求。
另一方面,
这反映了媒体与机构的角色缺失。
事
件
中提到,
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在推文中未能意识到问题的敏感性,
甚至以“全场会心一笑”进行轻描淡写的描述,
显示出对性别议题的漠视。
这种反应表明,
不少学术机构和媒体对公众情绪及性别平等观念的认识还需提升。
王教授的困惑和提问背后,
反映了我国当前面临的生育率下降问题。
但试图通过规训个体(尤其是女性)来解决这一问题,
是对问题本质的误解。
生育率的提升需要以改善社会环境为前提,
例如完善育儿支持体系、减轻育儿成本、优化女性职业发展环境,
而不是单纯呼吁“早生多生”。
此事引发的广泛批评,
源于公众对“父权式语言”和“强迫性政策”的警惕。
这不仅关乎性别平等,
还关乎个体在面对强势权力话语时的基本尊严。
“老实”、“服帖”这些词汇在传统语境中带有支配意味,
而公众的反感表明,
人们希望在社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
这起事件折射出社会中长期存在的权力与性别不平等问题,
同时也为学术界、政策制定者以及媒体从业者敲响了警钟。
要解决生育率等深层次社会问题,
必须摒弃过时的思维,
转而关注如何通过政策创新和资源配置,
满足个体的实际需求。
公众的批评是对这种不平等观念的抵制,
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声音,
无疑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这个世界非常广阔,除了国内的学术圈,
也可以选择国外高薪读博、博后。
很多人不了解这些,
无非是信息闭塞不知道还有更多选择。
我曾经举办过许多直播连线活动,
为大家免费连麦答疑解惑(在我的同名知乎有以下直播的文案素材)。
大专生直升海外名校硕士?免学费的欧陆也了解一下【直播连麦咨询44】
全奖读博之北美篇:本科直博还是先读研提升?【直播连麦咨询43】
全奖读博之亚洲篇:香港新加坡日韩中东【直播连麦咨询42】
也邀请我全球的朋友朋友来我的直播间做客,
【移民人生01】小镇做题家的十五年奋斗史—从农家子弟到德国医生【直播连麦咨询28】
【移民人生02】 “天坑”专业顺势而为:加州材料学博士分享上海“做题家”的美国移民躺平之路
访谈德国全职普外护士马静雅:跨越国境--从小镇中专生到世界名校【移民人生03】
【教职人生05】学术界&工业界游走:访谈港中文商学院教授、快手顾问数据科学家张任宇
创业失败后留学新加坡,南科大助理教授的留学与教职之路【教职人生02】录播
用视频访谈的形式分享他们的经历。
自从1年多前开启直播以来,
我每周六早晨7点、每周日晚上7点几乎雷打不动坚持至今。
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人生是旷野,每个人都值得更多选择!
(接下来2周开启西班牙瓦伦西亚度假模式,故仅在周六早晨7点与大家连线答疑)
关注公众号
往期推荐
Recommended rea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