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怀左同学
打破你的原则,成为你的例外 微信公号:怀左同学 新浪微博:怀左同学 个人微信:dapanghuaizuo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2025年全面从 ... ·  9 小时前  
洪观新闻  ·  美主要银行CEO薪酬普涨 ·  2 天前  
洪观新闻  ·  美主要银行CEO薪酬普涨 ·  2 天前  
西藏发布  ·  拉萨新航线今起正式开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怀左同学

你站着别动,我过去找你——看《一个人的朝圣》

怀左同学  · 简书  ·  · 2018-02-16 12:28

正文

文/怀左同学

01

断断续续,我终于在大年初一的上午看完了《一个人的朝圣》,很久没有在书中找寻自己的感觉了,认真读完,感慨颇多。

最近我一直在反复思考一个词:觉察。我从三亚带回了它,沉淀,琢磨,结合经历,好像有了一点点感同身受。也算缘分吧,就在我觉察自己的时候,一本心灵旅途的书,出现在了我面前。

它就是《一个人的朝圣》,读完时,我泪流满面。

也就是一些细节,像电流般,不自觉会触动我。主角哈罗德走在路上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前些年一个人背着包旅行的种种;奎妮患癌症去世的画面,让我想起了同样患癌症去世的爷爷。

当生命宣判了一个人的死刑时,剩下的另一些人,只能以泪洗面。

合上书,让我总结时,我觉得这是一本追寻的书,一本自我治愈的书,一本需要耐着性子细细品味的书,一本看完后会思绪万千从而真正发现自己的书。

好书,就像一面镜子,照照你,再照照整个世界。

这个过程因人而异,因为深者见深,浅者自浅。


02

有一个想法,它如灵光乍现。

主角哈罗德是一个普通到完全可以被世界忽视的人,一辈子做着简单的工作,弯腰低头,家庭不和,儿子早逝,在生命的暮年,他踽踽独行。

在这样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一封来自老友奎妮的信,如平地惊雷,改变了他的生活。奎妮患了癌症,来信全为告别,而哈罗德在写回信时,突发奇想,觉得步行去探望奎妮,便可以治好她的绝症。

路上的一个小姑娘,加深了他的信念。于是87天,627公里,步行横跨整个英格兰,他靠的就是这个信念: 只要他走,奎妮就会活下去

有点天真,带些幻想,像现代的堂吉诃德,在没有一点准备的情况下,哈罗德出发了。

这是一条他自认为的救人之路,也是一条他用回忆丈量自己人生历程的路

他这辈子,有过太多的窝囊和难受,想起奎妮和自己早逝的儿子时,仿佛呼进的每一口空气都长了角,硬生生,划过他的胸腔。

然后,血肉淋漓。

我要寄一封信给我的老朋友:奎妮,等我去看你。


03

回忆就像流水,走在路上,时不时淹没略显疲态的哈罗德。

奎妮的善良,自己的窝囊,儿子的悲剧,妻子的隔离……往事种种,让哈罗德得以分身,回望自己的过去,他仿佛以第三视角,看着那个一路走来,慢慢变老的自己。

原生家庭带来的自卑与挫败感,陪伴了他一生,他害怕失败,害怕亲近,害怕被人忽视的那种不安全感。所以当别人把他看成顶天立地的男人时,他的内心深处,全是不为人道的弱小与孤独。

背的包袱太重,早早压弯了他本就脆弱不堪的腰,以致于很多事情,他不敢面对,没能处理,只能扔一边,让感情变质,让亲情生疏。

他怂了一辈子,好在,终于在暮年, 做出了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好在,他坚持了,当很多人反对他时,他说: 我想去试试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大学时一个人背包旅行的经历,穷游中国,靠的,更多是年轻好奇的心和不想服输的勇气。露宿过街头,也在山上过过夜,因为没钱逃过票,也和偶遇的陌生人,在路上把酒言欢。

回望时,那都是一个人追寻真正自己的路。

城市里的林林总总太喧闹,一个人行走时,很多东西,才会如明镜般清晰。

原来我就是个普通人:活过,怂过,努力过,也挣扎过。

到最后,我想真真正正,当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04

书中的一个情景,像极了《阿甘正传》,不过哈罗德,根本不是心无旁骛的阿甘。他的善良比阿甘更细腻,所以他的忧愁,并不为旁人所知。

因为被报道,哈罗德慢慢成了名人,粉丝多了之后,携带各种私心的追随者,陆续找到了哈罗德。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想来,这是哈罗德的真实感受,他为奎妮而去,而他们,为自己而闹。

这让我想起了生活种种,每件好事,总有很多人在做,但真正热爱的人踏踏实实,弄虚作假的,都是那些无病呻吟,每天吆吆喝喝,只会涂脂抹粉的生活种种。

能走到最后的,往往,只剩赤子之心,因为真正的朝圣,在心。

有人问哈罗德:“你真的从心底相信你可以走到贝里克?”

“我不焦急,但也不拖拉。只要一步接着一步往前走,总会到的。”

就像蜗牛,虽然走得慢,但往前走的姿态,从没变过。


05

走这一路,其实也是改变的开始。

哈罗德变了,回望过去的生命和挚爱,他发现了自己的懦弱和渺小,其实早年的种种一直跟着他。历史就是历史,你无法脱离你的出身,就算你戴上领带,也不会改变。

记得朋友和我说过:“ 像我们这些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早年的贫穷会一直跟着我们,所以我们奋斗的历程,也是不断向上的过程 。”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追求俗世的成功是一,更重要的,我们在越过高山之后,还需要不断修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