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广电系统突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广电视听“二三四”工作定位和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对标先进、争创一流,推动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68%和99.70%,全省行业实际创收收入达到41.88亿元。
精心打造通俗化大众化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视听精品,指导推出《自信中国说》《新思想 一路讲》等电视理论节目。积极参加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遴选全省50家行业机构354个客户端、账号,搭建起全省广电新媒体协作平台,《镜头里的故事·产业兴滇大家谈》系列节目5次登上联盟成员宣传“爆款”Top10榜单。持续推进广电视听文艺精品创作三年行动,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资金613.5万元,扶持144件作品、17个机构,21部作品获广电总局及国家有关部委评优或扶持,新闻作品连续6个季度入选广电总局优秀名单。联合省委宣传部开展应急广播“七个一”日常宣传,全省应急广播信息条数超过82万条,在全省特别是面向农村群众唱响了新时代主旋律最强音。
争取省级财政资金2980万元,建成云南省广播电视与视听新媒体监测监管平台,全省82套广播节目和164套电视节目,以及1300余个新媒体平台、账号纳入监测监管范围,硬件水平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全省各州市建成监测监管平台11个,基本形成省市贯通、协调联动的监测监管合力。制定安全播出10项报告清单,组建全省安全播出专家库,厘清全省922座广电发射转播台底数,建成无线传输覆盖网“四库”,全年安全播出重大事故同比下降52%。
“村村寨寨广播响”工程(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纳入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和省委主题教育民生项目清单,全省建成1个省级平台、16个州(市)级平台、129个县级平台,各类终端超过12万个,116个县(市、区)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终端全覆盖,提前2年完成“十四五”国家规划任务目标;累计播发信息100余万次,在政策解读、森林防火、农技推广、农村普法、儿童防溺水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建成基层广电公共服务网络,全省各乡镇、行政村便民服务中心均设置广电服务窗口,在129个县(市、区)建立市场维修网点1140个,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上线云南省基层广电公共服务信息化系统及微信小程序,让“电视看不了,手机扫一扫”为广大群众熟知;2023年全省平均每月接收和处理群众报修约700件,24小时内办结率超过80%,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明显提升。
圆满完成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第一阶段任务,全省484万电视用户实现开机看直播,开机时长缩短30%以上,收费包压缩超过50%;电视用户回流明显,截至2023年底,云南有线电视和IPTV用户数较治理前分别净增9.05万和26万。守牢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开展网络视听节目专项核查28批次,关停违规视听网站4个;配合打击取缔“黑广播”14个,查处非法境外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1316套。规范全省广电视听领域行政处罚,办结各类行政许可事项602件,政务服务好评率保持100%,广电视听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在腾冲科学家论坛期间举办“科技赋能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系列活动,共同探索行业发展趋势。与省委宣传部联合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综合成效季度、年度评价工作,红河州融媒体中心入选全国广电媒体融合成长项目。积极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有线电视“一网整合”工作为前期完成任务的9个省份之一。作为全国地面数字电视700兆赫频率迁移项目任务量最大的省份,项目通过终验,为广电5G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