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自有品牌大会暨蚂蚁商业联盟年会:携手合作 共同发展电商、新零售、自有品牌……,零售界内各种新业态、新事物层出不穷,中国零售业真正进入了发展变革期,及时认清现状,抓住机遇,显得至关重要。8月22日,由中国蚂蚁商业联盟和中国自有品牌联盟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自有品牌大会暨蚂蚁商业联盟年会在郑州会展中心轩辕堂举行。15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零售企业代表参会,一起探讨未来零售业发展路径,规模已超去年10月份召开的第一届展会。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创始会长、监事会主席郭戈平
“真正把自有品牌看成自己的孩子去培养,让他最后在你家里成为你家的顶梁柱”。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创始会长、监事会主席郭戈平看来,要格外用心去做自有品牌,保持品牌的一致性、可持续性,把它当成一个长期的战略工程,而不是只着眼于眼下,见一时在市场上不受消费者欢迎、难以获利就想着放弃,换另一个做,这就是企业经营上的不延续。
而造成经营上的不延续,是因为企业政策上的难以持续。在自有品牌核心的KPI上,譬如说如何去很好地规划、考虑毛利、销售、占比以及如何排定他们的顺序,实际上就决定了企业对整个自有品牌战略的思考。她认为,现在国内很多零售企业,对自有品牌长期战略的思考未能更加持续或者深入,而对短期的单个商品的思考会更强一点,这样可能就会影响到企业自有品牌整体的发展。
郭戈平表示,现在国内自有品牌的开发更多是“自有商品”,不是自有品牌。企业家们更多是从商品去看商品,而不是从品牌上来看商品。实质上是把每一个产品当成单一的产品来开发,走的是产品生产商对产品开发的路。而非作为一个零售商,从零售商自有品牌最核心的两个字即“品牌”这个角度上进行统筹规划。“所以,基本上我们现在所做的自有品牌还是从生产商的角度上来推自有品牌,最看中的是毛利,而不是从消费者的角度上来看它的性价比。”她说道。
蚂蚁商业联盟董事长、全国自有品牌联盟董事长、河南金好来超市联盟董事长吴金宏
今年,是蚂蚁商联举办的第二届全国自有品牌大会,去年10月是第一届。蚂蚁商业联盟董事长、全国自有品牌联盟董事长、河南金好来超市联盟董事长吴金宏表示非常高兴蚂蚁商盟能携手在场嘉宾一起迎来第二届大会。从去年10月第一届自有品牌大会亮相以来,蚂蚁商联团队虚心学习,积累经验。经过一年的沉淀,过了出生期的喜悦,迎来了以“携手与合作”为主题的盛会。
他介绍,本次展馆加入了先进的科技元素,采用了全新场馆,还原欧洲卖场的格局形式,并且加入了先进的科技元素,植入了当下流行的电子标签来赋予商品表演的生命。本次会议将是一场合作共赢的盛会,展馆给大家一场视觉的盛宴,专门试吃挑逗味蕾。面对新零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今天大会会聚了智库精英,以顶层设计实现实体零售如何规避电商的冲击,发展是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据悉,2008年3月15日,蚂蚁商业联盟自有品牌我得正式推出,并将此品牌作为成员企业共享的自有品牌,历经1.6万公里,与此同时,蚂蚁商联联合商学院的培训工作也如火如荼开展,通过比、学、赶、超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国内12场培训,3场国外学习,近800人次的培训规模,通过联合培训的方式,推动企业检资源的共通和融合。2018年7月16日,蚂蚁商业联盟的马力大数据平台内测上线,这标志着蚂蚁商联在大数据整合、品类经营对比分析、全国商品销售选品排名等方面实现了坚实的一步,未来的蚂蚁商联一定是富有创造力、专注力和合作力的多元创新零售的商业联盟,为零售业的供应链经营转型、商业变革做出务实有价值的贡献。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以持续高度的热情挑战这富有价值的商业,蚂蚁商联在成员企业的共同努力和协调下发展壮大,真正实现了蚂蚁商联同心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吴金宏激情澎湃地说道。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蚂蚁商联商学院院长、监事会主席陈立平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蚂蚁商联商学院院长、监事会主席陈立平表示,零售商们要通过分析当下新的一些趋势,发现存在的问题,再去调整发展企业的发展战略。他认为,最近这些年有两个趋势需要特别关注,一是体育运动在中国各阶层当中的蓬勃发展;二是人们更加关注健康食品。“我觉得中国的消费升级主要在厨房,非升级的起爆点主要是与饮食相关联的方面,这给社会和超市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接着,他表示未来20年,超市行业要想在人口、消费行为以及购买行为都发生变化的挑战下更好地生存下来,那么就是建立中国新的流通体系。没有新的流通,就很难有新的零售。我们现在的流通体系,主要是通过制造商的促销活动进行合作。新的流通体系是通过组织的一体化进行合作。目前零供关系合作的基础是在交易条件上达成一致。未来新的零供合作应该是在信息共享和战略上达成一致。现在提升效率的方法主要就是成本的转嫁,而未来零售商和生产商应该坐在一起共同考虑如何对成本进行优化。
现在合作的方式就是尽量去满足交易方的要求,而未来流通体系肯定是面向消费者来提高效率。现在制造商、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关系是分化的,未来肯定会走向一体化。制造商的主要作用,就是以营销为基础,构筑品牌的竞争力,未来的流通体系应该是加工与品牌营销。因此,他觉得中国零售业未来的发展完全是建立在一个新流通体系的基础上,在这方面日本三菱食品展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可以说,日本的生鲜超市、卖场的管理以及商品开发的核心就是围绕健康饮食来展开。
“零售业在流通环节当中如何做一个很好的协作,如何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价值以及在提高效率的过程中,如何给消费者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我觉得这是未来10年中国生鲜超市发展的方向。”演讲最后,陈立平说道。
曾在欧洲多家大型零售企业担任总经理、全国自有品牌联盟执行董事张智强将其在国外零售企业学习到的经验与在场嘉宾进行了分享。通篇演讲下来,张智强着重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是,欧洲零售专家的观点;其二就是分析千禧一代的消费行为分析。
欧洲零售专家认为,零售企业有三件事特别重要。一是,重新聚焦消费者,弄清楚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变化;二是审视自身的业态,看经营模式有哪些地方需要调整,哪些地方需要减肥,以及增肉;三是所有零售企业都应该对自己的成本结构进行深度分析,竞争意味着只有在我们成本合理的时候才能生存。零售企业的竞争不是价格生存,而是成本,谁有成本优势,谁就能够生存下来。
而最近几年国外的零售企业讨论最多的就是千禧一代。因为他们这一代人跟以前的消费者,也就是跟他们的兄长、父辈,甚至再往前,消费行为上都有着巨大的不同。归为两点,首先就是他们更加注重娱乐功能。到欧美的超市,很多超市开展现场烹饪的活动,它的特征就是不仅能现场吃东西,还有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它是表演,是秀,现场观众能看能感受。另外,就是千禧一代非常重视生鲜商品跟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所以对食品的新鲜程度格外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