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点、荧火点、发光点、Firefly,好吧,很多名称。
网上有很多教程,实现方法多种多样,且分为 ArcMap 和 ArcGIS Pro。
这篇文章总结归纳一下,并深入介绍一下荧光效果贴图的制作方式。
根据实现方式,可以分为两种方法,我们下面就来看看。
1.第一种方法 使用渐变符号
参考
首先你需要准备一个点矢量。
-
创建多环缓冲区
:点创建多级缓冲区。例如,可以围绕一个点创建从10km到90km的9级缓冲区。
这些缓冲区将在后续步骤中用于生成发光效果。
缓冲区的数量和大小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图纸的比例来确定。
-
设置透明度
:在多环缓冲区的属性表中新增一个字段,用于控制每个缓冲区的透明度。
透明度的设置是实现发光效果的关键,通常是从内到外逐渐增加,例如,内层缓冲区设置为10%的透明度,外层缓冲区设置为90%的透明度。
简单来说,关键就是在创建多环缓冲。
然后根据字段做透明度梯度渐变设置,这样就可以实现有限的发光、荧光效果。
可以得到这样类似的效果,点线面同理。不过计算量非常的大,特别是点很多的情况下。
另外这种效果定制性强一些,荧光颜色可以根据属性大小变化。
2.第二种方法 使用PNG图片
参考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PNG格式的图片,这种图片是已经预先做好的一个荧光效果。
那么这里就会涉及到我们这种荧光效果它产生的原理,和第一种方法一样,它的
原理都是透明度的变化
,越到边缘,透明度越高,于是就实现了中间要亮一些边缘要暗一些的效果。
(所以就必须要使用这种带有透明度的图片格式, JPG图片就不太行, PNG格式的图片是较好的选择)
我一直认为ArcMap对PNG格式的支持不太好,但是没想到使用这个透明图片,不管在ArcMap还是在ArcGISPro中的效果都很好。
操作也非常的简单,我们编辑符号,使用图片标记符号。
这样我们就可以添加荧光PNG图片,添加图片以后呢,还需要控制一下大小让我们这个符号可以充分的表达这个图片。
最后实现这样的效果。
或者设置分级符号,这样大小会有一定的区分。
在 ArcGIS Pro 中也是相同操作,这里不做演示。
使用图片虽然比较省事,不过不能根据属性大小做颜色的变化。
除非你有或者制作出多个不同颜色的PNG荧光图片,那么下面就是介绍更改图片颜色以及现成的符号库下载。
3.如何自己更改PNG荧光符号
更改PNG荧光符号非常简单,把之前使用的符号,添加到PS中,换一种填充颜色就行。
只不过中间的“小白点”会消失,如果想保留的话可以再画一个白色圆形。
选中该图层,然后填充自己喜欢的颜色
比如这里就把颜色填充为蓝色,又使用椭圆工具绘制了一个圆形并居中。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批量制作喜欢的荧光点符号。
另外补充一点,如果你对PS用的比较熟练的话,可以对中间的白点做一些虚化,或者直接使用填充图层蒙版来修改颜色也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