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浪科技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新浪科技官方微博 @ 新浪科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浪科技

用数据和实地探访说话:共享单车血拼融资造那么多车谁来用?

新浪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1-05 19:53

正文


等你点 新浪科技 关注 都等出蜘蛛网了


导读

略为尴尬的是:42亿资本推动下的两家公司,所争抢的市场规模却并不大——可能不足20亿人民币。

文|新浪科技 李 白

互联网公司的烧钱战术,可能要在共享单车领域再现“威力”。


最近,摩拜单车宣布完成D轮2.1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融资。据公开信息统计,至此,其累计融资已超过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


“战役才刚刚打响”,主要竞争对手ofo对此回应。截至去年10月最新一轮融资时,ofo累计融到了2亿美金左右(约合人民币14亿元)。


不过,略为尴尬的是:42亿资本推动下的两家公司,所争抢的市场规模却并不大——可能不足20亿人民币。


根据麦肯锡研究报告以及汉能研究数据,目前国内两轮车出行的市场规模在1720亿次,按照客单价1元以及1%的渗透率计算,共享单车的市场规模为17.2亿元。即便渗透率上升到10%,市场规模也仅为172亿元。


对比上述数据不难发现,两家企业的估值和共享单车的整体市场规模,并不协调。


僧多粥少。可以预见,在资本助力之下,共享单车赛道恶战必将持续升级。ofo说,“共享单车行业战役才刚刚打响,竞争还会持续数年”。这种不协调的发展状况真能维持数年吗?


更令人生畏的是,新浪科技发现,这场互联网公司之间围绕“老大”地位的争夺赛里,率先遭殃的却可能是第三方:自行车代工厂。地方实体经济也可能随之受到波及。

易豪自行车公司

武清的汊沽港和王庆坨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平均每四辆国产自行车中,就有一辆产自这里。


易豪,一家每天为ofo生产大约3000辆单车的代工厂,就位于汊沽港。与摩拜自建工厂生产单车的方式不同,ofo所有车辆,均由代工厂生产。


在此工作一年多的工人洪涛告诉记者,目前易豪除了生产自有品牌“跑狼”自行车,主营业务已经转移为代工ofo单车。

正在生产的ofo自行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