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云南市场监管
发布市场监管重要信息、政策解读,提供政务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云南市场监管

“狂炫”三大碗车厘子后中毒了?真相是……

云南市场监管  · 公众号  ·  · 2025-01-19 07: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每年这个时候,车厘子大量上市,酸甜多汁的口感引得人不免多吃几颗。近日,有网友说自己因吃了大量车厘子出现恶心、胃痛、拉肚子的症状;还有网友说,车厘子吃多了会导致铁中毒和氰化物中毒。这是真的吗?


一口气吃过多车厘子
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车厘子富含纤维素,不易消化,尤其对脾胃虚弱的朋友来说,一次性吃太多,容易出现上吐下泻类似肠胃炎的症状。脾胃虚弱的人常表现为舌质淡、舌苔有齿痕,吹冷风、冷空调或吃寒凉食物易腹痛、腹泻。车厘子含铁量较其他水果高,有助于补充铁元素改善贫血,但不至于达到铁中毒。如果车厘子不够新鲜、霉变等,则有可能造成食用者急性肠胃炎。

除了脾胃虚弱的人不宜多吃车厘子, 车厘子性偏温,湿热体质的人也不要多吃,否则易有口干舌燥、口腔溃疡、便秘等上火表现。 湿热体质大部分有饮食不规律、喜欢吃辛辣油腻或嗜酒等习惯,这类人往往舌苔黄腻。
车厘子吃多了会铁中毒?

铁中毒是由于摄入铁过量引起的。有数据显示,一次摄入铁量达到和超过20毫克每公斤体重时,即可出现急性铁中毒,对于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来说,大约就是1200毫克铁。

不过,车厘子的铁含量并不丰富,只有0.36毫克/100克, 要达到出现铁中毒的量,大约要吃333公斤。正常人不可能一次性吃这么多。

车厘子吃多了导致氰化物中毒?

人类氰化物急性中毒的症状包括呕吐、恶心、头痛、头昏眼花、心搏徐缓、抽搐、呼吸衰竭,最终可导致死亡。比如,氰化钾的致死剂量在50~250毫克之间,这与砒霜的致死量差不多。

植物中的氰化物通常是以氰苷形式存在的。很多蔷薇科植物的种子里都含有氰苷,比如桃、 车厘子 、杏、李子等, 车厘子 的核仁也的确含有氰苷。不过, 这些水果的果肉里是不含氰苷的。


而且,氰苷本身是无毒的,只是当植物细胞结构被破坏时,含氰苷植物内的β-葡萄糖苷酶可水解氰苷生成有毒的氢氰酸,才可能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

车厘子果核里究竟有多少氰化物呢?

每克 车厘子 核仁中的氰苷折算为氢氰酸后大约只有几十微克, 人们一般不会有意去吃 车厘子 核仁,因此 车厘子 核使人中毒的情况非常罕见。

氢氰酸导致人中毒的剂量大约是每公斤体重2毫克左右, 网上说吃了5颗 车厘子 核仁就中毒的其实非常不实际。 一个 车厘子 的核仁只有几克,换算成氢氰酸最多也不到几毫克。可以看出, 车厘子 核中即使有氰苷也是很少,而且吃进去的氰苷也不一定能全部变成氢氰酸,导致人中毒的可能性实在太小。
车厘子还能放心吃吗?

虽然氰化物有毒,但大家也不要过于惊慌。

首先,再次强调, 氰苷本身是无毒的,只是当植物细胞结构被破坏时,含氰苷植物内的β-葡萄糖苷酶可水解氰苷生成有毒的氢氰酸。 氢氰酸才可能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而 车厘子中的 氰苷物质都在 车厘子 核里,一般人咬不开、咬不破,也不会吃。

其次,氰苷也很容易去除。由于氰苷对热不稳定,因此彻底的加热是去除氰苷最有效的方式。研究发现,煮沸可以除去90%以上的氰苷。目前国际上通用建议都是不要生吃这些含氰苷的食物。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简单的方法还是不要吃水果的果核。只要不是刻意去嚼果核,吃水果导致氰苷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来源:央视网、“江苏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往期回顾

01

全省市场监管工作会议强调:坚定信心 拼搏实干 奋力推动全省市场监管事业迈上新台阶

02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规范2025年春节期间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

03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办公会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