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回响电影
推荐好电影,为爱电影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回响电影

跨越整个童年,它值得所有等待

回响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9-06-03 22:1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前段时间,有一部电影在国内上映的消息刷遍了微博和朋友圈。


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叹,又一个“有生之年”系列实现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猜想到是哪部电影了。


没错,就是《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

千と千尋の神隠し


消息一出,不少人直呼“是时候还宫老爷子一张电影票了!”


虽然吉卜力的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经典,但《千与千寻》这部电影有着更为特殊的地位。


在制作《千与千寻》之前,吉卜力工作室正面临着危机:先前问世的《我的邻居山田君》遭遇票房滑铁卢,宫崎骏的接班人近藤喜文去世……


直到2001年,《千与千寻》上映改变了这个局面。


它一举拿下日本影史的 票房第一 ,308亿(约合人民币19亿)的成绩。


随后席卷全球,收获 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 、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 等众多权威奖项。



这是奥斯卡第一次将最佳动画长片颁发给外语电影,也是 三大电影节唯一一次将最高奖项颁发给动画电影


一部作品,集中了全球的赞誉,也代表了宫崎骏创作生涯的荣耀。


而对我们来说,宫崎骏老爷子的作品,可谓我们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当年专注地守在电视机或者电脑前,看吉卜力工作室的一个个故事。


这份经历,构成了我们童年的一部分。


我们记得,那个十岁的女孩千寻,误入一个怪异的小镇。


父母由于贪吃给神明的食物,被变成猪。



为了自救,也为了救父母,她在异世界展开了一场冒险。


我们也记得她遇见的那些人:白龙、无脸男、锅炉爷爷、汤婆婆、巨婴宝宝、钱婆婆……



一个个生动的人物,构成了千寻的这段奇遇,也帮助她成长。


当年看着她冒险的我们,也从小孩逐渐成长为大人。


再看千寻,我们只会感触更深。


因为,她的经历,似乎和我们的故事有点相似。


1



我们都经历过 告别


对过去的依恋、感伤和面对未知环境的恐惧和惶惑,是每个人都有的。



闯进新世界,就必须面对新的规则,要么改变它,要么被它改变。


千寻告别过去的同学,和父母搬家到乡下,偶然闯进一个诡异的小镇。


一开始,她惊恐万分,躲在角落发抖,告诉自己这是一场梦。



在白龙的帮助下,她很快接受了现实。


在这里,每个人必须工作,否则会被变成动物。


在这里,名字是很重要的东西。忘掉自己名字的人,一辈子都无法逃离汤婆婆的手掌心。


而在这儿,金子仍是不变的硬通货,是人们趋之若鹜的东西。



为了生存,她顶着恐惧向汤婆婆央求了一份工作。


一开始,她干得并不好。


她被故意刁难,安排干最辛苦的活;被刻薄的同事刁难,排挤。


她笨手笨脚地适应油屋的工作,等待着机会救出爸爸妈妈。



一开始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笨拙但努力地适应新环境。


你看,是不是和现实中的我们有点像?


2



但接受现状,并不意味着随波逐流。


有时候,全盘接受环境,反而会毁掉一个人。


油屋虽然是供八百万神明洗去污垢的地方,但这里堪比一个小社会。


这个小社会里只有两个东西说了算:汤婆婆的规矩和钱。



所有人给汤婆婆干活,偷懒的人会被变成猪或者煤炭。


而赚的钱,全都进了汤婆婆的口袋。


油屋的人把钱放在第一位。


有钱,就会有人争先恐后地献上山珍海味,和源源不绝的殷勤。



看,这和现实是不是又完美对接了?


无脸男本质是“无”。他没有面孔,无法说话,疏离于人群。



是千寻第一次给予他关注。


无脸男被千寻放进油屋,目睹了油屋的众生相。


于是他得出结论,钱能买到关心,能消融他的寂寞。


所以他不断以金钱为饵,吃掉一切上钩的东西,试图填满他内心的孤独与空虚。



结果当然是失败的。


当他把捧满黄金的手递到千寻面前时,千寻的拒绝让他知道,钱不能驱散孤独。



相反,千寻把原本要给父母吃的河神团子喂给无脸男,让他吐出了那些他根本无法消化的东西。


吐出欲望,他又变回那个不会说话的,沉默的无脸男,安静地跟在千寻身边。


但这一次,他不再孤独。


3



如果说,千寻是在新环境中寻找改变与不变的平衡。


那么宫崎骏的创作生涯,就是与现实的对抗。


在电脑作画逐渐普及的动画业,吉卜力仍然 坚持手工作画



高质量的画面,背后是超出寻常作品几倍的工作量。


《千与千寻》是近三百名工作人员的劳动,耗费三年时间的心血之作。


10万多张底稿,1400多个镜头。



创作这部作品时,宫崎骏已经60岁了,但他仍坚持每天工作到深夜一两点。


心脏病、肩周炎和腱鞘炎,长期的高强度工作让他心力交瘁,所以每次当创作了一部长篇,他总是萌生隐退的想法。


但创作热情又让他一次又一次地“食言”,重新拿起画笔。



尽管年事已高,嘴边总是挂着“加油吧,老爷爷”,“没时间了”这样的话。


宫崎骏的作品,却能带给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感动与启发。



在谈及《千与千寻》的创作时,宫崎骏表示,这部动画是给“10岁小朋友们”的故事。


电影上映时正值2001年,这一代的孩子被称为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之后“迷失的一代”。


这部电影寄予这些走向新世纪的孩子美好的祝福。



希望他们能健康成长,在世事变迁中保有坚定而纯净的心。


它也向曾经是孩子的我们发问:


过了这么久,我们是否记得自己的名字?


我们是在改变世界,还是被世界改变?


而在艰难前行的路上,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些陪伴我们,给予温暖的人?



在向前的路上,千寻遇到了一直在帮助她的白龙。


遇到了作为前辈照顾她的小玲、冷面心软的锅炉爷爷。



当千寻吃了白龙为她做的,能让她打起精神的饭团时,经过了若干惊险的她,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



有时候,我们故作坚强的伪装,会因为别人的一点点温柔瞬间崩塌。


而“哭着吃过饭的人,也能好好地走下去。”


最终,依靠自己的坚强和善良,千寻在白龙等人的帮助下救回了父母。


她从一个胆小、怯懦、笨拙的孩子,成长为勇敢、敢于担当的人。


——成长,也意味着告别。


4


回想情节,影片以告别为开头,又以告别为结束。


一开始,千寻告别原来的生活,她对陌生的一切都厌恶而胆怯。


到最后,当她经历许多事情后,她笑着向白龙道别,然后松开了彼此牵着的手。



当人仍然留恋着过去的事物时,真正的告别并没有完成。


所以,当送走千寻时,白龙对千寻说:


“我只能陪你到这里,剩下的路只能你自己走。”“记得别回头。”



只有挥别过去,才能更好迎接未来的幸福。


而人生就像一辆列车,车上乘客来来往往,有些人可以陪伴着我们走过一段路程,却终须一别,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走。



尽管《千与千寻》是一个奇幻故事,在其瑰丽的画面之上,折射出的却是现实的底色。


在惊险的背后,投射出的是治愈的温度。


因此,我们总能从这个故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领悟和感动。


影片最后,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主题曲 《永远常在》 (いつも何度でも)



“纵有数不尽的悲伤,去往之处一定与你相会”



正如千寻和白龙的约定——未来一定会在何处相会。


千与千寻》定档于6月21日在国内上映。


6月,对很多人而言,意味着告别,也意味着新的开始。


我们与这部动画,也将越过整个童年,在这个夏天再会。



往期精彩回顾
1.R级神作,每秒暂停一次找彩蛋!

2.他运毒,他招妓,却给世界带来了温暖

3.豆瓣9.5分,丧气渣女也人人爱

4.豆瓣9.3,提前预定年度华语最佳

5.史上最硬核的成人向动画,从头嗨到尾

6.他们完成了史上最牛的「翻墙」

7.豆瓣8.4,这部剧引起社畜的极度舒适

8.豆瓣9.2,今年最佳日剧诞生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