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关心对方的行踪,但不要问太多
今晚回家吃饭么?
周末打算干什么?
出差去哪儿?
加班干什么?
今天见了谁?
结婚第一年,问这些问题,一定是出于对对方的关心。
那时,热恋的余温还在,你一方面热切地关注着对方的行踪,另一方面,你无聊时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没话找话”。
结婚第十年,问这些问题,一定,还是出于对对方的关心(真诚脸)。
这时的你,也会关心对方的安危和行踪。
但最重要的,是根据对方的行程来安排自己的活动。
婚后十年,不建议过问太多,如果你一定要问,那么,知识点来了:不要在意答案。
对于一对完美的中产夫妇来说,问这些问题的重点在于,你有了“问”这个行为。
问了,就表示我仍然关注你的动态。
既是关心,也是提点。
毕竟我们和那些已经形同陌路的夫妇不一样对不对?
但是,无论对方回什么答案,你的回复都只有一条标准答案:
“好的。”
不要在意答案的真假,也不要在意细节。
所谓完美的中产夫妇的一天,莫过于周末起床,颇为贤惠地给孩子做了形状可疑的pancake作为早餐(而她竟然吃完了),之后,目送老公带着她出门玩耍,而我和朋友约了吃饭下午茶。
一整天我们都没有跟对方说什么多余的话,但是晚上9点以前我们都回家了。
如果你想索取得更多,你可能只会发现,啊,原来他的生活你真的不想参与。
恋爱时两个人的生活和世界是重叠的,你想尽一切办法,挤到对方的世界里,试图留下你的痕迹。
但结婚很久之后,我们退回到各自的世界,承认我们的兴趣甚至价值观都不同,承认有些事情,只能自己一个人去做。
好像是婚后第五年有了孩子以后,我和老公,两个人行程中的交叉部分越来越少,除了一起带小朋友好像就没有其他了。
毕竟我们和那些粘着对方要求分享生活点滴的恋人,已经不一样了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