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父母志
这里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提升的补给站,美好家庭的打造地,爸爸妈妈学习、思考、放松的后花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Sci ... ·  2 天前  
生信菜鸟团  ·  DNA语言基础模型,从DNA序列中准确预测分 ... ·  3 天前  
生信宝典  ·  iMeta | ... ·  3 天前  
生信人  ·  好的临床问题,意味着更少的分析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父母志

从小“被管”和“没被管”的孩子,12岁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父母志  · 公众号  ·  · 2024-12-23 07:00

正文

青春期是孩子变为大人的转型期,

是孩子变优秀的关键期

也可能是鸡飞狗跳的叛逆期,

青春期的烦恼怎么安抚,

亲子矛盾加剧了怎么办?


12月24日7:00 点击 预约 直播间

家庭教育专家金琰老师给家长们支招

▽▽▽

作者 | 初桃

来源 | 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前几天,去朋友家里做客。


进门时,她6岁的儿子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


“快叫阿姨。”朋友提醒着他。

他却一动不动,仿佛没听见。

朋友皱起眉头,刚准备开口教育,奶奶就出场了:“不好意思,孩子比较害羞。”

“奶奶给我拿瓶可乐!”朋友儿子发号施令的大嗓门一点不像害羞的样子。

可乐数秒后被送到了手里,儿子却顾着看电视,一个不留神将可乐倒在沙发上。

朋友怒气 将起,奶奶再次开口:“没事,孩子不是故意的,我来擦。”

“该写作业了!去!”朋友只好换个话题。

“我不嘛!”儿子开始撒泼耍赖。

“难得放假,让孩子多看一会儿又能怎样?”奶奶维护着。

朋友一脸无奈,不知所言。

很明显,她是想要严格管教儿子的,但禁不住奶奶百般阻挠。


想起一位复旦大学教授曾说过: 不管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


然而很多家长会质疑:
“孩子还小,大一点管教也来得及吧?”

“骂孩子罚孩子,万一留下心理阴影怎么办?”

家长们的担心无可厚非,可他们却忘记这样一个事实 优秀的孩子是管出来的,而熊孩子是惯出来的。


所有孩子的优秀或顽劣,都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但可悲的是,越来越多父母秉着“不管不骂不罚”的教育原则,让孩子在顽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所有,却养出一个白眼狼。


《诗经》中说:“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意思是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如同天空一样广阔,子女无法报答。

子女要感恩父母,是古人早就懂的道理,可过了数千年,却变成了父母最大的奢望。

还记得之前有段时间一个当众殴打妈妈的中学生吗?


男生在大街上对自己的妈妈穷追不舍,暴力殴打。

年轻力壮的他,足足比妈妈高出一个头,每一下击打都用尽全力,有网友说“隔着屏幕都觉得痛。”

而男生妈妈狼狈不堪,不敢还手,只能抱头逃窜。

最后,在路人的阻止下,男生才停止了殴打并向妈妈道歉。

可这份道歉能有多少真心呢?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让他当众殴打妈妈,但不管是何种原因,如此暴力对待自己亲生母亲都是天理不容的。

每个母亲都是怀胎十月冒着生命危险生下孩子,然后含辛茹苦熬过无数岁月才将孩子拉扯大。

可辛苦付出却换来孩子的一顿暴打,着实可悲。

但可悲的,又何止这位妈妈呢?

安徽街头,10岁男孩因妈妈不给买玩具而对妈妈拳打脚踢;

上海地铁站,13岁女孩因坐过站而对妈妈大吼大骂;

……

一则则新闻触目惊心,令人愤懑。

父母最大的悲哀,就是付出所有,却养不出一个懂得感恩孩子。

父母爱子女,天经地义。

可如果因为爱,就对子女放任自由,对他们不管不骂不罚,那今生的父母子女一场,也不过是悲剧一出。


管教孩子要趁早,小时候不管,长大了管不了。

有专家曾这样说:
“6岁之前,父母的话是黄金,而12岁后,父母的话就是垃圾。”

简言之,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一定要趁早,小时候不管,长大了便会管不住。

之前有个海归男子在网上被骂得体无完肤。

原来他留学回来整整10年都没去工作,在家啃老。


有一天,男子与父亲俩发生冲突,老父亲一气之下将买给儿子的车砸了。

男子气得拿起菜刀扬言要将老父亲砍死。

幸好警察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有个细节很让人无奈:儿子的车,是老父亲买的。

想必,这10年里,买给儿子的,不止这辆车吧?

可能还有名牌球鞋,还有高端游戏装备,甚至还有市中心的新房……

也许在给儿子买下这些之前,老父亲也曾拒绝过,但终究还是扛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

有网友曾评论道: 肯定是小时候没管好,长大了管不了。

一针见血。

12岁之前,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不予以孩子正确的引导和严格的管教,孩子就很可能不知对错,不辨是非,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也许,你总是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等大一点再慢慢教育也来得及。

可现实是,孩子的成长是一场没有彩排的现场直播,一旦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便永远都没法重新来过。

该狠心的时候选择心软,该立规矩的时候选择纵容,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注定会无法无天,无人能管。



出息的孩子,离不开父母“狠心” 。

有个妈妈曾提问: 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网友们纷纷支招。

其中有个高赞回答 :“该打打,该骂骂。”

这六个字,乍一看,简单粗暴,细一想,深以为然。

如今,很多教育专家都提倡快乐教育理念,但教育一定只是快乐的吗?

钱文忠教授这样回答:
“教育里有一定痛苦的成分。”

优秀的孩子,往往都是靠严格管教培养出来的。

狠心的父母,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因为所有的“狠心”都将是孩子人生道路的铺路石,让他们抵达梦想的远方。


严格管教的“三不”和“四要”。

虽说不管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但并非指随意的打骂就能让孩子变得优秀。

真正的严格,是有方法的。



父母做到以下这三个“不要”和四个“要”,孩子将来必定有出息:

(一)三不要:

1、不要无条件满足孩子所有需求

如果父母日常生活中,总是毫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所有需求,会让孩子产生“全世界都该顺从我”的想法。

一旦犯了错,父母管教时,便会难以服从。

所以父母切记不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

2、就事论事,不要使用语言暴力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错时,总会无意识地使用语言暴力:
“我说了多少次了,你还记不住,脑子有病吗?”

“下次再贪玩考差,就别读书的了,当乞丐去吧!”

……

其实这样的恐吓和威胁,丝毫起不到警示孩子的作用,只会带给他们心理负担或是激发他们的叛逆心。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就事论事,让孩子意识到问题就好,千万别使用语言暴力。

3、父母不要将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到孩子身上

父母有负面情绪是正常的,但当负面情绪与孩子的犯错碰撞到一起时,父母一定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给孩子讲道理、做惩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