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到了,很多人又要开启“沙发土豆”模式,向各种高糖、高油、高脂的食物投降了。
为什么明明知道很多美味的食物都不健康,却还是抵挡不住它们的诱惑呢?
这是因为,爱吃高热量的食物,是人类进化的过程带来的。
纵观我们的整个进化史,在相当漫长的岁月里,人类都是吃不饱的,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饿上好几天。于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就是筛选出了一种基因,叫节俭基因,来帮助人类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生存。
在《人体的故事》这本书里,著名的人类进化学家丹尼尔·利伯曼就解释说:
“节俭基因让人吃得更多,动得更少,也就是用一种更‘节约
’
的方式做到能量利用的最大化。”
推荐阅读
▼
作者:
[美] 丹尼尔·利伯曼
译者:蔡晓峰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一方面,“节俭基因”会通过人的味觉和嗅觉,让大脑产生一种对高热量食物的偏好,
比如脂肪含量高的肉类、糖分高的水果等等。一旦获取到这些食物,人类会尽量多吃,因为下一顿饭不知道是几天之后才能吃上了。
另一方面,“节俭基因”会让人变懒。
除了生存必需的采集、狩猎活动以外,它会让人想办法找各种机会休息,保持体力。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在食物匮乏的环境里,尽量保存能量,用于生存和繁衍。
所以说,
“节俭基因”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是一个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生存的一个必要手段。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你已经不再为吃发愁了,“节俭基因”却仍然存在,对高热量食物的偏好也已经形成了人类的一种本能。可是,你的体力活动却大大减少,别说狩猎、采集,就是下楼买菜都可以动动手指让外卖小哥送到家了。
也就是说,我们古老的生存本能遇上了现代生活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发胖变油腻事小,患上“失配性疾病”其实是更大的隐患,像是冠心病、糖尿病、骨质疏松、动脉硬化,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就提高了。说白了,这些“失配性疾病”,都是因为从旧石器时代进化而来的身体,和现代的生活不匹配造成的。
所以,你必须有意识地去反抗这种古老的本能。方法很简单,就是和“节俭基因”对着干:
少吃,多运动。
欢迎转发金句卡到朋友圈
你拥有的这个唯一的身体,值得你爱护,你如何使用它,它就会如何回馈你。
预祝你在这个春节不仅过得愉快,更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好,以上就是我为你分享的内容,其中包括了本期音频的金句卡片,欢迎你保存和转发,当然也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精彩观点。
韩焱精选,明天见!
湛庐创始人韩焱老师将用专业出版人的视角,每天为你推荐一本好书。专栏将用一条音频,一段文字,解开你的阅读困扰。和你一起亲自阅读,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