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有谁愿意给自己贴上一个“穷”的标签。
《诗经·大雅》中有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可见勤劳致富自古就是一桩美德。
以穷自居而不图改变者,简直是对自己的犯罪。
一次我去采访一个电影导演,他讲述了自己刚来北京当“北漂”的故事,那时他兜里只有37块5毛钱,后来打工、开公司,跟人合作第一部电影,中途遭遇投资方撤资,合伙人跑路,留下了一个空壳公司和一屁股债务。
“想躲出去,想跟制作公司的人解释,想把真相公诸于世,但有用吗?那些痛苦依旧加诸在你身上,你躲不掉。后来我告诉自己,千万不要理所应当地把这些原因都推到一边,你必须去解决它们。穷不怕啊,我还能比刚来北京的时候还穷吗?可怕的是别人把你害得很惨,你还想当然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觉得成为一个失败者是天经地义的事。”
那么多人在挣扎中突围,在低谷中攀登,在险路上通关,都不曾言弃。
看着那些地铁上伸手要钱的年轻乞讨者,我向来不会施以怜悯,你说你歌唱得好我可以为你的歌声买单,但你恰恰四肢健全,不给钱的时候还要底气十足跟人大吵一架。
就连地铁站门口的老阿姨都知道进点袜子帽子卖一卖养活自己,你好好一个人凭什么就只想着索取?
你凭什么心安理得活成一个穷人呢?
实习前,导师把我们8个他带的研究生叫到跟前,在那番殷殷嘱咐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尤其清楚,他说:
“古人讲‘安贫乐道’,但古人却从来没说过‘安穷乐道’。扶贫有国家,想不穷,得靠自己。”
微言大义,深以为然。
你想成为一个作家,但你从来不敢去出版社拜访编辑,听听他们的建议和批评,反复沉浸在自己的梦幻里,却说别人不识荆山之玉;你有一个宏大的计划,但你却从来不去把它付诸实践,却说怀才不遇处处受到恶意排挤;你不甘心穷到吃土,但你却从未尝试着做出改变,反而心安理得得过且过磨日子。
曾几何时,你也曾厌恶那样的自己——厌恶在本该拼命的岁月,却懒出一副理所当然,穷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明明自责、不安、惶恐、焦虑,同时又心存侥幸,畏首畏尾。贪图当下的安稳,害怕一举一动都会带来麻烦,又担心岌岌可危的结果提前到来时变得一无所有。
没有人能幸运地成为那只从温水中跳出去的青蛙——
其实你根本无须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只是趁着我们还有激情与梦想,趁着我们还年轻而飞扬,跳出温水,跳出舒适区,去做些什么,别让自己穷得那么心安理得。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