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苹果姐姐
我是苹果姐姐。◕‿◕,旅居美国10年。分享经济的真人图书:在Uber开辟过市场,以民宿为生活方式。毕业于普林斯顿,工作之余,住了365天民宿。这里有旅行攻略、职场经验和认真的生活态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西宣传  ·  因为这几句诗,这位冠军来江西了! ·  3 天前  
江西宣传  ·  因为这几句诗,这位冠军来江西了! ·  3 天前  
中国工商银行  ·  正月初四 | 迎平安 ·  5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无锡人!局部大雪,速来! ·  4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无锡人!局部大雪,速来! ·  4 天前  
西安头条  ·  即日起取消!西安一地最新公告 ·  5 天前  
华龙网  ·  多地景区发布紧急提醒 ·  5 天前  
华龙网  ·  多地景区发布紧急提醒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苹果姐姐

内向让我遇到了更多的朋友

苹果姐姐  · 公众号  ·  · 2020-04-05 21:38

正文

这是苹果姐姐的第252篇原创
阅读全文约8分钟



"苹果姐姐,读你的故事,我以为你是一个很外向的人。但是见到你之后,感觉你很安静。你是怎么做到和陌生人交流的呢?"

"苹果姐姐,你一直和陌生人交流,不累吗?"


是的,几乎每一个读过《不租房的606天》民宿生活实验的朋友,或者听说过我在纽约街头展画的朋友,都觉得我是一个外向的人。但其实我是 内向 的 —— 每次朋友组织KTV,我都发现自己想 找个理由不参加 在人多的聚会上,我一般很安静,害怕要发言。 大学一年级的一次小组演讲,上台前,我把重点都写在手心上,上台后还是说话结巴。

直到2018年10月的第一场新书发布会,经历一年多闭关后,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演讲,没想到我一开口,流泪先留了下来。



Susan Cain在2012年TED演讲The power of introverts (内向性格的力量)中分享了,内向和外向的人的不同之处 — how you respond to  stimulations, social stimulations。他们的 "充电"(recharge)的方式不同,内向的人通过独处(solitude)来获得能量,而外向的人通过与人接触获得能量。

每次一个人在画室里边画画,边听书的时候,即使连续画了5-6个小时,我的精神是饱满的。

世界上,有1/3到一半的人是内向的 ~

社会和学校的很多机制是鼓励外向性格的,但其实很多科学家和创造者因为内向,有了创新。达尔文拒绝了很多聚餐的邀请,独自散步;Steve Wozniak在他的格子间里安静地发明了第一台苹果电脑,后来和乔布斯合作,才有了今天的苹果公司。




后天环境的影响



虽然天生内向,后天的环境对我的性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一个节点 是高中时出国留学,需要独自面对孤独、语言和文化的不通。这段经历,让我快速学会了独立,也让我比小时候外向了很多。

第二个节点是在世界各地游学 。从大学开始,我在北美、南美、欧洲、非洲等地游学,接触并了解了不同的文化,需要接触很多当地人,培养了同理心。而多元的文化,也让我打开心扉,不给自己设限,愿意与看似不同的人交流。


我曾经分享过在旅行中与陌生人交流的心得 如何“勾搭”陌生人让你的旅行更当地?

第三个节点是大量演讲的锻炼 。 从开始写新浪博客到公众号再到写书,过去十年,一些机会让我站在讲台上和不同的听众分享故事,从一开始上台声音颤抖,手心出汗,到后来可以用中英文演讲。 我后来了解到一些很棒的演讲者是内向的,内向并不等于害羞(shy) 。Susan Cain提到 " shyness is the fear of judgement" .


无论后天的环境对我性格有多大的影响,归根结底,我在独处和1:1沟通中收获能量。 读到这里,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可以想一想:你是怎样给自己充电的呢?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




内向让我有更强的洞察力


因为性格内向, 我不擅长寒暄 (small talk),甚至因为get不到对方的幽默,成为话题终结者。

到了新的环境 , 我不会轻易开口,而是 仔细观察 。在观察中我会发现有共鸣的点,比如到一个朋友家做客,看到衣服、窗帘、玩具都有紫色的元素,我会好奇地问"你很喜欢紫色吗?" 而另一个朋友家,一整面墙上都是网球拍,我会感慨 "你很喜欢网球啊" 。

于是对话不再是讨论天气,而是根据对人、对居住空间的真实观察后的感想和问题。 洞察力让话题落实到细节,而细节更能深入人心。

这位房东很喜欢猫咪(餐垫、八音盒),他也喜欢拍立得和巴厘岛的手工艺





洞察力让我更自然地

打开话匣子


家是一个人内在自我的外在表达。
Home is an expression of our soul .

走在街上,我们只能从外表和服饰了解一个人,而家是每个人最放松的空间,最能展现主人真实的一面。 而民宿(房东也住 在家里 情况下) ,成了 我过去几年里 最自然的 交场景 每到一个家,跟着房东参观屋子时,我会快速感知到很多细节,比如房间的色调风格、书目的种类、桌子的材质等,通过这些物件和选择,房东的形象马上立体起来了。

同时这些细节也成了打开话匣子最自然的素材。举个例子,在旧金山退休护士Sue的家,我注意到Wi-Fi密码是一个人名和数字的组合。我问她,“这是你孩子的名字吗?” 她抬起头,透过老花镜,淡绿色的双眸透出惊讶的目光,“对啊,这是我小儿子,他曾给麦当娜当伴舞,只是很年轻就走了。”她眼睛转向别处,停顿了片刻,回过神又继续说道,“有一部讲述麦当娜舞团的纪录片,摄制组特意来我家采访过,他们说我儿子是麦当娜得力的舞伴。”

房东儿子和麦当娜的合影

第二天,我在厨房吃早餐的时候,看见桌上摆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那部纪录片的名字。

有了第一次深度交流,也熟悉了彼此的生活习惯后,每到早晚餐时间,我们总会不约而同地出现在共用厨房,聊上一会儿。苏是本活字典,从美国的嬉皮士文化到治疗抑郁的研究,样样精通。

就这样,一个普通的Wi-Fi密码成了我和房东的连接点。随着阅历的丰富,我可以更快地找到和房东交流的话题。从冰箱贴发现我们共同的旅行足迹;在书架上找到喜欢的作家;由一尊大佛捕捉房东对亚洲文化的兴趣。住民宿中观察到的小细节,都成了自然引出的话题,而房东通常都很乐意分享它们背后的故事。


民宿让我 遇见了

本该认识的朋友


回到开头的问题
"苹果姐姐,你一直和陌生人交流,不累吗? "

答案是:
1. 和陌生人沟通并不一定是消耗能量的,取决于和什么样的陌生人交流。 累,是疲于应付,说明那些与外界互动的事情或方式不是自己想要的。

对我来说,民宿就像是一个吸铁石,帮助我 找到每个城市本该认识的朋友 。我可以通过家的图片、介绍、评论,了解到主人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是否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比如瑜伽、绿植、咖啡、原木家具等等。 是不是有相同的艺术偏好(可以从家里的装饰看出来)? 是不是喜欢猫狗?
住民宿,对于 性格内向的人, 是一个找到 志同道合朋友 life hack。

2. 我不擅长和很多人打招呼,而更喜欢深度的沟通。虽然过去4年多里,我一直过着游牧的生活,但是接触到的人大多是有心理预期的,通过了民宿平台双向选择(a. 了解了房东的故事后提出入住申请 b. 房东同意入住)。 所以,每到一个新的房东家,内心的期待大于紧张。

每个人的本性中都在寻找着连接(connection) 。我们需要的不是 大量的社交,而是高质量的社交 当我们放下社交包 袱, 用真实的自己与 同频道的人沟通,这个过程中即使有 卡壳的地方,但是整体 舒服、互相赋能的。

关于勇气,很多人把它和外向性格关联,其实不然。 Brene Brown说 Courage is to tell the story of who you are with the whole heart. 用你的诚心去分享自己,有勇气暴露自己的弱点 愿意让别人看到你真实的样子,就是一种勇气 这样的勇气也会吸引来同频道的人。

We are not strangers, but friends yet to meet.



Connection和Community
是安全感的来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工商银行  ·  正月初四 | 迎平安
5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无锡人!局部大雪,速来!
4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无锡人!局部大雪,速来!
4 天前
西安头条  ·  即日起取消!西安一地最新公告
5 天前
华龙网  ·  多地景区发布紧急提醒
5 天前
华龙网  ·  多地景区发布紧急提醒
5 天前
创意铺子  ·  谁说浴室不能性冷淡的?
8 年前
叶子猪游戏网  ·  夜班驾驶员 | 我知道你想做什么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