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三有梗改版后的第27期,总第129期,专注于给你讲讲你不知道的趣事儿。
“布兰登筋疲力尽。今天他已经穿着他的邓禄普绿色闪电跑鞋跑了四英里,骑行了十英里,上了一堂尊巴课,跟他的私人助理调情,花了一整晚上网查询各种疼痛和肿块的信息,看它们是不是癌症和糖尿病的前兆。
凌晨三点,他会被焦虑的噩梦惊醒,梦里二十三岁的大学毕业生都能完成他所有的工作,并且只要他一半的工资。”
戳心吗?这段文字来自于被称为英国国宝级鬼马作家的贾森•黑兹利和乔尔•莫里斯,这是他们最近刚在中国出版的一套新书,叫做《可怕的中年》。
自从发际线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后脑勺冲刺后,我对于“中年危机”这个词汇几乎是敏感又抗拒。
在看到这套兼具指导性和操作性的中危自救指南后,我毫不犹豫地下单,准备开始研究“如何假装年轻”“如何假装超脱”“如何假装小众”“如何躲掉烦心事”这类困扰中危人士的难题,就当作一种课前预习。
每一个深夜在朋友圈分享歌曲《山丘》的男人都是正在中危中渡劫的苦侣,说别的都是多余,主要是那句“越过山丘,才现无人等候”能够恰如其分地唱出他们迟到了二十年的哀愁。
人到中年,事事皆可烦忧且无计可施,《可怕的中年》会告诉你,英国的男人们选择把自己关在家附近的棚屋里——棚屋是男人的天然避难所。它的作用就像酒吧,而且它离家更近。在中国,棚屋类似于开滴滴。
有些人是在发现自己打个喷嚏后背都开始痛的时候发现自己成为了中危选手。
腰突、盗汗、肩周炎,这些年轻时没感觉到的挥霍现在都回过头来向自己索要应得的代价,但更可怕的是肉眼可见的谢顶速度和无力回天的身材走形,它让你即使再努力地尝试和年轻人消除距离,突起的啤酒肚和日减稀疏的毛发也让你惭愧的无处遁形。
“那天北京风很大,和大学室友在西二旗地铁站门口遥遥相认,出门前用来精心伪饰的谢顶流苏不约而同的在空中飞舞,那一刻我们谁都没有说话。”
很多中危选手选择皈依健身,成为荷尔蒙涌动的健身房里那个格格不入的中年人。
虽然他也试图在撸铁和十公里的耐力跑里找到突破自己的健身意义,但在他发现只有在淋浴房才能给他健身中最快乐的时光的时候,他明白健身只是为了让一些器官不那么和自己作对。
一旦开始惜命,生活的一切都将发生改变。
十年前一顿能吃二十个烤腰子的老李,现在每天中午步行去5KM以外的地方吃一碗“轻断食纯素沙拉”;
五年前咖啡奶茶不离手的Mary,现在在朋友圈里跟风晒张网红奶茶前都会再三告诫服务员“去冰去奶三分甜”;
老同学聚会,点了一桌子的山珍海味,有人却从头到尾只嚼了两颗枸杞,抽了半盒烟。
更可怕的是精神上的空虚,什么都没劲了,只想自己一个人待着。
老张下了班总是把自己关在书房,爱人问他在里面干嘛,他总说在查资料,直到有一天老张忘了关门,他爱人才发现老张每天什么都不干,就盯着电脑屏保上的泡泡发呆。
有些人选择用精神上的超脱来解放自己,就如同你发现你周围的中年人开始试图用《周易》解释一切。
《可怕的中年》里的瓦伦丁也为此成为了一个佛教徒,他表示这是因为他对“达摩”很感兴趣。“达摩”在佛教中指宇宙的律法和秩序,这让瓦伦丁有点失望,他还以为“达摩”是种咖喱。
更多人选择用物质上的占有来刺激自己。
在美国,据说每一个中年危机的男人都会买一部白色的敞篷车,这就像40岁的女人突然开始爱上穿比基尼,重要的不是别人怎么看,重要的是自己爽。当你有钱买下8岁时最喜欢的那个车模的放大版,何乐而不为呢?
20年前为了讨生活没来得及疯狂,现在惊觉“再不疯狂就老了”也是中危的一种标志。
英国作家托尼•朱特写道,“别的男人会换个妻子,有些则换辆车,甚或更换性别。中年危机本来就是要借由一些异样的行动,证明自己仍然保持着年轻的心。”
有的人去排队纹身穿鼻环,有的人提早一个月抢票去听现在年轻人最喜欢的视觉系地下摇滚,开场十分钟后从人涌中挤出去,匆匆回家翻出Muse近十年前的《The Resistance》用来安神。
如果你是第一夫人,那你比较惨了。米歇尔在与美国脱口秀主持人蕾切尔•雷电话连线时说自己剪刘海是因为中年危机,自己既不能开跑车,也不能蹦极,于是就剪了个刘海。
同理,大街上看到梳丸子头的中年人不要以为他是突然信了道教或是玩音乐了,他可能只是谢了顶
有人说李安在中危时拍了《色戒》,金庸在中危时写了《鹿鼎记》,但我们大多数人在面临可怕的中年时其实找不到恐慌的出口,只能一面享受一面泪流。
张爱玲曾写,“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宿醉》系列里的男人们靠喝酒断片来使生活平添冒险,但现实的中危里你每断一次片醒来后大脑就迟钝一个量级。
所以中危的男人们一般选择去钓鱼,对着湖面静静地坐上一个下午,阳光近乎奢侈地洒在你的脸上,烧得发烫,有些想不明白的事情突然就没有了再想它的意义。
安然的度过中危,你还需要学习“如何假装好爸爸”“如何假装好妈妈”“如何假装好妻子”和“如何假装好丈夫”,更重要的是,你要明白真正的中危不在于你发现自己已经看不懂当下的时髦,你只看得下去十年前的番剧,只会讲十年前的流行语。
高晓松老师曾说,人生到了下半场,敌人只剩下自己,真正的中危是奋斗半生,恍然抬头,拔剑四顾心茫然,不知何处是所依。
今年下半年英国要上一部就叫《中年危机》的喜剧片,讲的是四个中年人重组校园乐队登上英国最大的真人秀的故事。但你知道你不会下资源来看的,因为那都是没有经历过中危的人对于中危生活的意淫,以为生活可以靠一次想当然的火花就翻天覆地。
那不是真实。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更多内容
网易新闻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