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衰老在衰老、再生和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辨别其在不同细胞类型中对这些生物过程的贡献的能力仍然有限。
2024年10月4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团队在
Cell
在线发表题为“
Identifying specific functional roles for senescence across cell types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创建了一个由三个p16
Ink4a
相关的交叉遗传系统组成的体内遗传工具箱(Sn-pTracer、Sn-cTracer及Sn-gTracer)。
以肝损伤和修复为例,该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ECs)代表了不同的衰老细胞群,在肝纤维化和修复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命运和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清除p16
Ink4a+
巨噬细胞可显著减轻肝细胞损伤,而清除p16
Ink4a+
ECs可加重肝损伤。此外,通过Kdr过表达靶向重编程p16
Ink4a+
ECs可显著减少肝纤维化。
这项研究阐明了p16
Ink4a+
细胞的功能多样性,并为未来开发细胞类型特异性的衰老疗法提供了见解。
另外,2024年4月4日,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周斌团队在
Cell
在线发表题为“
Tracing the origin of alveolar stem cells in lung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引入了一种双重组酶介导的交叉遗传谱系追踪方法,能够在肺稳态、损伤和修复过程中精确研究AT2细胞的起源。
该研究发现AT1细胞处于终末分化状态,在肺损伤和修复后不向AT2细胞分化。
club细胞、细支气管肺泡干细胞(BASCs)和现有的AT2细胞的独特而同时的标记揭示了它们在损伤后对AT2细胞的确切贡献。
在机制上,Notch信号抑制促进BASCs,但在肺修复过程中损害club细胞产生AT2细胞的能力。
这种交叉遗传谱系追踪策略具有更高的精度,使得能够阐明各种上皮细胞类型在损伤后肺泡再生中的生理作用(
点击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