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国信(430062.OC)是一家军工企业,拥有全部的军工资质和核心技术优势。
2014年以来,公司从新三板上融到大笔资金,借助这笔资金,中科国信展开了一系列布局,并向民用领域拓展。
近日,读懂新三板研究中心邀请到了中科国信的董秘刘革,在读懂君的投资者群里(入群请加ddxinsanban3,备注:合格投资者)进行线上路演。以下为路演实录。
我们中科国信是一家军工企业,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航空电子、航空检测、航空保障、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测控领域提供产品的研发、生产、维修服务。
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2010年就已经挂牌新三板了,2014年12月23日开始做市,目前总股本10673.52股,市值5.85亿元。联合创始人李涛和宁永忠大概拥有公司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份。现在有10家做市商,主办券商是光大证券。
我们公司所处行业为国家重点发展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非常大,资本运作路径也很明晰。
军品对供应商的要求比较高,有很高的行业壁垒。我们公司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全部资质,也就是俗称的军工四证,是细分领域唯一的供应商。产品基本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目前拥有的资质包括:国家保密证书、总装装备承制单位证书、航空部附件维修许可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军用北斗应用项目承制资格等相关资质。
有3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专利,40多项软件著作权。我们的光电检测系统,曾经获得过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们公司的主营业务围绕两个方向展开。一个是航空方向,一个卫星方向。航空方向上,在传统研发生产航空电子、航空检测和航空保障类直升机附部件产品的基础上,完成了直升机整机研发生产,以及中大型无人机研发生产和改装的业务布局;在卫星方向上,公司进行了全产业链的布局,主要研发生产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测控类产品。
目前主要的武装直升机上都有我们的产品。
因为涉密原因,我只给大家展示部分产品的图片。
接下来分航空和卫星两个板块介绍公司的相关产品。
1、航空板块:系列化的航空电子、航空检测、保障和维修类产品,这个系列的产品,目前和以后都将是公司营收稳定的收入来源。在这个系列中,公司目前有十一个型号的产品。
第一个系列产品。激光照射引导系统,可以协同武装直升机引导导弹对地精准打击;光电检测产品,主要用于激光照射器的参数检测使用;救生物品包用于飞行员在危急情况下紧急救生使用;北斗抗干扰监测仪、光斑检测仪、红外检测仪、综合较轴系统系统、大气数据检测系统和直升机高度表模拟器,都是围绕直升机上相应的系统,进行检测和校正使用;直升机停机坪,主要是在直升机需要紧急降落,而当地不具备降落条件时使用;航空胶粘微波固化仪,主要用于维修直升机表面使用。
第二个系列的产品是探鸟雷达。目前国内没有一款成熟的探鸟雷达产品,全球也只有美国、荷兰和加拿大三个国家有相关产品,其中只有荷兰允许对中国出口。公司引进的荷兰罗宾的探鸟雷达可以弥补这一空白,也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降低鸟击航空器事件发生。2017年公司将会进行市场开拓。
第三个系列是直升机整机研发生产。2016年做了业务布局,在江西成立了控股子公司智翔航空器,未来计划引入国外的直升机在国内落地。
2、卫星板块:卫星板块母公司的中科国信卫星通讯事业部,主要做卫星通信地面设备的研发生产。通过与蓝箭空间和星空年代的合作,我们想把我们地面应用的卫星通信、卫星导航以及卫星测控,运用到未来的商用卫星上面。
我们的卫星通信系统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第一个是,技术指标达国内领先,独有的突发调制解调技术在需要使用簇发通信的应用场景中。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第二个是,全部自主研发可以满足特种行业的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研发。如各军兵种卫星通信系统的定制化研制。
第三个是,产品的集成度高,能最大限度的减轻产品的体积和重量。在对体积重量非常敏感的装机环境如飞机、无人机上,有非常大的竞争优势。
第四个是,我们是自主研发在批产后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产品成本,在民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目前,我公司的卫星通信产品在军用和民用市场均已有用户开始试用。
我们公司的商业模式主要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然后通过产品销售实现收入。
目前采用直销方式,主营收入主要来源于军品,主要客户也是部队及部队的相关单位。
目前员工100人左右,研发人员占50%以上,核心团队主要由高学历转业军人和行业资深专家构成。
李 涛: 董事长兼总经理,硕士,曾任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宁永忠: 董事、副总经理, 硕士,曾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杨玉琢: 董事、总工程师,曾在清华大学微波与通信实验室工作
周士国: 项目总师,曾任航空修理厂厂长
马 芮: 项目总师,清华大学精仪系博士
吴俊江: 结构设计师,曾任飞机修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