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强调,要
打造区域性创新平台
。加快天府新区、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区域性创新平台建设。到2020年,力争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现总产值
10000亿元
,聚集科技企业
10000家
,发明专利授权累计超过
11000件
;绵阳科技城实现军民融合产业产值
3300亿元
;打造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到2020年,力争国家和省级高新区达到
28家
。
加强创新合作载体建设
。支持建设中法成都生态园、中德(蒲江)中小企业合作园、川捷中小企业产业园、东盟国际产业园等创新合作园区,打造具有示范效应和国际影响力的合作发展平台。充分发挥西博会、绵阳科博会、海科会等重大平台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与交流。加强“9+2”泛珠三角区域、长江经济带、川浙、川渝等跨区域科技合作。
加快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加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公共检测技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大型低速风洞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力争创建1家以上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成
10家
左右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