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eTheBeauty
「每一次推送,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变美机会」——干货向的变美小秘密,知乎42w关注的答主Jennyyy的个人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BeTheBeauty

辣目洋子&杨笠:不完美有缺点怎样做到魅力满分?普通人如何拥有超强吸引力?

BeTheBeauty  · 公众号  ·  · 2021-01-03 11:2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果这辈子也长不成、画不成、整不成张柏芝等神颜大美女,我们是否还可能拥有 无可替代的超级魅力


从2020的情况来说,答案其实比很多人想象中乐观——


先是有不少颜值硬件不算高的女生,凭 风趣才华甚至有意思的生活态度 ,成为很多人的新宠:


李雪琴和辣目洋子都是典型


而男生方面,五条人也从《乐队的夏天》火到冬天。


并且,更难得的是,不同于流行人设扎堆的那种红,他们的红甚至连自诩为文化人 也经常因此被嘲) 的许 知远也高度欣赏:


认为他们是一种文化象征


发现了吗?除了硬件出众,我们正变得越来越能欣赏不同形式的「美」:


比如这两张辣目洋子,肯定不属于传统定义的漂亮,但绝大多数评论认为让人喜欢


小脸大眼、雪肤黑发、直角肩A4腰当然是好看的,但我们也越来越能get到,即使不符合以上标准,也依然可以是好看的—— 美的定义绝不单一


我很喜欢辣目洋子的这个动图,虽然不纤细,但也很好看


而比「美」更大的范畴,应该是「 魅力 」——


回顾2020的关键人物,有很多红人都不是因为「好看」被关注的, 他们的性格、世界观、发言,构成了他们的超级魅力


杨笠也算一个典型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以上人物虽然外表不算出众,但有才华有名气,而作为普通人,不仅 可能没有突出的优点,甚至还会有很多缺点 ——


这样的我们,也可能拥有超级魅力吗?


继上期聊过 拥有魅力的三个基本法则 (感谢大家热情的赞和在看) ,这期简妮我会从更科学和具体的角度,聊聊看 有缺点不完美的普通人,应该怎样加强自己的魅力 ——




01

修炼魅力

看守则也要修内功


对「魅力」这个领域感兴趣的人,可能已经看过很多类似的内容:


有魅力的人要充满自信,有魅力的人不抱怨,有魅力的人会夸奖别人……


无论具体的内容是什么,这类分析对内容的解析都更注重 表现在外的「行为」 ,形式上更接近某种「 守则 」。


比如之前很有讨论度的日剧《凪的新生活》女主,一开始为了让人觉得自己随和,总是压抑自己的想法,什么都不说


但问题来了,大家身边可能都有这样的人,明明行为上都按魅力守则行事,但总让人感觉不太对,更谈不上什么真实深刻的魅力——


▲比如上文说的女主,实际上没有人真的感恩她的忍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简单来说,是因为很多人在遵从「守则」的时候, 忽略了「内功」建设 ,导致 内在能量紊乱 ,整个人 很拧巴 ,反而得到南辕北辙的效果。


还是上文的女主,就被说,与其说在为对方着想在察言观色,不如说是冷漠对对方没兴趣——并不是真的为对方着想,这就是拧巴


上面这段话估计让你很晕,我们还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简单例子,我们常听人说「 有魅力的人不抱怨 」——从道理上也很好理解,因为抱怨的人散发着负能量,让人想远离,而不抱怨的人往往被认为更「积极」,因此更可能产生魅力。


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随手就能找到不少反例:


比如日剧《Legal High2》里的男主古美门,就是个毒舌吐槽大王,但这 反而 构成了他独特的魅力


虽然态度很嚣张,但讲的话其实挺多都很有道理


相对的,男二满嘴都是共赢和谐美好,但久而久之,反而让人觉得虚伪:


过于正能量让周围的人讨厌的,生活中也不在少数吧?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南辕北辙的效果?


事实上,一个人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有魅力,不仅与他 做什么 (行为) 有关,也与他 为什么做 (动机、机制) 有关,因为后者会 影响他散发的能量 (会具体表现在各种细节)


以抱怨为例, 如果并没有达到「真正消化一件事达到不想抱怨」的阶段,仅停留在「我想抱怨但我要憋着」的阶段,这种「不抱怨」往往是别扭的,而这种别扭会在别的方面表现出来。


比如《失恋巧克力职人》中的薰子,一边说自己不在乎对方喜欢不喜欢自己:


觉得如果要做什么才会被喜欢的话,不被喜欢也无所谓


但实际上,当她发现男主不仅不喜欢自己,而且喜欢自己不认可的纱绘子之后,就在男主面前贬低纱绘子:


无所谓的话,为什么又对结果无法释怀呢?


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例子:


有人虽然自己忍耐着不抱怨,但要么一直处于憋气暴躁状态,让身边的人时刻担心点燃炸弹;要么对别人的抱怨也非常敏感,自己不抱怨也严禁别人抱怨;要么当面忍着不抱怨,但背后说人坏话……


这都是没有真正消化这件事,从而达到「自然而然不想抱怨」阶段的表现


用上期的框架分析,这些人的问题在于,他们并 不是没有抱怨的欲望 ,而是 回避或否定了自己真实的欲望 ——整个人的状态会是拧巴的,而这种拧巴又会从各种细节体现出来,自然没有魅力。


相比之下,有些人也不抱怨,但这种不抱怨是 建立在「真的消化了,真的不想抱怨」的基础 上的。


比如《我,到点下班》里的女主,表示自己绝对不加班,同时也愿意付出相应的努力,承担相应的代价:


▲已经完全想清楚这件事并接受,所以没什么好抱怨的


只有当我们的 内在想法和外在行为高度统一 即尊重自己的内在欲望时) ,我们整个人才会是 自洽的 ,才会 散发魅力 ——这也是为什么,要有魅力,一定要 了解尊重自己的真实欲望 上期内容就讲的是这个内功)


当然,要在每件事上都达到「内在完全消化,自然而然地不抱怨」是很难的——


如果从机制上理解了「不要抱怨」的原因 会产生负能量、会让不熟的人产生负面印象) ,其实 具体行为上的要求完全可以放开一点


比如,对熟悉亲近无利益相关的人,可以少量抱怨。在抱怨之前,也可以说明「 我只是抱怨一下,并不是要你给我建议或者同情我,你可以不认真听 」——其实很真实也不减魅力分啊!


如果抱怨完能发个红包就最好啦!


「魅力」在本质上其实像一种从自我到他人的能量,而要想拥有吸引人的能量,第一步其实是要处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


不要总试图通过压抑和忍耐去解决问题,开动脑筋,用理解去消化,用更好的方式去解决—— 内外合一,你的能量才是舒服的、吸引人的,这比你具体有没有抱怨等外在行为更重要


也因此,在解析「魅力」的这个系列中,简妮我不仅会告诉大家要 怎么做 ,也一定会非常充分地讲清楚「 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才能让你从心底里想要这样做 而非强迫自己做自己不认同的事) ,从而达到有魅力的内外合一状态。




02

魅力来自于吸引

而非讨好


「魅力」为什么让人向往?


因为,在我们传统观念中,要一个人喜欢我们,要对ta好,要各种付出,对方也未必领情——但有魅力的人,好像什么都不用做, 只需要做自己,就有好多人喜欢 ,真的好棒哦!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区别?


灵感依然来自于一个TEDx演讲《为什么不该追求爱情》,这次的主题是个人品牌与爱情。


其实可以运用给魅力和吸引力


如今的社会,可以说是 每个人都需要个人品牌的年代 找工作和找对象都需要) ,因此,要树立个人魅力,不妨从品牌建设理论中找找灵感。


前面说的思路有什么问题?


这种做法被演讲者简称为「 讨好 」,并认为 对于品牌建设是不利 的——


首先,这种策略即使在 短期也未必会成功


以爱情中的追求为例,当对方摸不准双方总分时,你「追」或「讨好」的行为本身,就似乎在暗示你的总分低于对方,反而容易产生你越追对方越逃的局面。


所以爱情高手都懂,要吸引要撩,但不要一上去就火力全开的追


再者,即使这种策略在短期内成功了,也 很难产生长久、深刻的吸引力 ,所建立的关系往往是短暂、肤浅、风一吹就散了的,往往不被珍惜。


更具体一点,「讨好」是指, 「你喜欢什么,我就给你什么」 ,放弃 「自己是谁」「自己的原则是什么」「自己吸引的人群是什么」 一系列问题的。


这一点还是我们聪明的读者启发我的:之前写撩汉技巧,下面就有姐妹表示,大家撩汉之余还是要做自己,不然撩到的都是自己不喜欢或者不喜欢真实自己的,就没意思了。


换句话说, 「讨好」往往建立在放弃自我和原则基础上 ,即使对方喜欢你,也并不是喜欢真实的你,而是喜欢你装出来的那个人—— 你不会真的感到幸福 ,而对方也不会真实深刻地爱你。


代入爱情之后,突然觉得好扎心怎么办


而相对于「讨好」,真正的魅力其实来自于「 」——它是如何产生的呢?


以品牌为例,除实用价值外, 品牌价值必须建立在价值观上,而价值观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吸引」


什么叫价值观?具体说来,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不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认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我们更重视什么 ——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我们这个公众号。


▲算是颇为逆时代潮流的一个长文阅读号了


众所周知我们几乎0宣传 没钱嘛) ,但时不时就有读者甚至博主读者向大家推荐我们 感恩) ,我们不仅没有给钱,甚至很多这样做的姐妹,我们都不认识。


这种推荐是如何发生的呢?不是因为我们去讨好去塞钱,更多时候,是因为我们 秉持着「审美需要思考,变美不能简单粗暴,自我接纳和自我改造要同时进行,才能同步获得美与幸福」的价值观 ——


如果你有同样的价值观,那么,其实不需要我们额外做什么,你就会想要跟别人推荐我们的公众号,因为这有助于你自己身份认同:


▲随手找几则留言,都是表示,我也认为应该这样,所以我要推荐给别人


相反,如果我们为了短期数据,去讨好受众,一会说这样,一会说那样,或者把长篇大论的详细分析变成简单粗暴的套模板,大家就不会真的觉得我真的信奉上面那套价值观 价值观是通过方方面面体现出来的,不是喊口号就可以) ,也自然 产生不了这种「志同道合的吸引」 ,这个号可能也已经倒闭很久了。


当然,很多时候,做这样的选择并没有表面上容易——


如果秉持鲜明的个性和价值观, 你所吸引的,就必然只是同道中人 ;而如果放下自我去讨好,潜在目标感觉要多得多——前者感觉好有风险啊!


▲类似这种感觉吧


但换个角度,要说小众,Yamy王菊比起杨超越肯定是小众,但她们也过得不错,是吗?


毕竟,根据1000粉丝理论,一个人只要有1000个铁粉,其实就足够养活自己了——即使是明星,也 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喜欢


而且越来越好了


而且对于这些一开始选择「 小众但做自己 」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反而会「 从小众到大众 」——


随着他们做自己越来越出彩,与世界互动的水平越来越高,会有越来越多人get到他们的魅力,这往往是一条先苦后甜的路。


黄子华当年在打算退出娱乐圈之前,做了一期栋笃笑,讲自己的血泪故事,结果反而爆红,这么多年来,越来越红


相反,有些人一开始拿到一手好牌,但基于「讨好」思路, 放弃自我探索和自我接纳 的旅程,总试图顺应别人的要求,最后反而两边都没占到好处。


比如最近热度很高的张檬,就说自己是顺应别人的评论去整容


然而,她整之后,真的变漂亮了吗?这 不仅是审美观的问题,更是自我认知的问题 ——化用上期评论区读者的精彩留言, 没有自我,谈何「提升自我」


▲真的是一针见血


更何况, 群众虽然能看出美丑 这点水平比很多人认为的高) 但找问题和给方法的水平实在是很一般 ,按照大众建议整的结果几乎都是抓瞎,这点上几乎没有例外。


在这个点上,最形象的例子,其实是《狼狈》中的 (泽尻扮演的) 莉莉子,整容成完美芭比的她,最后被有缺点但有个性的 (水原希子扮演的) 吉川所取代——


电影情节这样安排,不仅是为了说明整容的悲剧,更隐喻着 「没有自我软弱的完美」其实终将被「有特色的吸引力的自我」取代


▲从角色上来说,论漂亮水原肯定不如泽尻,但站在一起时确实水原的自我更吸引人


落实到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要有魅力,用「吸引」去赢得别人的喜欢,应该怎么做?


根据上文的内容,我们需要明确自己 「是什么」 比如,认为要认真活着的人) ,也要明确自己 「不是什么」 比如,认为凑合过就可以了)


在此基础上, 根据价值观吸引,明确自己「能吸引到什么样的人」,也要明确自己「不能吸引到什么样的人」——不要贪心试图两头讨好


娱乐圈大清醒杨幂就很懂这点


最后,个性鲜明是有代价的,会被一些人强烈的喜欢,几乎就注定会被一些人 强烈地讨厌 ——


但即使意识到这点,也 接受做自己的代价 ,这也是为什么「做自己」可以闪闪发光——因为真的很难。


蒋方舟这话说的很好,简妮我之前这点做的也不好,以后跟大家一起努力!




03

不要光会做自己

也要有技巧


当然,实际一点,按简妮我的个性,我也不可能让大家「做自己就完事了」——简单粗暴可不好。


「做自己」是大方向,但小细节和小方法是可以调整的——核心在于,你得 内心真的认同自己的调整 用「自己」的方式去调整 ,而不是感觉自己在压抑。


简单例子,简妮我常被认为是「认真」的人,这样的人虽然给人感觉 靠谱 ,但也容易让人觉得 要求高压力太大 ——有没有两全法?


日剧塑造人物就很有一套:《萤之光》里面的宅女小萤就是类似的个性,工作时非常认真,甚至有些严肃。


看起来好成熟好靠谱


但下班后就在家里摊着放松,完了还天然呆,跟我一个德行:


反差萌为什么萌,之后会专门写一期


这样 全方面地呈现自己的形象 ,就可以有效避免别人「她这么认真会不会让我压力很大」的顾虑——人又不是神,有些地方用力,有些地方就要适当放松嘛!


不仅如此,有些人不喜欢一些特质,是因为他们还没有get到这些特质的优点:


比如上期,我说我高敏感,下面就有读者善意表示,自己绝不想跟高敏感相处,因为怕不知道怎样就踩雷了(其实不会的,我们反而很能区分无心之失和恶意)


对于这类人来说,可以让他们感受到高敏感的体贴或敏锐,从而get到这类人群的魅力:


▲记住和思考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可是侦探的必备技能啊!


「做自己」不仅包括 向内更好地与自己内心的欲望相处 ,也包括 向外更好地与他人和世界互动 ——这两个关系都能处理好的人,会自然而然地拥有超强魅力。


除展现自己特质的优点,消除对方对特质可能的顾虑之外,我们也可以 通过沟通,让世界更了解我们、欣赏我们


上期已经解释过伊能静老公主的例子,这里再补充一个新鲜例子: 外貌协会


本号的读者估计在意外表的不会少,而对于这种群体,很多人会下意识地代入刻板印象:肤浅、以貌取人、花心、不理智……


▲甚至会招致大道理抨击:外表不重要,内在才重要


如何更好地与世界沟通,更好地表达自己,也让世界更好地理解自己?


首先, 喜欢美丽的事物,不代表要把所有美丽的事物带回家 ——爱花人是不会折花的,我们很多人只是 纯欣赏,并不花心


▲贾宝玉其实就有点这个调调


其次,「以貌取人」其实并非肤浅表面, 一个人的深层本质也会通过外表显现,而改变外表,也经常会反过来改变一个人的本质 ——


掌握正确「以貌取人」的方法后,简妮我发现自己看人的水平直线提高——这功能一点都不肤浅,简直超级实用好吗?


▲可以戳图回顾相关推送


最后,要澄清一个常见的误区:什么叫「讨好」?什么叫「做自己」?


不同于很多人以为的,「讨好」等于「根据别人需求调整」而「做自己」等于「不用管别人怎么办」——


▲比如十元在《失恋巧克力》里扮演的纱绘子,就被很多人认为是在讨好直男审美


但,根据上文的内容,决定我们是「讨好」还是「做自己」的核心,不是有没有根据别人需求调整,而是 是否遵从我们自己内在的需求和价值观 ——


用更简单的话说, 「做自己」是指做自己想做的、认为对的事,哪怕这件事是「调整自己让对方喜欢自己」。


从这一点来说,纱绘子看似在「讨好」,但实际上是在「做自己」:因为她从内心认可,想要被人喜欢,就需要努力。


▲这也是区分一般绿茶的魅力点


相反,看似在「做自己」的薰子,其实并没有真的做自己,甚至可以说是在讨好。


与其说她「如果要做什么才会被喜欢,那还是做自己什么都不做」的态度是在「 做自己 」,不如说,是在 讨好「什么都不做最帅」的他人价值观


▲这价值观并不符合她真正的需求,因此她这样做,并没有真正在做自己,很拧巴。


也因此,如果你觉得「做自己」和「被世界接受」不能两全时,比起委委屈屈压抑或强硬抗拒,其实还有第三种解法:


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认知,让自己从心底里认同「这样做对我最好,这样做是我想要的」,即使行为看起来是讨好,但实际上反而是在做自己。


▲后来薰子的观点也改变了,也会为了被喜欢积极努力


当然,「做自己」产生的吸引力只针对特定人群, 即使调整方法,也依然会有人始终不喜欢自己 ——这是无可奈何的,即使有些时候,这个人是我们非常喜欢的人。


但换个角度啊, 即使对方超棒,也超爱对方,也不会为对方放弃自己的特质与原则,这样的人,不也很有魅力吗?


▲《欲望都市》莎蔓莎和小鲜肉分手这段,因此成为名场面


看了下篇幅,这期差不多聊到这~


本魅力系列下期会聊「 所有明星都勤奋善良,为什么有人有魅力有人没有 」和「 不要害怕缺点,用对会让你更有魅力 」两个部分——


想看的话,记得点个「在看」入股催更啦~下期见~






看不懂或看不够?还可以看:


想看更多关于魅力?

拥有魅力的三个基本法则 / 找到自己的使用方式 / 怎么做自己也能撩人


想看更多关于内在提升?

如何面对他人攻击,消化并提升 / 面对别人的不同评价,听谁的 / 为什么我是一个好人却没有魅力 / 如何有魅力地说话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吧!
微信: BeTheBeauty
商业合作/转载申请,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除手绘图外,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