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直接启发了后世中国主流思想的著作,《孟子》是了解中国传统思想的必读经典。
「得到」特意邀请著名思想隐士熊逸创作了这篇清单,共10个要点,让你一篇文章读懂《孟子》。
1.
中国思想史上,孔孟并称,
《孟子》也和
《论语》同列“四书”,足见其地位之重要。
2.
《孟子》是孟子带着弟子一起写的对话录。中国文人生活常常是在思想行不通的情况下退而著书,思想家常是失败的行动家,孟子也是如此。
3.
孟子虽以孔子继承人自居,但他大胆原创,尤其强调对人的重视,率先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在他看来,国土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土地资源,如果服务费太贵,就应该干脆放弃。
4.
孟子推崇仁政,但是在崇尚武力的战国时代,列国都想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富国强兵。所以他的思想就显得不合时宜,处处碰壁。
5.
战国时期,宗法封建制急速瓦解,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大国诸侯纷纷招揽“国际人才”。在这种大环境下,虽然思想不受待见,但孟子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优待。
6.
先秦诸子中,孟子的辩论能力极强,在历史上留下了多次著名的辩论,比如他和告子
就
对人性善恶问题,展开过激烈的争论。《孟子》除了蕴含丰富的思想,更是文采出众。现在的学生,如果想写有气势的好作文,也建议读《孟子》。两千年来,它都是好范文。
7.
在宋代,孟子也曾一度被骂作“乱臣贼子”。因为他只为诸侯王出谋划策,而不理会周天子。其实,宋人不理解,在战国的制度下,周天子根本不是孟子的老板,孟子也不需要对他负责。
8.
《
孟子》最初在儒家经典中地位并不高,直到宋代朱熹把它编入“四书”系统,它才终于成为第一等的“经书”。
9.
人因书贵,原本儒家“周孔”(
周公和孔子)
并称,由于《孟子》地位的提高,逐渐演变为“孔孟”并称。到了元末,孟子更是受封“亚圣”,级别仅次于孔子。
10.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心性”二字。简单来说即是:培植自己的心灵,就可以由内而外地影响世界。所谓“内圣外王”,就是这个意思。后来的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都是这个理论的翻版再造。所以,读懂《孟子》,是通往这些后世思想的便捷门径。
推荐熊逸在
「得到」的订阅专栏
《熊逸书院》。
专栏中,熊逸将会花一年时间,带你读通52本思想经典。让你花最少的时间,有深度地了解平时不会读、读不懂的经典作品,构建一个自由而宏大的知识体系。
戳此↓↓↓去上经典课
推荐阅读
关于《论语》周边知识的极简清单
关于破解最神秘东方著作《周易》的清单
>>> 戳此查看更多「罗辑思维」原创清单
Q:
有的人认为:《孟子》这种经典虽好,但是百无一用。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想法。
请把「罗辑思维」推荐给你的朋友们
转载 / 投稿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