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每天一本书
”专栏系列连载的第
34
篇文章
大家好,欢迎打开
#每天一本书#
专栏,
每天花
5分钟
阅读一本书,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
今天要分享的书是——
《养育男孩》
本书作者,
史蒂夫·比达尔夫
,澳大利亚著名的家庭问题专家、育儿类畅销书作家,著有《养育男孩》、《男人的故事》、《快乐童年的秘密》、《爱的创造》等书籍。
本书内容简单、直观且易于阅读,揭示了男孩在从孩童向男人转变过程中面临的所有关键问题,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如果家有孩子,本书是你必读的一本教育书,它会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好母亲或好父亲。
01 男孩的成长“困扰”
在养育男孩和女孩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父母其实是区别对待,会对女孩更关心爱护和低要求,相比较对男孩会忽视需求和高要求。
研究表明,男孩其实是个并没有那么坚强的群体,不管是儿童还是青少年,男孩都比女孩更容易在成长中出现问题。
比如,男孩自制力更差、情绪更冲动,也更容易受外界社会影响而染上一些不好的习惯,诸如抽烟、酗酒、拉帮结派,甚至是偷盗抢劫、吸毒等等。
另一方面,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遇到各种问题,但经常得不到父母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所以更容易让男孩处于无助的处境而不能自拔。
02 男孩成长的三个发展阶段
作者认为,只有弄清楚男孩内在最大的驱动力是什么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男孩的整个成长过程,而这个最大的驱动力实际上是来自于男孩体内所分泌的
睾丸激素
,它普遍存在于雄性动物的身上,因此也被称为
雄性激素
。
睾丸激素最开始出现的起点是在母亲受孕的
第8周
,此时男孩基因中的 Y 染色体发挥作用在体内分泌出睾丸激素,刺激长出男性器官。在出生后的
第4岁时
,男孩体内的睾丸激素会增加到1岁时的两倍,此时会比同龄的女孩对空间和机械更感兴趣,再等到了
11岁左右
,男孩体内的睾丸激素含量再次猛增,达到他1岁时候的8倍左右。在高水平睾丸激素的强烈刺激下,四肢猛长、脸上长粉刺、第二性征逐渐明显。此后,睾丸激素会在他体内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让他逐渐变成一个成熟的男性。
这是睾丸激素在男孩成年之前的变化过程,4岁和11岁是两个睾丸激素变多的关键节点。而男孩的心智一般会在激素持续作用两年后才能表现得比较明显。也就是6岁和13岁时,才是男孩进入新阶段的关键节点,因此作者根据这两个关键节点把一个男孩成年之前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0-6岁、6-13岁和13岁以后。
第一阶段:0-6岁——温柔岁月
此阶段是男孩一生中最温馨、受到亲人最多关爱的一个阶段。对于父母来说最重要的任务是:
让男孩身边至少有一位非常亲密的亲人陪伴,以此建立起他内心的安全感
。
通常扮演这个角色的人是男孩的母亲,当然也有可能是他的父亲或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当中的一个。
男孩对这个人的依恋会伴随他的一生
。
作者建议在3岁之前尽量不要送托儿所,而是要给他足够长的时间形成安全感,否则很容易造成男孩在长大后由于没有安全感而过去要强或软弱屈从。
第二个阶段:6-13岁——学着成为一个男人
此阶段的男孩会开始好奇并追求家庭之外的世界,并期待走出去,来一场
“英雄冒险之旅”
。所以此时的男孩特别喜欢扮演英雄大坏蛋、舞刀弄枪、模拟打仗的游戏等,以此来学习强化他们心中男子汉的形象。
作者特别提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父亲在这个阶段,
要尽量多参与孩子的生活
,给男孩树立榜样以此帮助他学习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品格等等,否则男孩不仅会变得调皮捣蛋而且还会让他错过学习成为男人的最佳机会。
第三个阶段:13岁以后——快速向男人转变
在这个阶段,男孩的男性身体特征会越来越明显,同时心智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脾气也会随之变得急躁、喜怒无常。这个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他们体内睾丸激素含量正在大幅地上升,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剩余的精力无处释放。
此阶段父母和男孩之间产生矛盾几乎是必然的,因为男孩会感觉自己马上要成年,急于摆脱家庭及父母的束缚,迫切进入社会开始他的英雄冒险之旅,而,同时也会经常挑战父母的权威,也就是所谓的
“叛逆”
。
此时父母要引起重视并做好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家庭之外给他找到合适的
引路人,
来帮助启蒙和指引男孩走入社会并成长为男人,否则他会很容易受到外界及他人不良影响,比如沉迷网络、与同伴逃学甚至和小混混称兄道弟等。
关于引路人的挑选,作者给出了
两个建议
:
一是要能经常和男孩见面、关心他,并且被男孩个人所接受;
二是要正直、博学,能够教给男孩一些重要的生存技能,教他更好地建立人际关系、融入社会,同时调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在此推荐几部电影,让你了解引路人这个角色的重要性,《死亡诗社》、《激辩风云》、《光荣之路》和《卡特教练》。
03 必须面对的四个话题
一、学习能力
很多人都很熟悉这样一种现象:当父母满怀期望地把男孩送到小学,结果却发现班里那些学习最好的孩子绝大部分都是女生。
其实造成这种现象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由于男孩大脑中负责语言能力的区域比女孩要少
20%-30%
左右,加上青春期之前男孩的大脑发育会比女孩慢上半拍;另外也和
学校的学科设置有关系
,小学语言类学科占比很大,而男孩擅长的空间和机械等则要到初中以后才会比较多地用到。
因此,作者建议父母一定要花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耐心帮助男孩培养他的语言能力,保护好他对学校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而最好的方式就是
尽可能早地给他们朗读、讲故事
。
二、情绪能力
男孩的情绪能力,经常受到父母的压制。类似的比如被父母训斥“男子汉,有什么好哭的”之类的话或者直接被父母吼骂。
其实,男孩也会有细腻的情感和很多烦恼,要知道只有不压抑男孩的情绪,才能让他有比较高的情商,才能在社交上有更好的表现。
作者建议,首先教他们尽可能多地
掌握描述情绪的词汇
,以此建立情绪觉察和表达的基础;其次是教他们如何
通过面部表情来判断别人的内心感受
,这是共情和同理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