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帮我们可怜的祖孙俩吧......”2024年3月的一个雨天,邓婆婆来到武汉市黄陂区综治中心大厅寻求帮助,脸上雨水、泪水、汗水交织在一起......
在了解到邓婆婆的诉求是就变更其孙女小桐(化名)的监护权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后,综治中心很快将该线索移至武汉市黄陂区检察院。
小桐在7年前父母离婚后,一直由靠摆摊、打零工赚取微薄收入的父亲和捡拾废品、每月养老保障金不足700元的祖母抚养,生活靠叔伯接济得以勉强维持。2024年2月,小桐父亲病逝,只剩祖孙俩相依为命,让本就艰难度日的家庭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通过走访村委会、学校并与村支书、邻居、班主任、小桐亲属等人谈话后,检察官进一步了解到,离婚后与他人重新组建家庭的小桐母亲从未支付过抚养费,几乎没有探望过小桐,也多次表示无力抚养女儿,由此确认小桐母亲长期缺位的事实。
“小桐母亲怠于履行对婚生女的监护职责,小桐长期跟随其祖母邓婆婆生活,已适应环境并建立深厚感情,将小桐监护人变更为其祖母,更有利于保障孩子的生存和受教育权利。”基于邓婆婆年近七旬,且缺乏相关法律知识,诉讼和维权能力较弱,经认真审查后,检察官向法院提交了支持起诉书和相关证据。2024年4月3日,法院采纳了检察院的支持起诉意见,判决将小桐的监护人变更为其祖母邓婆婆。
不仅如此,该院还运用“支持起诉+司法救助+社会救助”衔接机制,为小桐祖孙俩进行综合帮扶,一方面为其申请国家救助金,另一方面依托与妇联、教育、民政等部门建立的多元救助机制,将此案救助线索移送相关部门,为小桐申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保障。2024年11月,司法救助金与社会救助金同步发放到位。
“谢谢检察官为我们着想,帮助双方化解矛盾,今后我一定遵纪守法,不再冲动行事!”2024年7月,在宣读不起诉决定现场,被不起诉人熊某激动地对检察官说道。
事情要从一次普通的按摩说起。熊某因不满按摩店老板汤某某的服务质量,要求退还充值金额遭拒后,与汤某某争吵且发生肢体冲突,在冲突中熊某将汤某某打伤并逃逸。经鉴定,汤某某的伤势构成轻伤二级。
办案过程中,检察官了解到,汤某某因受伤情绪低落,同时担心熊某砸店报复,并不愿意在和解上作出让步;而熊某虽然知道不该冲动打人,但始终认为自己这么做是为了维护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是由消费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案情并不复杂。但双方都在气头上,简单地一捕一诉一判,反而会激化矛盾,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两人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检察官意识到,比结案更重要的是化解矛盾,平息对立情绪,强化双方的法律意识。
2024年4月26日,武汉市黄陂区检察院通过检调对接将该案报送至区综治中心,召开现场调解会,邀请公安干警、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到现场对双方展开调解。
会上,各方工作人员围绕依法维权、合法依规经营等方面进行释法说理,同时帮助双方就调解方案、赔偿金额、履行方式等反复协商,最终达成赔偿谅解,双方在调解会现场握手言和。
2024年5月16日,检察机关在综治中心召开对熊某拟不起诉公开听证会,经听证员充分讨论,一致同意检察机关的拟不起诉处理意见。
据悉,自入驻综治中心以来,武汉市黄陂区检察院采取“常驻+轮驻”的形式将检力下沉,积极延伸法律监督和司法为民触角,综合运用刑事和解、检察听证、司法救助等措施,借助第三方力量合力将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处置在前端,依法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4件。通过深度参与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