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典短篇阅读小组  ·  王阿嫂的死 ·  昨天  
悦读文摘  ·  每天思考一段话 ·  4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艺起下江南 | 艺术文创摊主集结完毕 ·  5 天前  
壹读  ·  向佐火爆全网的这个手势,劝你别学 ·  6 天前  
壹读  ·  为什么很多App的图标都是只鸟?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人到中年,学会给自己看病(经典)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读书  · 2024-10-20 06:30

正文

‍‍
作者:慈怀兹心
诵:念念不忘
来源: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 兹心说 //

人生是场修行,靠得住的唯有自己。

欢迎添加慈怀小编(微信号搜索:chdshme),小编将拉您进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领读的“因书明理线上读书会群”,以文会友。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念念不忘朗诵
 
常听人说:中年人的世界,都是劫后余生。
 
人到中年,肩上扛着事业,手里托着家庭,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重重压力下,有人心生感慨,活得太难了。
 
吸引力法则认为,你经历的一切,皆因你而来。
 
很多时候,生活不如意,是因为自己“病”了。
 
《吕泾黔语录》里写道:“人能反已,则四通八达皆坦途也。”
 
经过岁月的沉淀,中年人眼光更精准,剖析问题能力更强。
 
若能反观内省,学会给自己看病,就能认清自己,活得更通透舒坦。
 
生命的张力首先在于正视脆弱

作家傅雷曾说:“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
 
每个看似蓬勃的生命,都有过脆弱的时候。
 
脆弱面前,弱者屈服,强者征服。
 
明末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经历过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公元1645年,清兵入关的第二年,大肆屠杀江南百姓,顾炎武加入反清的队伍,奋起反抗。
 
无奈兵力不足,到处出现“伏尸遍岗峦”的惨状,顾炎武看在眼里,痛在心头。
 
他为自己的无能自责,为不能保家为国痛心。
 
回到家乡,嗣母绝食殉国离世,顾炎武心中的悲痛又添几分。
 
从此,顾炎武决心找到治国方略。
 
经过不断学习思索,他终于提出了“经世治用”“明道救世”的思想,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
 
没有人生来坚强,承认脆弱,接纳不完美,是强大的开始。
 
能正视脆弱的人,始终相信,未来是美好的,生活是有希望的。
 
他们更相信,自己有奔赴美好生活的能力。
 
人生的意义,就是展现生命的张力。
 
那是种无坚不摧,不可匹敌的力量,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再大的困难在它面前也要示弱。
 
《白鹿原》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
 
人生路漫漫,谁能避免遇到伤害和打击?
 
最痛苦最绝望的时刻,恰恰是成长最快的时候。
 
那些不惧挑战,敢于越过一个个坎的人,最终都战胜了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
 

用行动为抱怨画上休止符

《孟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聪明人,不会因为过得不如意,就去抱怨命运,埋怨别人。
 
因为他们知道,抱怨根本于事无补,只会消耗自己。
 
大唐名将刘仁轨出身贫寒,家里穷得叮当响,房子破烂不堪,四面漏风,下雨时全家人都得出去避雨。
 
刘仁轨抱怨过,痛哭过,可依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他想,不如停止抱怨,拿起书本去学习。
 
从此,无论走到哪,都有刘仁轨学习的身影,在地里干活时,他也不忘用手在空中比划着写字。
 
村里人看他奇怪的样子,觉得他病得不轻,经常背地里嘲笑他。
 
刘仁轨无暇顾及别人的嘲笑,只管把时间花在读书上。
 
天长日久,刘仁轨的才华逐渐显露出来。
 
一次,武将任瑰准备给李渊起草奏疏,正巧被刘仁轨看到,他提笔帮任瑰改了几处,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刘仁轨从此步入官场,一直做到了右相。
 
成功者,都懂得用行动为抱怨画上休止符。
 
心理学上这样区分人的价值观,持有“弱势价值观”的人,眼光向外,只看到外界的原因,喜欢抱怨、指责。
 
拥有“强势价值观”的人,善于从自身找原因,积极行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人更容易成功。
 
无能的人,才会怨命运,怨别人。
 
岂不知,抱怨只会消耗时间,消磨斗志,加重痛苦。
 
陈安之说:“成功者不是比你聪明,只是在最短的时间采取最大的行动。”
 
生活在抱怨里,人的消极情绪不断蔓延,会阻碍思维的发展,影响前进的脚步。
 
如果行动起来,做事的专注力会提升,也更容易到达成功的彼岸。



将不幸变为机遇

美国管理心理学家史华兹说过这样的话:“所有不幸的事情,只有在我们认为它很糟糕的时候,才会真正地成为坏事。”
 
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百分百的不幸。
 
如果过早认定了不幸,就失去了努力的动力,事情会越来越糟糕。
 
如果抱有希望,不放弃,事情一定会有转机。
 
赵明帝石勒自小家境贫寒,生活无望,被卖给地主当耕奴。
 
每天干着又脏又累的粗活,却吃不饱,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石勒很是绝望。
 
他发誓要逆天改命,一直在悄悄寻找机会逃出去。
 
有天,他被转借给另一位地主,半路被乱兵劫持,准备再次出卖。
 
石勒一看机会来临,趁着士兵追逐鹿群的时机快速逃走。
 
获得自由后,石勒开始反思人生, 他投奔了农民领袖汲桑,凭借坚强的意志,屡立奇功,得到重用。
 
慢慢地,石勒能征善战之名家喻户晓,他又得到刘渊的青睐,被封为镇东大将军。
 
又过了几年,石勒先后攻占了河北和并州,平定了内乱,被封为赵公。
 
刘聪死后一年多,石勒建立后赵政权,成为赵明帝,称霸北方。
 
一个奴隶能够逆袭成为一代帝王,就是因为他不认命。
 
《老子》中写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与福是相互依存,互相转化的。
 
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过早下结论。
 
对勇于改变的人来说,危机就是机遇。
 
他们相信自己能从危机中跳脱出来,把不幸当作向上的跳板,一步步向上攀登。
 
有人说,没有经历过撕心裂肺的绝望,哪来大彻大悟的人生。
 
从这个意义来说,不幸正是意志的磨炼,人生的修行。
 
那些至暗时刻,必将成为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照亮未来的路。


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听过这样一句话:“孤独和不被需要的感觉是最悲惨的贫困。”
 
“被需要”是一个人正常的心理需求,如果不被需要,人生是苍白无力的。
 
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情人节,一位年轻人带着木兰花去外地看望妻子,可还没到目的地,花就蔫了。
 
一筹莫展之际,他抬头看见旁边院子里的木兰花开得正盛,就轻轻敲开了小院的门。
 
接待他的是位老人,听完年轻人的要求,憔悴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老人搬来梯子,为年轻人采了美美一大捧。
 
年轻人感动不已,连声道谢,老人却说:“不,年轻人,我应该谢谢你。”
 
原来,老人一直照顾患病的老伴,前些日子老伴走了,老人心中甚是难过。
 
他感觉再也没人需要自己了,日子过得孤单乏味,单调无趣。
 
年轻人的求助,让老人突然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生活也多姿多彩了。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天地能长久,不是因为它为自己活着,而是它被万物需要,在滋养万物的同时,天地也从万物身上获得滋养。
 
天地如此,人也一样。
 
人是群居动物,需要不断从外界汲取能量,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一个不被需要的中年人,是无用的,内心是孤独贫瘠的。
 
他无法与周围的人建立心灵链接,更无法从中获得正向的肯定。
 
被需要的人,会被满足感和成就感滋养,产生生活的动力和底气。
 
“被需要”,是个人价值的体现,更是生活幸福的源泉。
 
人到中年,处处是困境,时时有难题,活得都不容易。
 
看看身边,一个可以依靠的人也没有。
 
人生是场修行,靠得住的只有自己。
 
古人云:“只一自反,天下没有不可了之事。”
 
聪明人,都懂得向内观,及时反思,认清自我,生活中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脆弱面前,别退缩,要相信自己,坚定地扛下去,希望就在不远处;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千万别抱怨,付诸行动,才能迎来曙光;
 
面对不幸,不必气馁,调整心态,转变思路,就可以找到破解的办法;
 
做个“被需要”的人,展现自我价值,让生命充满活力。
 
这样,你就能认清自己,掌控命运,掌控人生。
 
兹心批注:

不管是身体也好,还是心理也罢,最好的医生永远是自己,真正懂你的人也永远是你自己。学会给自己“看病”,才能不断向上向善、远离烦恼忧愁,让人生时来运转。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作者:米粒,爱生活,爱码字的幸运儿。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朗诵:念念不忘,本名王向杰。有声小说主播,多个微信公众平台特邀主播。喜欢音乐,读书。微信公众号:夜听梦时光(y1240891964)

【慈怀线上读书会】
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
分享正在读什么书,读书感悟,读书方法……
我陪你读书,你陪我读书
每周直播分享,群里陪伴交流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群学习
↓↓↓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点击阅读原文进慈怀读书社群